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安全战略 > 阅读信息
王常胜:要禁止公职人员以个人身份私下与外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或接受任何名目的捐助
点击:  作者:王常胜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2-15 11:15:32

 

伴随美国特朗普政府和马斯克对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开发目标的揭露,国内坊间和网络上抓间谍的喊声此起彼伏、高亢激昂。

 

不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开发的目标国单位、机构,或个人,不一定就存在间谍问题或有充当间谍角色的可能。有的则可能是在中美蜜月期达成的国家间共识和促成的单位间合作成果。

 

据有关披露信息,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中国重点开发的目标在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宣传媒体等方面和领域。

 

然而,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这些方面和领域同我们的合作是以单位层面,甚至国家层面,而公开进行的,且各方面合作成绩斐然、捷报频传、人才辈出。

 

这种以单位或国家层面进行的合作,不可能,也不会存在间谍行为和间谍身份。否则,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全是间谍。

 

譬如:在教育领域,尽管毒教材屡禁不止,但清华、北大等与美国国际开发署合作的高校,不仅不断向世界各国培养和输送人才,还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时常看到,国内大多数有一定吸引力的单位招聘人员时,总是把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作为首选。如果教育领域出了问题,那岂不是间谍遍布各行各业、各个单位?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连拜登主政时的美国政府都对清华、北大另眼相看。美国制裁这个部门、打压那个单位、限制某个方面,但唯独不敢对清华、北大有所恶意,因为它们与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公开的合作。可见教育领域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公开合作,不会有太大的间谍问题。

 

文化领域,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美国国际开发署同我们的合作,最突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就是中西方共同认可和树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这面旗帜。莫言不仅有诺贝尔文学贡献,还身居文化机构高位,这都是中西方的默契和共识,不可能存在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而出现间谍问题。

 

文化领域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公开和明面进行的,所以都不能与间谍行为或间谍身份挂钩。

 

在医药卫生领域,也是如此,不可能因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而有间谍的嫌疑。最有代表性的事情是,卫生健康委不仅成功组织和领导了全国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治,卫生健康领域还为首都培养出了政治精英,并且在新冠疫情结束后,立即进一步加强了同美国生物医药和疫苗投资大亨比尔·盖茨的合作,使比尔·盖茨成为新冠疫情之后第一位来访的享受最高礼遇的外国贵宾。这些都是明面、组织层面或国家层面的事,哪有半点儿间谍行为或间谍影子?

 

环境保护领域也一样,这些年来,不仅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和改善,而且由环境保护专业领域向地方和政府机构培养、输送了大量政治人才和领军人物。这些都有目共睹。在阳光下作业,不可能有啥见不得人的间谍活动或间谍身份。

 

在宣传媒体方面就不用多说了,网络媒体平台尽管大多由私有资本垄断和控制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但其充其量是最多选择性地放行对资本有利的媒体、内容等,封禁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媒体、内容等。这也不能算间谍行为。而主流媒体则似乎不存在一样,对世界热点、国内焦点等,从不主动追踪报道、阐明立场观点,其媒体人也大多低调内敛,即使出现个别如胡姓总编那样的活跃人物,而其言论在民主党拜登政府垮台、特朗普重新上位主政后,也脱胎换骨、大有改观。所以,在宣传媒体方面,即使有间谍,也是存在思想间谍,不存在行为间谍。

 

从上简单分析可知,尽管美国国际开发署对我们的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宣传媒体等方面和领域有开发和合作,但大多基于单位层面和国家层面,是明面和公开的事,所以不存在多少间谍行为或间谍身份。

 

这里强调的是,如果公职人员,特别是政治人物、科技人才、经济金融专家、军事将领、武器专家、医药卫生专家、文化传媒知名人物等,避开单位或组织,以个人身份私下同美国国际开发署或其它外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或接受任何名目的捐助,都应当视为存在间谍活动或间谍身份的可能。

 

从之前捉住的间谍人员身份看,尽管都是身份普通的小虾米,但都是以个人身份私下接受国外境外机构或组织的策反和开发,与其所在单位、部门、组织等没有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间谍机构开发间谍和策反公职人员,首选目标应当是有关单位或部门的主要领导或核心人物,所以,人民群众要擦亮眼睛,紧盯以个人身份私下同国外机构、人员、单位或组织,接触的领导干部、核心人物等。

 

国家要明确规定,公职人员,不能以任何形式私下同外国机构、人员、组织和单位等进行合作或接受任何名目的捐助。否则,当以间谍论处!

 

譬如,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当年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苏共领导,访问美国时,常以私人身份下榻比尔·盖茨私人庄园。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苏共领导人下榻比尔·盖茨私人庄园,完全属于个人看望好友行为,不代表国家和政府,因为,比尔·盖茨仅仅是美国的一个华尔街资本大亨,没有任何政府对等的身份接受访问。如果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不是苏共领导人,则完全可以怀疑其存在间谍行为或身份!

 

不过,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作为苏共领导人,私下到美国一个无任何政治身份的华尔街资本大亨庄园下榻,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所以原苏联也不正常地垮台了!可以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就是原苏联最大的间谍头子!

 

王常胜,2025214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转编自“常言胜道”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