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期间,有两个信息爆火全网。一个是机器人扭秧歌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一个是梁文峰和他的DeepSeek席卷全球。
由杭州宇树科技公司研发,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16台“福兮”机器人穿着传统花棉袄,手中挥舞着手绢,与16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同台共舞。传统东北秧歌与最前沿的AI科技完美融合,创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奇观。整个场面既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带来了现代科技的震撼。
据宇树科技方面介绍,“福兮”的身上还有“秘密武器”——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作为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N・m,同时“福兮”还配备了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就像长了无数双眼睛,周围环境“看”得一清二楚。更神奇的是,通过先进的AI算法,“福兮”还能“听懂”音乐:它不仅能跟上音乐的节奏,还能像人类一样感受到舞蹈动作背后的那种韵味。这是宇树科技机器人第二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2021年牛年春晚,“福兮”的前辈机器牛“犇犇”就和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一起跳舞。不过,“福兮”比“犇犇”又进了一步。这次表演表明,科技已经融入文化娱乐领域,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是娱乐大众,更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
梁文峰是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的英文是deep seek。他组建的初创团队,全部来自中国本土,没有任何海外留学经历。这是一个2023年才注册的小公司,就像一个竹笋,突然就冒了尖。春节前夕,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DeepSeek-V3的AI模型平台,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等特点,在全球140个市场的应用商店下载榜上排名第一,站上全球大模型的“C位”。
来自美国的人工智能模型评测的行家们,将它与美国的世界顶尖AI公司的大模型一起作了一个专业评测。结果是:在知识类任务上,与当前表现最好的Claude-3.5-Sonnet-1022相比,DeepSeek-V3 性能和它相当;在代码能力上,也要稍好于它;而在数学能力上,V3已明显领先其他开闭源模型,包括Qwen2.5 72B-Inst,LIaMa3.1 405B-Inst,GPT-4o 0513。单单与Chat GPT相比较,其在实时信息、多模态支持、定制场景、领域适配、隐私保护以及最关键的计算效率等几个方面全面领先。这是一个令中国乃至美国同行吃惊的结果。
据业内人士介绍:衡量AI模型的成本标志就是GPU芯片,现在世界最为先进的英伟达H100CPU,它的单卡售价高达三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仅仅购买硬件的成本就达到上亿美元了,如果按小时算,总成本就已经超过5亿美元。而中国的国产模型,成本仅仅需要500万美元,这是巨大的成本差别,而且中国的性能一点都不差,甚至很多地方比他们还更好。有美国人说,中国的开发成本还不及美国硅谷一个高管的年薪。纽约时报的评论说:中国的DeeppSeek模型的横空出世,揭示的是一个残酷现实,那就是AI大语言模型的顶尖性能,未必需要天文数字的投入。这对硅谷各类AI大厂的烧钱竞赛无疑于釜底抽薪,直接否定了科技圈默认的“大力出奇迹”的AI发展路径。中国的成功是对砸钱出奇迹的传统路径的直接挑战。
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引发了全球AI行业的强烈反应。自1月29日(中国大年初一)以来,微软、亚马逊云科技、英伟达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华为云也于2月1日宣布,与硅基流动团队合作,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
春节期间,以DeepSeek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在中国使用量较去年同期激增300%。这场AI热潮不仅席卷科技圈和资本市场,更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传统节日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常见的写作和问答功能外,更多创新用途被开发出来。据统计,超过60%的用户将AI用于制定旅行攻略、翻译外语和学习当地方言。一位欧洲旅行的游客表示:"DeepSeek和豆包帮我轻松搞定了西班牙语的酒店信息和导览地图,翻译外文菜单更是准确无误。"还有约40%的用户尝试用AI学习各地麻将规则,为春节娱乐增添新趣。
机器人扭秧歌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和DeepSeek席卷全球说明了三个事实:一是中国在赶超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顶尖高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的AI等现代高科技已经融于社会生活,为人民服务。三是民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1990年出生。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1985年出生。他的核心团队平均年龄仅26岁。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人的力量的对象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受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人是促进科学进步的主体,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走在世界前列。除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外,在农学、地学、医学、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有突出的贡献。如张衡的地动仪、冲祖之的圆周率计算、扁鹊的医学等。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英国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记录了那些伟大的成就。1405年至1433年(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到达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线。与所到国家交流了文明,进行了贸易,促进了和平,显示了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的优势。这一系列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创造了世界航海史的奇迹。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特别是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和火药,以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王朝的大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成为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
1921年,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在毛主席带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上构筑了自己的科技事业,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研发体系,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从此,中国科学技术逐步崛起,走向辉煌。
从两弹一星、核潜艇、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到“银河”巨型计算机、“神州”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球、“天问”登火星、“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到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从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到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从国产航母入列,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到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这些辉煌的科技成就,是在西方列强的封锁、打压下取得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惠及了人民生活,强壮了保卫祖国的实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和能力。
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比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共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让高科技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坚持独立自主,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顶住美苏的封锁,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行举国体制集中资源,高效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取得了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成功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思想影响,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运十”大飞机、红旗轿车、光刻机等一批高精尖项目下马,贻误了相关产业升级的时机,也增加了路径依赖和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风险。后来,党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航天、高铁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脱颖而出,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封锁和竞争加剧,依赖外部技术可能带来风险。独立自主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关键。深化改革开放,要学习世界先进国家高科技,但国家要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自主可控。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培养本土人才,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提升全球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青年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手在民间,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科技创新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2015 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人乃至女华裔人士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她的主要科学贡献是发现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化合物青蒿素,对疟疾有高效、速效作用。而这项成果的来源和基础是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周总理指示以“抗美援越”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研发抗疟疾新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设立了“523办公室”,调动全国力量,来自60所军民机构的500多位科学家参与了此项目。组成无数支小分队进入深山、老林、原野,寻找采集中草药。然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试验。30多岁的屠呦呦参加了集体公关,从中脱颖而出。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因此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年,钱学森、邓稼先、孙家栋等科学家回国搞两弹一星时,也只有30、40多岁。如今,震撼AI世界的宇树科技和DeepSeek是中国民间众多科技创新中涌现的青年才俊。
高科技发展不仅仅是科研机构的任务,还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合作。要走群众路线,把专家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专业机构研究与社会民间创造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吸纳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特别要发挥青年人的作用,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创造力尤为突出。通过政策支持、教育资源倾斜、创业环境优化等方式,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潜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高科技成果惠及人民。
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科技素养和健康水平的差别等,必然带来科技发展不平衡。存在一些地区高科技发展滞后,部分群体可能因经济条或件技术门槛无法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等问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人本观,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高科技发展应始终围绕人民的需求,贴近实际生活,解决社会问题,切实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公平与进步。要与经济融合,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提升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助力环保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有实用性,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城乡管理,提升交通、通信、能源、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要体现普惠和公平,高科技不应局限于少数人或发达地区,而应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通过科普教育提升科技素养,让更多人能够接触理解和使用受益于科技进步。把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缩小城乡差距,覆盖所有群体,尤其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确保他们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确保科学技术发展真正服务于社会,造福人民,推动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抑制科技异化危害社会。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科技的本质是人的力量的对象化,科技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受特定生产关系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可以为人类造福,也会产生异化,站在人的对立面,成为剥削和压迫人的工具,成为侵害自然、破坏生态的工具,成为资本主义霸权扩张的武器。18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系列生产与科技革命(又称工业革命),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改组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造成空前的社会动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技成为实现资本逐利的工具,科技被资本绑架,使中性的科技产生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增加了更多可雇佣的工人,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儿童进入工厂,同时出现了大批青壮年工人失业队伍。工业革命打破了过去田园风光,代之而起的是高耸的冒着黑烟的烟囱,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科技在资本逐利的要求下成为发动侵略战争、违背和平发展的利器。用科技武装起来的资产阶级打破了世界和平,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霸权主义行径。如16世纪,英国利用坚船利炮打败头号殖民国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后来逐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成为太阳不落国家。
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危害人类的风险也增加。如1918年日本陆军省医务局就开始研究细菌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哈尔滨市建造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基地,用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活体实验,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了成千上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包庇日本的细菌战战犯,利用他们为美国研究细菌武器服务。1952年初,侵朝美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 鼠疫 、 霍乱 、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细菌战”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和意志。到60年代,美国在对越战争中使用过化学武器。又如,核能技术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用不好会造成极大危害。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一枚原子弹,每个城市伤亡20多万人,而且留下许多后遗症。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这些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也同样存在危害社会的风险。如高科技的运用可能导致人类过度依赖技术,削弱自主性;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能引发伦理争议;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的滥用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科技过度开发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科技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分化等。社会上已经出现电信和AI诈骗的犯罪,机器人的运用导致许多人下岗等问题。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科技发展服务于人民,惠及全体社会成员;注重公平分配,防止科技资源垄断,促进社会和谐;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技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资源,有效应对重大科技挑战,防范潜在风险。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抑制科技异化危害社会。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形势,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制定了科技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指明了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坚持党的领导,站稳人民立场,走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防止资本绑架科技、侵害人民利益,造成新的科技异化问题。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反对西方科技霸权主义,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科技的发展,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有价值,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