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刘立祥:扶贫知县“戴茅草”
点击:  作者:刘立祥    来源:原载《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7-02-28 11:55:02

 

1.webp (30).jpg

 

  戴伟,生卒年月不详,字逸夫,号西衢,兖州府郓城县(今属山东)人,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砀山知县。戴伟一心一意带领砀山百姓向贫困宣战,倾尽家产用以支持当地民众开垦茅草荒原,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彻底改变了砀山一穷二白的面貌,百姓呼之为“戴茅草”“戴青天”。明崇祯年间编纂的《郓城县志》、清乾隆年间编纂的《砀山县志》,都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戴伟的事迹。

 

  一、新官上任,上书朝廷请求轻徭薄税

 

  戴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孜孜以求,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考中举人,被朝廷任命为砀山知县。

 

  戴伟欣然赴任。十年寒窗苦读,总算夙愿得偿,戴伟不由心潮澎湃,虽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高烧”与轻狂,却也踌躇满志,难掩内心的兴奋与激荡,暗暗下定决心,必欲大显身手,为官一任,振兴一方,在砀山这片土地上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展平生之所学。

 

  戴伟的激奋不已缘自于他对砀山历史的洞悉。砀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秦时便在此处设置下邑县,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彭城惨败后,狼狈逃窜到下邑,在这里与谋士们议定了下邑画策,确定了灭楚兴汉的总战略,导演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画卷。

 

  然而,当戴伟走进砀山的土地,一股透心的凉不由蹿遍全身,眼前冷冰冰的现实将他满腔的雄心壮志击得粉碎。举目望去,但见土地贫瘠,田园荒芜,黄沙蔽日,茅草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者不绝于途,很多人家食不果腹,无隔夜之粮,被逼得卖儿鬻女者比比皆是。百姓生活如此凄苦,国家的税赋徭役却丝毫不减,官府不顾百姓生死,唯知横征暴敛,百姓的日子如处水火,举步维艰。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新官上任,都是先拜谒上司,再拜会乡绅,然后结识安抚地方实力派人物,取得上下支持,以利于迅速打开局面,开展工作。戴伟却不肯循规蹈矩,耳闻目睹的严酷现实使他忧心如焚,一上任便一头扎到了老百姓之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走村串户,跑遍了砀山大大小小的村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体察百姓疾苦,调查民情民意,寻求带领百姓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门径。

 

  回到县衙,征尘未洗,戴伟便饱蘸浓墨,奋笔疾书,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砀山赋税徭役,放粮赈济百姓,帮助百姓发展生产,以尽快摆脱贫困,改善民生。

 

  此时,坐在那把龙椅上的明宪宗朱厚熜,也就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嘉靖皇帝,正全神贯注沉湎于道教,研求长生不老之术。自打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壬寅宫变”差一点被宫女勒死,摸了一把阎王的鼻子,朱厚熜便被吓破了胆,一股脑躲进西苑的万寿宫去潜心修道,一天到晚都忙着设坛摆供,诚惶诚恐地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等等,以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火烧眉毛的军国要事尚且懒得去过问,哪里有闲工夫去看一个小小知县的奏折!何况,此时的朱厚熜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此后不久,便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驾崩于乾清宫。

 

  戴伟的上书自然石沉大海。

 

  二、变卖家产,组织百姓奋力刨茅开荒

 

  叫天天不应,戴伟只好在脚下的土地上想办法。

 

  经深入调研,多方请教,反复试验论证,戴伟对砀山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砀山县境地势平坦,系黄河冲积平原,表层飞沙之下即是淤土,如经刨除茅草,深翻精耕,便可将茫茫荒原改造成丰产良田。这使戴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带领砀山百姓向一望无际的茅草荒原宣战的决心和信心。

 

  向茅草荒原开战的“诸葛亮会”开了一个又一个,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方案越来越完善。在此基础上,戴伟召集亭、里、保、甲长商议,酝酿在全县发起“刨茅草造良田”大会战。与会者没有一个不举双手赞成,又都为一个问题所困扰而束手无策:启动资金。

 

  人不能总饿着肚子干活,牲畜没有饲料也无法下田耕作,这是尽人皆知的基本道理。可是到哪里去募集启动资金呢?砀山县一穷二白,公库穷得底朝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向当地乡绅富户筹集或借贷,然而,由于砀山连年灾荒,乡绅们尽管已倾其所有,依然是杯水车薪。

 

  戴伟飞马赶回家乡郓城。

 

  一进家门,戴伟“扑通”一声给老母亲双膝跪倒。母亲惊问其故,戴伟痛陈砀山百姓的凄凉景象,禀明自己带领百姓脱贫的决心和遇到的困难,恳请母亲应允变卖家产,倾囊相助。母亲是位深明大义之人,听了儿子的叙述,对儿子大加赞赏,鼓励他坚定信心,再接再厉,表示将鼎立支持儿子在砀山的扶贫事业。

 

  于是,母子二人合力筹划,忍痛割爱,卖掉了家中的一些田产,又把里里外外能变卖的东西都换成现钱,由戴伟带往砀山领导百姓进行扶贫开发。

 

  手中有了钱,启动开荒再不难。

 

  戴伟命令属官贴出布告,在全县启动“刨茅草造良田”大会战,动员男女老幼齐上阵,凡开荒刨得的茅草,县衙一律按价收买,每斤偿付3个青钱,领得钱后仍将茅草返归售卖者本人,运回家作牲畜饲料。同时规定,谁开垦的荒田归谁耕种,且免交赋税一年。

 

  布告一贴,全县百姓为之雀跃,“刨茅草造良田”大会战迅速掀起,砀山县的每一个角落都干得热火朝天,就连远在他乡逃荒要饭的人流,闻讯也都争先恐后地纷纷踏上归乡的征途,投入到刨茅草造良田的队伍中来。

 

  往日在饥饿的困扰下死气沉沉的砀山,如今到处是一派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生动场面。

 

  三、卖地拆屋,“戴茅草”誓将旧貌变新颜

 

  戴伟通过变卖家产和八方筹措,建立起扶贫开发基金,又通过收买茅草,调动起全县百姓的积极性,撬动了刨茅草造良田大会战的蓬勃开展。这样一来,百姓口袋里有了钱,可以买米下锅,告别了饥肠辘辘的日子,田间有人开荒耕种,地里播下了种子,心中也升腾起希望。在百姓看来,这一切皆缘自于戴知县筹钱收茅草,于是,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戴茅草”。

 

  戴伟很乐意接受这个雅号。眼看着全县上下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听着一声声“戴茅草”呼唤,想着短短几个月之间这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戴伟喜不自胜,心里美滋滋的。

 

  没过多久,“戴茅草”真的“毛”了——扶贫基金捉襟见肘,扶贫开发面临断炊的危险!

 

  戴伟又一次飞马赶回家乡郓城。

 

  母亲一如既往,依然全力支持儿子的扶贫事业,同意留下生活必需品和可以栖身的房屋,将其余40多间房子和拥有的全部土地悉数变卖。为此,戴伟与弟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弟弟也能理解哥哥,但绝不应允倾家荡产去扶贫,由于戴伟取得了母亲的支持,弟弟拗不过,一气之下弃家远走他乡,从此再没进过家门。

 

  变卖了家产田地,戴伟的腰包鼓胀起来。他在郓城老家设立收购站,购买农具和棉花、高梁、谷子、大豆等作物种子,用铁轮大车运往砀山,从郓城至砀山的官道上,一时车来人往,络绎不绝。见此情景,砀山的其他官吏和开明士绅大受感动,也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遂解扶贫基金即将断炊的燃眉之急。

 

  一年之后,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砀山百姓生活大为改善;第二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第三年,芸芸众生再无衣食之忧,彻底翻身。放眼望去,砀山遍地高梁红、谷子黄、棉花白,菜花飘香,好一派丰收的景象,戴伟誓使砀山“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百业兴盛,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

砀山百姓感激涕零,自发地组织起来,敲锣打鼓来到戴伟住所,将一块匾额悬于门屏,匾额上“民之父母”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自此,有一首民谣在砀山民间世代流传:“旧时茅草遍砀山,来了恩人戴知县,茅草除尽地改良,大囤流来小囤满,吃水不忘记挖井人,吃馍不忘戴青天。”[1]

 

  隆庆四年(1570年),戴伟调任顺德府通判。砀山百姓依依不舍,自发地来到县衙,呼啦啦跪倒一大片,苦苦挽留,不忍戴伟离去。然而,皇命不可违,戴伟最终还是不得不含泪与砀山百姓惜别,离开他深深爱恋着的砀山父老乡亲和这里的山山水水,踏上赴任的征途。

 

  为了感谢戴伟倾家荡产支持和带领全县百姓脱贫致富,表达对戴伟的景仰和怀念,砀山百姓自发捐资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世代顶礼膜拜,香火不断。

 

  四、品 评

 

  据《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将这段话译为现代汉语——孔子来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这里百姓真多啊!”冉有说:“百姓众多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冉有说:“如果已经富裕了,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孔子认为,为政之要,首先是要做到富民富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砀山知县,戴伟一上任,便把迅速使砀山百姓挣脱饥饿的羁縻,摆脱贫困的困扰,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想尽千方百计,甚至不惜兄弟反目、倾尽家产,竭尽全力支持砀山百姓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其实,砀山百姓挨不挨饿,脱不脱贫,与戴伟当不当官,升不升官,没有一毛钱关系,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亲人的期冀,对得起朝廷的重托,对得起砀山百姓的信任。

 

  或许有的同志会以为,这样的思想认识未免“境界太低”,然而,正是这“太低的境界”,给百姓带来了好日子,也赢得了百姓的信赖与景仰。反观当今社会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落马贪官,哪一个身上有一星点儿这种“太低境界”的气味,哪一个不是高调唱得震天响!

 

  戴伟没有留下一句豪言壮语,却留下了世世代代人们对他的爱戴、景仰和颂扬。

 

  (作者系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教授;来源:昆仑策网,根据作者来稿编发,原载《学习时报》2017年1月23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刘立祥:扶贫知县“戴茅草”

    2017-02-28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