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陈先义:赫鲁晓夫的发迹史及他怎样把苏联推向深渊?
点击:  作者:陈先义    来源:“思想大视野”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17-12-11 12:51:18

 

 1.webp (17).jpg

 

  黑白分明的两块大理石,交错地组合在一起,便是一方别有趣味的足有三米多高的墓碑。设计者别出心裁,在两块大理石互相咬合的上方,留下仅能装下一个脑袋般的窗口样的一个方孔,方孔里一个微笑的脑袋半伸着,表明这就是墓主的雕像。此刻,阳光从白桦树的缝隙间投射下来,洒在墓主圆圆的脑门上,他不乏幽默地微笑着面对走过他面前的每一个行人。

 

  这就是赫鲁晓夫吗? 这就是那个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了数年笔墨官司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吗?这就是背叛了列宁斯大林的建党宗旨,被称为苏联共产党第一个掘墓人的苏共领袖吗?

 

  是的,这就是赫鲁晓夫,这就是我们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用“九评”的巨篇鸿文与之公开论战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这就是被我们及其世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称叛徒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webp (18).jpg

 

  如今,这位显赫一时的苏共领袖,在这片被称为新圣女公墓里高高的白桦林下,听着世人对他的功过评断。这座新圣女公墓,是在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知名度极高的公墓,因为这里安葬着俄罗斯历史上无数名人。

 

  历史竟如此耐人寻味。

 

  这位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没有像他的所有前任一样,比如列宁、斯大林,甚至也没有像他的后任者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一样,按照惯例,他们应该葬于苏联莫斯科著名的红场上,因为苏共领袖葬于红场,代表着前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给予的最高荣誉。他,赫鲁晓夫,如今静静地躺在这座非常著名的新圣女公墓里。

 

  说法很多,一是说他曾有遗嘱,不愿意葬于红场。

 

1.webp (19).jpg

 

  当年,他曾经亲自下令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斯大林的遗体共同存处移出,这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惊。那一年,根据他的命令,在荷枪实弹的军人严密控制下,斯大林遗体被迁出了列宁墓,而武装警戒的外围,就是大批聚集表示抗议的苏联群众。为了不引发大的骚乱,随时将斯大林草草土葬在莫斯科红墙下。

 

  赫鲁晓夫自己知道,他死后如葬于红场,必然与斯大林毗邻而居,而这位在斯大林死后曾发起全面否定斯大林运动的继任者,确实不愿死后又和斯大林为邻,所以他要求葬于新圣女公墓。但是,更多的说法,是当时靠政变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不允许这位前第一书记享受如此荣耀,硬性作出了对这个被称为“阴谋家”的领导者不得葬于红场的特殊决定。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赫鲁晓夫的倒台,苏联广大共产党员要求清算这位前第一书记错误的呼声渐高,如果把他葬于红场,苏共中央担心会引发社会的极大不稳定。

 

  不过对葬于新圣女公墓,据说后来赫鲁晓夫的后人为此颇感欣慰,因为与赫鲁晓夫同样葬于新圣女公墓的,是大批被俄罗斯和前苏联人引为骄傲的大人物和大英雄。比如大作家果戈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契科夫、法捷耶夫、小托尔斯泰等等数不胜数,还有画家列维坦、著名演员舒克申,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世界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还有一大批为苏联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包括战争中牺牲的像卓娅与舒拉那样的苏联英雄,都葬于此。能与他们在一起,赫鲁晓夫的家人们觉得是一种家族的荣耀。

 

1.webp (20).jpg

 

  在这座新圣女公墓里,最值得记住的不仅是这些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墓主们的名字,还有那些极具艺术价值的墓碑,因为每一座墓碑,都是一座绝佳的雕塑艺术品,它用雕塑艺术,记载和概括了墓主人的人生。比如著名舞蹈家乌兰诺娃,她的墓碑是白天鹅最美的瞬间的定格;著名艺术家尼古林,因为他的爱犬在他去世当天死去,于是爱犬被做成雕像陪伴身边。著名女英雄卓娅,她的墓碑就是她就义前的英姿。而那位曾经被希特勒称为抵上苏军几个机械化师的女播音员,墓碑上镌刻的则是战场上的无线电符号,每一座墓碑,都是人生的记录。

 

  很多人不解,赫鲁晓夫这座代表功与过黑白分明的墓碑,其家人为什么能允许用这样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雕塑作为对赫鲁晓夫的永久性纪念呢?这座墓碑的雕塑家是当时苏联著名的抽象派雕塑家涅兹维斯内,他是赫鲁晓夫痛骂过的艺术家。但是,请他为自己雕像,又恰是根据赫鲁晓夫的遗愿。

 

  历史有意无意之间,把许多不可思议的精妙故事如此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1.webp (21).jpg

 

  话题还需回到赫鲁晓夫执政的1962年。这年的12月,赫鲁晓夫去参观莫斯科的绘画雕塑艺术作品展,里边就有涅兹维斯内的作品,赫鲁晓夫指着涅兹维斯内的抽象派作品大声指责:“这简直是诲淫作品,就是用一头毛驴,随便用尾巴甩几下,也能比这好很多。”涅兹维斯内忍无可忍地直言反问赫鲁晓夫:“您不是艺术家,又不是评论家,您不懂艺术,凭什么这样无理说话?”如此敢于顶撞苏共总书记,在那个年代可谓胆大包天。赫鲁晓夫闻之大怒:“我是矿工时,你说我不懂,可以理解,我当基层干部,你还可以说我不懂,也可以原谅,可是我现在是部长会议主席和苏共领袖了,难道我还不懂吗?”这样一段与艺术毫不相干的谬论,弄得所有在场人哑口无言。

 

  拥有权利未必拥有真理,这是起码的常识,但在那个权利高于一切的时代,这就是赫鲁晓夫的认知。

 

  到了后来,赫鲁晓夫与涅兹维斯内为莫斯科美协成立30 周年举办的展览会上再次相逢,这次赫鲁晓夫几乎忘记了自己苏共领袖的身份,他竟然在公众场合嘲笑和讥讽涅兹维斯内就像是一个同性恋者。不畏强权的涅兹维斯内哪能容忍,他当即愤怒反驳:“请你现在给我找一个大姑娘来,我将向你当面展示我是怎样一个同性恋者!”

 

  这段对话,成为赫鲁晓夫的精彩故事被后人广为传播。人们对赫鲁晓夫的政绩淡忘了,但对于赫鲁晓夫的类似故事,却久久在民间流传。

 

  让人们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赫鲁晓夫的晚年,这位曾经口出狂言的苏共领袖,不知是因为良心发现,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居然以莫名的理由,要单独请涅兹维斯内吃饭,遗憾的是,被涅兹维斯内拒绝了。赫鲁晓夫为此并未灰心,他依然想法接近涅兹维斯内,都未如愿。在赫鲁晓夫死后,赫鲁晓夫的家人们向他传达赫鲁晓夫的遗愿,说赫鲁晓夫遗嘱要求涅兹维斯内为其雕塑墓碑,人都死了,宽容的艺术家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艺术家提出一个条件:家人不得干涉他的创作。

 

  于是后来新圣女公墓里,留下了这座别具一格的赫鲁晓夫墓碑。

 

  墓碑半白半黑,在雕塑家眼里,赫鲁晓夫有功有过,功过参半。至于赫鲁晓夫功劳在哪里?恐怕今天的俄罗斯人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人们能够记起这位乌克兰矿工出生的苏共领袖话题的,就是他倡导的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模式,还有就是他所发起的反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运动。后者,随着今天的人们更加理智地看待斯大林而兴起缅怀气氛,人们渐渐对斯大林有了新的认知,而对赫鲁晓夫那些东西,却越发觉得是前苏联走向不归路的始作俑者。

 

  比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年龄小一岁的赫鲁晓夫,青年时代是乌克兰的一个普通矿工,成长于那个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经受过卫国战争的考验,如果从经历和阅历看,是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公道地说,普通老百姓对这位苏共领导人印象不坏。比如这个人很有那么一点亲民作风,有事没事总爱跟老百姓拉个家常。他在克里米亚修养时,他下令撤掉别墅周边的岗哨,只留住处的贴身卫兵。他还喜欢与农庄庄员聚餐,并且能准确地说出每个人的身份和年龄。有一回,偶然碰到一个25 岁的年轻姑娘,他居然说,你是谁谁家的闺女吧?这些都给老百姓留下了不坏的印象。据说他下乡,经常去爱看养猪场奶牛场。有次视察养猪场,第二天真理报刊登新闻照片,照片内容只有几头猪和赫鲁晓夫,而报纸做照片说明的夜班姑娘,凭职业习惯在上边注上了文字:“左起第三名是赫鲁晓夫同志”,赫鲁晓夫并未指责,反而告诉要批评报社的人,认为给百姓一点快乐,没啥不好。再说注解也没有错啊。

 

1.webp (22).jpg


  人们只是当作幽默和笑谈在传说关于赫鲁晓夫的故事,其实对这个人因为在政治上给前苏联带来的灾难,往往在幽默中被忽略了。

 

  公道地说,作为从一个矿工起家的领袖,开始阶段,赫鲁晓夫对共产主义有过非常朴素的情感,但是,他缺少的是共产主义的理论修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列宁主义,莫洛托夫曾经一阵见血批评,赫鲁晓夫没有丝毫兴趣,他完全违背和不懂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在苏共第22大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的错误理论,号召取消“无产阶级专政”这一马列主义的核心理论。刚上台时,他曾经告诫全党不要冒进,可就是他自己后来提出“20年进入共产主义”的荒唐理论。

 

  后来人们明白了,赫鲁晓夫说的共产主义,不过是土豆烧牛肉而已。今天人们终于看明白了,就是这样一个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开始把苏联指向了一个不归路。

 

  今天的人们往往纳闷,这样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毫无常识的人,斯大林那样的大政治家,为什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历史都有一个客观演变过程,对历史我们只能放在那个历史氛围中才能够理解。赫鲁晓夫自己在回忆录里曾经记下了他的发迹史。赫鲁晓夫早在工学院读书时,恰逢苏联党内斗争激烈的时候,他和许多苏共党员一样,站在了斯大林一边。与别人不同的是,对斯大林的这种忠诚,他一定想办法传递给斯大林,一个普通的苏共党员,要能让领袖知道自己,谈何容易?此时,一个女同学给他提供了义不容辞的帮助,这个女同学叫娜杰日达,她是斯大林的妻子,此时与赫鲁晓夫一起学习。正是凭借这种关系,赫鲁晓夫几乎平步青云。他自己快乐地回忆道:“娜杰日达在斯大林面前为我唱尽赞歌,于是斯大林很快就把我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1.webp (23).jpg

 

  我们已经不能抱怨一代领袖的走眼,因为特别的恭维往往能让人失去正确客观的判断,即使今天同样如此。

 

  赫鲁晓夫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和野心家,斯大林把他调进中央工作以后,他极尽吹捧逢迎之能事。苏共史料留下了他在1939年党的18大会议上的发言,20分钟的发言,把斯大林恭维了32次,肉麻地吹捧斯大林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导师和领袖”“伟大的常胜将军”“自己的生身父亲”。但仅仅10年后,还是这个赫鲁晓夫,竟然恶毒咒 骂斯大林是“凶手”“恶棍”“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等。

 

  苏联老共产党人都知道,1956年2月,苏共 20大闭幕的那个深夜,已经准备返程的代表们突然又被召回到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崇拜极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将斯大林的错误无限扩大化,全国范围的反斯大林运动从此开始。

 

  赫鲁晓夫执政11年,由于大反斯大林,导致否定斯大林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导致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大批不熟悉党的历史和传统的年轻人,在这11年开始成长起来,这一代人,后来被历史统称为“20大产儿”,正是这一代人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瓦解苏共、埋葬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骨干和中坚。

 

1.webp (24).jpg

 

  我们不会忘记,就是赫鲁晓夫这样一个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曾经向中国提出了扩张主义企图,那年他刚刚访问美国回国不久,就急急忙忙来到中国,向我们的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我们放弃解放台湾的规划,要我们释放所有在押的美国罪犯,另外还有要提出在中国土地上建长波电台,等等。对他的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野心,毛泽东主席予以坚决拒绝和强烈反对,于是中苏关系就此破裂。大批苏联专家被撤回。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巨大动荡。

 

  1964年10月,正在黑海边度假的赫鲁晓夫被通知回到莫斯科 。10月14日,赫鲁晓夫主持了苏共主席团会议,会上,主席团成员同样用他做斯大林秘密报告的手法,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他内外政策的各种错误进行了坚决的批评和斗争,并且迫使他同意“自愿退休”,并在为他准备好的辞职声明上签字。在他最后主持的主席团会议上,他流着眼泪说出了这样的话:“在做的各位,你们从来没有公开地、诚实地,指出我的任何缺点和错误,你们总是随声附和,对我的所有建议都表示支持,你们也缺乏原则和勇气啊。”赫鲁晓夫的这最后演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苏联共产党的当时作风。

 

  遗憾的是,已经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灵魂,再也没有回天之力,他们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脱离群众。以至走向了最后的瓦解。

 

  诚如毛泽东所说,自从苏共丢掉了斯大林这把刀子,便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这就是历史。这也是苏联以亡党亡国的教训给我们极其所有共产党的警示。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重大题材影视作品审查专家组成员;来源:“思想大视野”微信公号)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