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具有超凡艺术天分的艺术家,在创作光雕作品时,总有独特的灵感。一位科学家也喜欢这种光雕艺术,只是没办法像这位艺术家一样有那么多灵感。
有一天,科学家在艺术家家里做客,偶然发现艺术家家里有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仆人,而这个机器人程序设计上有些小问题。科学家于是修好了机器仆人的程序,让它可以完美地运行。谁知艺术家知道这事后却大发雷霆。
原来,这个“脑子有病”的机器人在输出计算结果时,总会发生一些偏差和错误,而正是这些错误,成就了艺术家眼中独特的美感。当这个错误的程序被修缮到完美的时候,它就变回了那个按部就班的机器仆人,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也随之消亡了。
这是二十世纪美国顶尖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光雕》中虚构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人类信任人工智能,是因为人工智能掌握了强力算法,可以完美地按照程序来处理问题。但在这位作家眼中,人会犯错误,在某些情况下,错误,也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错误,其实是无意间的“不按常理出牌”。当年,淮南王刘安选出苏飞、李尚等八位最杰出的方士,隐居八公山烧炉炼丹,因为有一次一位方士不小心,将石膏误加入到了煮开的豆浆之中,谁知凝固之后成了酥软的豆腐。中国许多美食佳肴往往是发明人犯错才发明出来。甚至,一些科学成果也是试验错误所致……
阿西莫夫另一篇小说《双百人》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管家,它不愿意像其他机器人那样每天按部就班地为人类工作,它想获得其他机器人都没有获得过的东西——人权。
然而这个理想从一开始就很难被接受,无论是人类社会的法律法规,还是基本的伦理道道,都很难接纳这个机器人管家。甚至,当这个管家的理想被人们知道后,它还在大街上遭到了羞辱和伤害。
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管家的理想越来越执着,它决定用为人类做贡献的方式获得人类的认可。于是它在艺术和科学等许多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但是,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贡献并没有打消人类的疑虑,因为机器人与人类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这个差别像一道无形的天堑,阻挡了管家理想的实现。这个天堑的名字叫做“寿命”。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机器人管家给自己做了一个外科手术,这个手术会修改甚至伤害管家中枢系统的电子路径,让它也可以像人类那样衰老和死亡。最后,他实现了理想,在怀念自己曾经最喜欢的小主人的梦乡里,离开了人世。
阿西莫夫笔下的这个机器人管家,其实就是代指追求理想的人类。计算机程序只会按照写好的代码来完成指令,无论多么发达和先进,终究都只是工具。而拥有理想的机器人管家,却在追求人类认同的道路上,为整个社会做出了许多超越普通机器人的贡献。
阿西莫夫的《双百人》让我想起一部国产电视剧。剧中,女演员刘涛扮演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卧底策反一位国民党军官。那位军官振振有词:“我是职业军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女地下党员却回答:“我只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是的,世上并非只有军人这一职业,也并非只有军人才讲究服从。“职业军人”不是“职业屠夫”,关键时刻,至少有“枪口抬高一寸”的权利。
阿西莫夫告诉我们,拥有理想的人,能够超出指令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存在。基于理想而产生的勇气,让我们超越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也是人类才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用人不器”,正是为了不让人沦为工具。今天我们治理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强调遇事不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而当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系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