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
通过混改引入非国有股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管引入多少非国有股东,最终在股权结构上,它还是要属于“国有企业”的范畴,所以底线就是必须控股。这才叫“混改”。
原打算出一本书,书名叫《国企改革再评论》。把十年间公开发表的国企改革评论文章集合呈现,再以现在的观点与视角,对旧文所涉题材逐一进行二次评论。
“以厂为家”,是新中国工人阶级强烈主人公责任感,奉献牺牲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的特殊标识。
与我们的对手相比,国资系统对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论研究的支持、支撑力度是很不够的。所幸,听说,这样的局面马上就要改变了!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应该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对立起来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国资国企理论的重大创新。
近些年来,总有一股力量在歪曲市场化、国际化的含义,企图把市场化操纵成民营化,把国际化操纵成外资化。
期望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和落实全民所有权利这两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理论突破。以全民所有、全民监管、全民共享三合一为题,奔着问题去,共同想招,答案或将水落石出。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国有企业。要使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真正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发挥作用,而不将其视为雇佣劳动者。
抗击疫情中,国企冲在前面,在促进产业循环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
这次讲话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重要讲话。前一次是3月23日的讲话,这一次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是朝前看。
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术负责,对自己负责。真理不怕争论,国企改革问题尤其如是。要有理论自信,在与各种理论的较量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所以,关注国资国企理论与实践,一定要分辨清楚,这样那样的话,是谁说的,又是怎么说的。
“管资本”与“管人管事管资产”,两者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体现了对既有改革成绩的肯定,也蕴含着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改革要求。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光明的社会主义道路,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劳动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在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下激发最大的潜能,这将是国企优于并最终赢得与私企市场竞争的法宝。否则,功效反转,倒过来成为制约国企市场竞争力的痼疾。
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经营主体,办好企业,特别是办好国有企业,意义重大。企业一旦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改革。
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国有资本收益理应上缴。但是,上缴给谁、怎么处置,这似乎不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在我看来,可能就是国企改革总是不能取得彻底成功的理论盲点!全民分红才是突破点!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主持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坚持发展国有企业,首先要为国有企业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则,为国有企业保驾护航。如果国有企业和一般市场主体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区别,那么,国有企业就很难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
只有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才能实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权益,才能筑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资本的逻辑,我们需要客观、辩证地认识它,并最终驾驭住它,使之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服务,为人民而不是为少数精英服务。
在推进“三年行动方案”过程中,国资系统必须把加强政治学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放在首位。这是确保国企改革不发生重大偏差的基本保证。
9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及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