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还必须注重职工群众组织的建设,学会用工会等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开展一些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来进行,必须不断壮大国有企业,否则就是失败的改革,就是走上改旗易帜邪路上的改革。
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被一股力量牵着鼻子走,并没有形成属于国有企业属性的标准。用针对以私人企业为主体的社会责任标准,来评价和引导国有企业,能不跑偏吗?
国有企业是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习近平总书记“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国企并无挤压或削弱民企的事实依据。在现阶段及其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企存在着助力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理论可能!
如果老百姓骂国企,而且是持续骂,成群结队地骂,网上餐桌上都骂,那就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是我们没有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国有企业的宏观效率定位具有比微观效率定位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更能体现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宏观上是有效率的。
实现国资监管体制法制化、民主化,监管队伍专业化、精英化,经营班子市场化、高端化,国资收益共享化、常态化,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大国资”体制所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才是解决那些尚未实现“政企分开”且愈益强化和固化,并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完善、不彻底问题的根本目的所在。
长久以来,直至当下,新国资监管体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实现当年设立国资委这一“直属特设机构”的初衷,仍然有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游离在国资委的监管范围之外。
全中国有多少家民营资本有能力和机会分一杯羹?这些已经具备超级实力获取国企垄断资源的民营资本,他们是在创造均富,还是在加剧两极分化?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还原国有企业的“企业”属性,强化其“全民所有”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推进国企改革走向市场,走向科学,走向共赢,走向和谐。
国企改革的重点对象是非公益性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混改。合理确定股权结构,是推进混改的关键,是国企混改进程中各方博弈和争论的焦点问题。
新一轮国企改革,媒体上报道最多的,并非对体制机制改革的探讨,而是关于国企借壳或重组“概念股”、“潜力股”的分析与推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荒唐的现象。
只要冲破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牢笼,设想一下可以将财政资金投资于生产企业甚至新建国有企业,需要投资的地方就是我们说的那些缺乏长期性大规模投资的战略性产业。
看到媒体大肆宣传国企改革“激励方案”“激励机制”“激励之年”。我认为,就企业管理而言,激励和约束,是一个铜板的两面,撇开约束谈激励的改革思维不可取,也不可行。
国企高薪酬问题仍将如野马脱缰,是相关制度设计赋予了它强劲动力。很多制度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层层叠叠、自相矛盾中,从顶层向下,向具体的社会生活渗透,导致一片乱象。
国有资本要在自主创新上给力,不要在类如房地产业上较劲!国有资本扩张要把抢占高端科技产业、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创造世界知名的品牌作为主攻方向。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间,反国企的说法(或者说理论),有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呢?依我看,似有非有,基本没有。不过是换了一个又一个马甲再出来装鳖而已。
我主张将国有资本收益通过直接的现金分红,来体现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属性,由此激发全民对国企的拥护、关注和监管积极性,由此还原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意。
希望有更多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够像李希同志一样,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敢于说出“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这句话,而且真正拿出具体政策举措,坚决贯彻落实见成效。
伟大的导师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套用之,职工,只有职工,才能成为战胜一切困难、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企业。
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干群之间的自主联合劳动关系,蜕变成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异化为雇佣劳动。这种倾向对国企改革的指导具有长期误导性。
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批判新自由主义,肃清流毒。把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落到实处,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公有制经济,刹住公有制比重下滑的趋势,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