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金一南:台湾问题已成遏制中国的核心要素!
统一大计,国之永恒基业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能够称之为“强国”的国家,尚处于分裂状态。
台湾问题已成遏制中国的核心要素,也对中国外交形成了巨大的无形的制约。
台湾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但海峡两岸的对抗性质却已经发生了质变。这种质变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最大争论:“谁在代表中国?”毛泽东和蒋介石都说,自己代表中国。但是,今天对岸不屑于代表中国,对岸说:“你代表中国,我不代表;但是你不要代表台湾,我代表。”这就是今天台湾问题的质变。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曾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个设想的背景是国共第三次合作。但国民党下台之后,这个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国民党再要恢复权力非常难,而且即使国民党恢复了权力,新一代国民党人和过去的国民党人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今天的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
社会规律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
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像孙中山那一代的老国民党人,是绝不会让步的。孙中山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点已经牢牢地印在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而正是这种意识才使一个国家的文明保存了下来。”
孙中山为什么讲这句话?因为当年闹革命的时候,日本人曾给他提供了包括武器、钱和避难所等很大的支持。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当时,日本人立刻找上门,让孙中山兑现诺言,割让满蒙与日本。孙中山说:“第一,我从来没有说过要割让满蒙与日本。第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点已经牢牢地印在中国人民的历史意识之中。”
孙中山还讲:“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只有中国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什么?因为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的国家都破碎了,文明就跟着破碎了。只有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所以,让我们割让满蒙与日本,想都不要想。”国民党创始人的思想基础非常牢固,基础就是“一个中国”。
蒋介石也一样。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为了防止大陆武力攻打台湾,美军派出第七舰队割断了台湾海峡。单从这点来看,蒋介石本该很感激美国人,但他却很生气。为什么?因为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讲:“台湾地位未定,要等到对日合约签订、朝鲜战争解决之后,才能定台湾到底归谁。”
6月27日当天,蒋介石就给杜鲁门发表了反对声明。蒋介石讲,美国派第七舰队割断台湾海峡他很高兴,但杜鲁门说台湾问题未定,他又很不高兴。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不影响会议的召开,关于台湾地位的决定,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容人割裂,曲解台湾地位就是别有用心。蒋介石与共产党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他恨不能将共产党人斩尽杀绝。但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他毫不含糊,绝不让步。
从一张蒋介石晚上在金门眺望大陆的图片可以看出,他的梦想就是光复大陆。当然,他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不管打成什么样,一个中国原则不容更改。这是国共和谈根本的基础。
台湾“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也和共产党对抗了一辈子,但晚年的他曾是台湾的统派头目。2001年,他在去世前曾讲过:“世界上所有大国,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希望我们中国统一,而海内海外的中国人,没有不希望中国统一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以来的恩恩怨怨,最后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双方百川归大海,汇聚在了一起。
但今天,这一点却发生了巨变。
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再到蒋经国,几代国民党人都坚持“一个中国”。但从李登辉开始,国民党的统治阶层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登辉一上来就大放厥词:“中国得分成七块(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华南、华北等七个区域),中国太大了,别人害怕,应该分成七块,相互竞争,追求进步。”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提出“两国论”,7月14日,在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压力下,李登辉将其言论收回,改成“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李登辉之后,陈水扁又提出了“一边一国”。他声称自己的“一边一国论”绝不更改,不像李登辉的“两国论”,只有五天的勇气。
2000年8月,中共召开十六大会议前夕,陈水扁认为此时中共内部正忙于权力交接,一定无暇他顾,正是提出“一边一国论 ”的好时机。
2003年10月,陈水扁又抛出了“两边三国”论。这次他不但没有收回去,还变本加厉地说:“今天已经不是一边的问题,今天的蒙古已经独立了,那么台湾不可以吗?将来会是蒙古、大陆、台湾两边三国。”
历史已经发生了重大断裂。中国的“一国两制”政策针对的是断裂带的那边,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断裂带的这边,这就是为什么“一国两制”政策很好,但屡屡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对手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的台海形势并非突变,而是渐变的过程,只不过在发生蛛丝马迹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警惕性不够高,所以思想准备不足。当然,也并非毫无所知,比如,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三大任务:发展经济、完成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有很多人说邓小平个性急躁,提得太早了。他为什么这么急?很多人甚至猜测:“统一中国是重要的历史任务,邓小平这么着急,是不是受到了历史荣誉的引诱,想在中国历史上名流千古?”这种设想不失为一种可能,但是,从邓小平在1985年9月20日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想法完全不是来自于荣誉的引诱,而是来自于危险的威迫。
他说:“我们担心蒋经国不在了,台湾会走向混乱。不管怎样,现在台湾和我们还有共同点,都认可只有一个中国。但如果蒋经国不在了,就可能出现两个中国。”
解决历史问题需要历史契机,历史契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便麻烦不断。邓小平正是要抓住20世纪80年代蒋经国当政这个历史契机,抓紧解决台湾问题。但后来的形势被小平同志不幸言中。1988年1月,蒋经国因严重糖尿病,突然病逝。距离邓小平以上讲话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很多人认为李登辉是蒋经国指定的接班人,但实际上蒋经国从来没有指定过接班人。蒋经国是个很现实的人,国民党政权要在台湾站稳脚跟,必须要找个当地的台湾人来充门面,否则政权难以维持稳定。台湾人中,李登辉曾给蒋经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李登辉第一次见蒋经国的时候,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当时台湾官场气氛非常腐朽,一个农学博士竟然骑着自行车来见他,蒋经国觉得这是个办实事的人,因此对李登辉印象深刻。
此外,李登辉每次见蒋经国都会带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蒋经国的每一句话他都会记下来。然后在第二次会面的时候,他再逐项汇报自己是怎么落实的,蒋经国认为他认真踏实,更对其青眼有加。
于是,蒋经国开始重点培养李登辉。虽然没有把他选定为接班人,但是将他提到了国民党副主席和台湾“副总统”的地位上,为他日后登上“总统”大位搭建好了非常有利的进军平台。
蒋经国在不断考察李登辉,1983年,他任命李登辉为台湾省省长。当时,一帮“台独”分子正在鼓噪“台独”,动静闹得非常大。蒋经国不动声色,静静观望,他想看看李登辉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今天,我们无从知晓当时的李登辉是否知道蒋经国在背后观察他。但我个人估计,以李登辉的聪明才智,他可能早就知道了蒋经国在有意试探他。
在台湾审议会上,李登辉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表示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台湾和大陆是血脉相连,绝对不能割断,谁如果企图割断台湾与大陆血脉的关系,台湾就得死亡。
蒋经国悄悄地把李登辉在台湾审议会上的发言稿调回来,完整地看了一遍后,他感觉非常好。又是农学博士,又骑自行车来见我,又对我的每个指示都落实得不错,又坚决反对“台独”,这人可以用,所以一步步地把他提了上来。
但是,1988年1月蒋经国突然去世时,李登辉也很措手不及,因为他还没有准备好被蒋经国提升为接班人,所以当时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宋美龄当时专程坐飞机从美国赶到台湾,为什么?她就是要阻止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主席。
当时国民党内部群龙无首,中常会开得乱七八糟。但在会上,一位国民党副秘书长却跳得奇高,他坚决拥护李登辉当选主席,如果谁不选李登辉当主席,他恨不得把茶杯砸到谁的脑袋上。会下串联,会上演说,最后在一片混乱中,李登辉终于以微弱的多数当选为国民党的主席。
那个当时跳得非常高的人就是宋楚瑜。李登辉能够出任国民党主席,宋楚瑜的临门一脚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1988年李登辉当选后,宋美龄随即离开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过。2000年国民党丢掉政权,从此以后,宋美龄更是不让任何人再提台湾问题,直至2003年6月去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金一南:“一国两制”政策很好,但屡屡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是对手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2017-12-16兰斌强 | “一国两制”的年限:只有认真走好后30年,才有条件谈50年以后
2017-06-22李北方:“一国两制”成了可商榷的议题,香港有些人作死作大了…
2017-05-02占豪 | 中央对香港亮出底线:若一国两制失败,香港的损失将是全部!
2017-04-3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