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语文教材为什么不喜欢“解放后”?
点击:  作者:冷香    来源:微察  发布时间:2016-06-22 13:04:09

  

1.webp (1).jpg

 

【内容提要】在一本《苏州乡土语文教材》中,选录了叶圣陶等几位现代作家的散文,凡是原文中出现“解放后”三个字的,编纂者一律都改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并且在文后加了备注。且不说这种对原著的自作主张的修改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单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修改其经意之深远可谓非同一般。毕竟,对某个群体来说,“解放后”并不是他们的解放后。我不认识这几个编教材的“专家”,但是,我知道,在这类“专家”里,确实有不少出生剥削阶级家庭的人,早几年,我就和一位这样的专家交锋过,因为那个人渣谈到毛主席口必称“毛贼”。

 

最近,单位发了一本《苏州乡土语文教材》,我浏览了一下,觉得还行,但是因为有一些更好的书要看,也就没有精读。

 

两天前,监考时无聊,打开讲台上的那本《苏州乡土语文教材》仔细读,可翻了几篇后,就看不下去了——编纂者的一个短语的更改,颇让我惊骇。

 

我发现,这本乡土语文教材选录了叶圣陶等几位现代作家的散文,但是,对这类散文,凡是原文中出现“解放后”三个字的,编纂者一律都改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并且在文后加了备注。

 

编纂者用意若何?原作中的“解放后”为什么要改成“新中国成立后”呢?

 

且不说这种对原著的自作主张的修改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单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修改其经意之深远可谓非同一般。

 

在我们大多数工农家庭出身的人看来,“新中国成立后”不就等同于“解放后”吗?但是,诚然,对另一个群体来说,“解放后”并不是他们的解放后,这个群体就是某些地富反坏右和他们的后代。1949年,工农大众失去了枷锁,但是,地富反坏右们却戴上了金箍,而且,在后来的几次政治运动中,他们不时受着工农大众紧箍咒的监督,所以,在这群人心里,“解放后”恐怕是他们最不乐意听到的三个字。

 

我不认识这几个编教材的“专家”,但是,我知道,在这类“专家”里,确实有不少出生剥削阶级家庭的人,早几年,我就和一位这样的专家交锋过,因为那个人渣谈到毛主席口必称“毛贼”。那个“人渣”为什么如此痛恨毛主席呢?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爷爷是盐城地区的一个大地主,解放后,财富分给了农民,所以他们家的阶级仇恨一直延续到他这一代,至于他的子女,估计依然会铭记“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仇大恨”的。

 

可是,今天,在一个教材可以随便编写的时代,在一个“教育专家”四处招摇的时代,用以对青少年“传道授业”的教科书的编写权就这样被一群仇恨“解放”的人把持着,这样的人编写的教材,还能是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教材吗?因为不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所以,他们痛恨这个只属于人民大众的“解放后”,所以,他们要把原文中所有的“解放后”改成“新中国成立后”。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而对于人文学科的教材来说,教材编写者的“屁股”决定了受教育者的“脑袋”,没有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的教材编写者,何来“人民立场”的教材?

 

人民教育的阵地沦陷了,那么,还有什么阵地可以坚守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本坏教材,它的恶之花可以开放百年之久。

 

    (来源: 微察;作者: 冷香)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