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我在给MBA上《领导、问题与危机管理》这门课时,选的参考书是尼克松写的《领袖们》。我相信这本书再过若干年也会照样有参考价值的,肯定会比大多数被称作“教科书”更值得阅读。尼克松在这本书里,描述、评论了20世纪他见过的所有国家的首脑级人物,而他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见过的这一级别的人物最多。中国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主席他都直接打过交道,他的评价是我大约在1981年第一次在武汉图书馆读到此书(当时作为内部发行)时,最感兴趣的内容。他讲到蒋介石在他面前是有点紧张的,然而在毛主席面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视频看出,他自己倒是略显紧张的,至少他对毛主席是毕恭毕敬的。
看得出来,尼克松刚开始还是有点拘谨(紧张)的
毛主席说我们共同的朋友蒋委员长可不欢迎我们握手——这句话既带有玩笑,又寓意深刻——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是毛主席的谈话方式让他放松下来
在和毛主席握手告别时,他的感情表达是真诚的
毛主席的坦率,让素以坦率著称的美国人感到自愧不如。
毛主席的认真——专心倾听人说话,让美国客人心悦诚服。
《人民日报》当时称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的谈话是“认真、坦率”,估计是周总理概括的,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从毛主席书房里出来后,宾主喜笑颜开,谈笑风生,可见尼克松总统对毛主席会见他有多满意。
谁有这样的本事,让美国总统尼克松,让素以老谋深算著称的基辛格博士这么放松?
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你尊敬吗?
中国人民和一部分美国人民崇拜他,有什么奇怪的呢?
— 毛主席为尼克松总统减压
基辛格说过,毛主席会见谁,何时会见,事先不一定都约定好的。尼克松总统抵达北京是1972年2月21日中午,毛主席了解到他来中国遇到美国国内的压力——有人说他是“打着白旗”来中国的。因此毛主席决定尼克松总统一到北京就会见他,这样显得对这位客人的重视。
另外在交谈中,毛主席说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基辛格也是。
毛主席是为什么要说这个?
因为尼克松也担心毛主席会把平常中国舆论宣传的话语,当着面说出来——这样他很尴尬——不知怎么回答。
他从北京机场到钓鱼台国宾馆沿途还看见那些标语。
可是,毛主席那么一说,他就明白了——这次谈话是一个变化的节点,此前中国人做的一切都不掩饰,你现在来了,我们还是以礼相待。
无疑,这大大减轻了尼克松的压力,他深深感觉毛主席和蒋介石,由器而道,由道而器大不一样。
1953年尼克松作为美国副总统访问过中国台湾,见过台湾的“总统”蒋介石。
蒋介石一身戎装,本想显示出军人的威严,可是从照片看,老蒋倒像尼克松的保镖。
蒋介石在道层面的思想意识,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在器层面的行为习惯上又带有浓厚的封建帝王色彩。
而毛主席则超越了过去一切落后的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也超越了苏联斯大林搞的还不是很成熟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此,尼克松深悟其道。
尼克松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这个世界,包括一部分中国作了一个启蒙教育——毛泽东文化中“遇强不弱”的启蒙教育。
有些人,你跟他讲毛主席的东西,他听不进去,可你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毛主席如何尊敬,他还真不吱声了——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二 蒋介石倒是有一点自知之明:比某些人强
蒋介石比20世纪初的那些军阀要强,但在毛主席面前,就差的太远了,在道层面的思想意识上有着本质区别。对蒋介石这个人,毛主席十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用统一战线的方法团结蒋介石,可谓千古绝唱,后来“炮击金门”,蒋介石也心知肚明。1950年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时,经过几番较量,斯大林最终还是同意和新中国签订一份新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5年8月蒋介石政府曾经和苏联签订过一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份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利益,蒋介石还是接受了,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对那个条约是坚决不接受的,这样才会有重新签订的新条约。对这份新条约的签订,蒋介石曾经发出赞叹,并且自愧不如毛主席。在电视剧里,有这样的艺术再现。无疑,蒋介石的说法是说得通的,蒋介石对毛主席这样的道器变通,态度还是不错的,宋美龄当时
也十分欣赏老蒋的这一做法。
承认强者的人,自己也不弱。
只有那些心虚的人,才会鸭子死了嘴硬——死不认错。
毛主席对蒋介石的某些优点,如坚守台湾属于中国这一原则,还是很欣赏的。
蒋介石的确比某些人要强。
三 尼克松会后悔访华吗?
2024年网上突然冒出这个说法——尼克松在1994年临终前却坦言访华这一高光时刻让他非常后悔,他认为自己推动中美历史性的建交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科学怪物。
绝大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为什么?
尼克松一直到晚年写的书《角斗场上》、《只争朝夕》,都是对他访问中国津津乐道的。
在尼克松图书馆,有一群20世纪大国领袖人物的塑像,丘吉尔、赫鲁晓夫以及几位美国总统都是站着的,唯独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坐着在那里谈话。
这说明什么?
如果尼克松这一辈子没有访华,没有和毛主席会见,他的人生价值会大打折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的造谣公司,到了网络时代生意依然兴隆。
这里再说说美国总统第几任,不是指第几届,相当于第几位。
美国总统从华盛顿算起,他是第一任总统(总统任期两届:1789年04月30日——1793年03月04日;1793年03月04日——1797年03月04日)。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享年七十九岁),他是美国第34任总统(第42届总统:1953 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连任为第43届总统: 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
尼克松是20世纪极为特别的一位政治家,在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两届内任副总统,自己又亲自担任过第37任总统(第二届连任内辞职,副总统福特担任第38任总统)。
我负责说一句,一直到尼克松逝世前夕,美国在任总统都把他当作制定对华政策的首席顾问。
不得不强调一点,布什总统——老布什总统,曾经多次否决“取消对华贸易最惠国”议案,这个老布什在尼克松政府里担任过要职,他属于比较明智的那类美国政要。
那个时候尼克松说了一句话,意思是20年后,也许是中国来考虑是否给美国最惠国待遇了。
尼克松、老布什、蒋介石都属于资本主义的政治人物,他们经常讲些真话,比某些只会刷两面派的人物强。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济学”,修订发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李克勤:蒋介石在尼克松面前紧张,尼克松在毛主席面前紧张不紧张?
2025-02-17史料:九一八“不抵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原张学良、蒋介石心理变化
2019-09-19•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