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从城市的交通枢纽到繁华的商业广场,再到救死扶伤的医疗机构,智能化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时,是否也曾留意到那些因缺乏相应常识而无法享受这些便利的人们?近日,两位同事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引发了笔者对智能化时代常识普及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同事A发微博提到,上海莘庄南广场站设有一间“多功能卫生间”,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包括尿布台、儿童座椅、儿童座便和亲子洗手间等,旨在为带小孩的旅客提供更为便捷、贴心的服务。然而,这样一间充满人性化的卫生间却常常无人问津,原因竟是旅客们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智能化的设备。这不仅让这些精心设计的设施成为了摆设,还无形中节省了清洁工天天打扫的时间,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事A的这番话,不禁让人反思:在智能化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是否真正考虑到了所有用户的需求?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使用指导和常识普及?
无独有偶,同事B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在南京“德基广场”豪华卫生间的合影,并感慨其奢华程度超乎想象。从500万到2000万的投入,不难看出商家对于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然而,在追求豪华与智能化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这样的投入是否真的符合国情?是否真的能够惠及广大民众?对于那些对智能化设备不甚了解的人来说,这样的卫生间或许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再将视线转向医疗领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智能化操作,从挂号到检查、拿报告,一系列流程都可以通过自助设备完成。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然而,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对智能化设备不甚了解的患者来说,这样的变化却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像是刘姥姥进了“现代化大观园”,一头雾水,既可怜又为难。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心生怜悯,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智能化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面对智能化时代的种种挑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政府部门在推动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国情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时,要确保这些设施真正能够惠及广大民众,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智能化设备的监管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及时更新,避免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其次,社区等基层组织应该承担起普及智能化、大数据知识的责任。就像当年扫除文盲一样,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扫盲”课程,帮助那些对智能化设备不甚了解的人掌握基本的使用技能。这些课程可以涵盖智能手机、自助设备、网络购物等多个方面,让民众在享受智能化便利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
此外,企业和商家在追求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用户体验和人文关怀。他们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服务人员、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等方式,帮助用户更好地适应和使用智能化设备。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用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贴心的服务。
当然,作为个体,我们也应该积极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一颗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尊重和理解那些对智能化设备不甚了解的人,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帮助。
在智能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常识的普及与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技术的先进和便捷,而忽视了人的需求和感受。只有当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历史,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挑战。在智能化时代,我们同样需要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就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追求速度就忽视了质量。我们应该以更加稳健和负责任的态度,推动智能化时代的常识普及与人文关怀。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体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便捷的智能化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祉,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智能化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迎接智能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科技之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智能化时代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
(作者:曹展;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