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名誉会长杜祥琬院士参加《第八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演讲的《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主题报告十分精彩。现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学习理解十九大报告的您,打开一扇窗口。
杜院士总结了世界能源的转型加快、增速趋缓、创新活跃三个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的形势以及保证理念和思路,着重解析了中国能源需要进行的四大革命:消费革命、生产革命、体制革命与技术革命,最后给出中国能源走低碳发展之路战略的三方面建议。
杜院士的报告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展开,总结世界各国经济与能源发展的模式,透视中国能源发展的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正是源于英国煤炭开采中排水问题的解决,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让煤炭产生的动力高效地替代人力畜力,开启了人类现代化进程! 而后来内燃机对石油的利用、发电厂利用煤炭等产生新能源的方式,推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过上了更加现代化的生活!
但是,在近现代两百多年煤炭、石油等能源使用的历程中,经过上世纪70年代供给不足导致的“能源危机”,以及现在正在置身其中的由于能源使用负外部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危机”,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不能为了经济增长无限制地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要把经济与社会发展向依靠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核能等绿色清洁能源转变。这是世界能源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能源的发展方向。
杜院士用世界银行两条曲线说明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水平差不多、人均GDP相近的西方国家,美国、加拿大人均能耗高高在上,欧洲日本在下,两类国家人均能耗差一倍。说明走向现代化不是同一个模式,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仍可以实现现代化,这是值得中国思考的。这说明高碳高耗能,并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是用高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支撑经济增长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国。现在,每年消耗38亿吨煤炭、排放10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350亿吨二氧化碳的28%。而且,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杜院士给出2015年的数据,我们生产全球的GDP不到15%,消费了全球23%的能源,是全球能源强度平均值的1.5倍,是美国的2倍多、是日本这样节能国家的4倍多。而中国东部单位面积上消耗的煤炭(煤耗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消耗的12倍,更为特殊的京津冀煤耗空间密度是我国东部地区的2.5倍,是全球平均值的30多倍。
这样以煤为主的高能耗、低能效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中国不能走美国高耗能支撑经济增长之路。现实所产生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要求中国必须向绿色低碳能源方向发展。所以中国承诺要把能源强度降下来,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到2050年建设高效、安全、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因为中国确实有潜力,确实需要降低。
要实现能源的革命需要消费革命、生产革命、体制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革命。杜院士重点讲了能源消费、生产和技术的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就是要由粗放低效逐步转向节约高效。在消费上,优化社会风气,抑制追求住大房子、开大排量汽车等攀比奢华之风。要提倡“健康的物质享受,丰富的精神追求”。这很重要!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标志。
能源生产革命由黑色高碳逐步转向绿色、低碳,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杜院士说了两句话:“煤炭是功臣”。因为煤炭在工业革命是一个大功臣,到现在也在给中国做贡献,将来我们也要继续用下去。第二句话,“减煤是进步”,必须要认识到减煤是趋势,煤电效益提上去,这是一个进步,也是环境的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杜院士指出:中国提出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将占到一半,煤炭到那个时候会缩减到30%以下。
能源技术革命是能源革命的支撑。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是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各国都在积极抢占战略制高点。杜院士讲了三个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技术:储能技术、分布式和智能化。他以新疆吐鲁番市的例子说明在互联网时代,能源整个管理要和信息技术IT、数字技术深度的融合,形成“能源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技术让能源更高效的运用,更好为用户服务。
杜院士在报告中对习近平主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特别的体会,因为有人认为:“不希望治理雾霾以失去现代化生活和严重经济衰退为代价”!杜院士说:经济环境低碳可以实现现代化,低碳转型绿水蓝天,是人民对生活环境的基本诉求。低碳发展深入会造就一个低碳社会,低碳社会细胞就是一个家庭,一个人,不仅直接有利于“十九大”提出的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而且会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文明水平,而这一点对于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非常基础性的意义。
杜院士说: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绿色低碳走廊,不是光想着“一带一路”输出落后产能,打牢绿色发展的根基,这样才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据易碳家、创新绿色及文化学习沙龙等)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