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曹展|银发时代的伦理困境:当科技文明撞击孝道传统
点击:1989  作者:曹展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3-17 17:40:44

 

 

在重症监护室的白色墙壁间,三位老人用截然不同的生存图景勾勒出老龄化社会的众生相。90岁退休教师床前子女轮值的温馨,与邻床老人遭遇的护工暴力形成刺眼对比,农村老夫妇相互扶持的艰辛更折射出传统养老模式的脆弱性。这些真实存在的人间冷暖,正在叩问一个横亘在科技文明与传统伦理之间的命题:当机器人护理员走进养老领域,我们究竟是在开启新纪元,还是正在亲手拆解维系千年的文明纽带?

 

一、孝道崩塌后的文明断层

 

传统孝道并非简单的赡养义务,而是构建在"养亲、敬亲、悦亲"三重维度上的伦理体系。春秋时期曾子"啮指痛心"的典故,展现的是超越物质供养的情感共鸣;汉代"举孝廉"制度则将孝道提升为社会价值坐标。这种以血缘为纽带、情感为根基的赡养模式,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独特的文化基因。

 

现代社会的原子化进程正在瓦解这种传承机制。城市化浪潮中,1.76亿流动人口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空巢家庭。当子女在地理与心理上双重缺席,传统孝道遭遇前所未有的解构危机。养老院虐待事件频发,揭示的不仅是职业道德缺失,更是整个社会伦理基础的结构性松动。

 

这种断裂产生的影响远超养老范畴。日本"无缘社会"中每年3万具无人认领的遗体,韩国独居老人犯罪率上升12%的社会调查,都在警示我们:当孝道伦理崩塌,失去的不仅是养老保障,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文化黏合剂。

 

二、技术赋能的冰冷与温度

 

护理机器人正在突破传统想象边界。日本研制的Robear能完成抱扶转移等复杂动作,中国"大艾机器人"可实现失能老人自主行走。这些钢铁之躯不知疲倦,不会因情绪波动虐待老人,能精准执行翻身、喂药等程序化操作。在基础护理层面,机器人确实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身体机能优势。

 

但情感交互的鸿沟始终难以跨越。清华大学开发的"小爱同学"虽能进行简单对话,却无法理解老人抚摸旧照片时的惆怅;美国Paro治疗海豹能缓解孤独感,但无法替代子女握着父母手背的温度。当失智老人反复讲述陈年往事,机器人的应答再流利也只是算法编排的结果。

 

更深的危机潜伏在伦理层面。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警告:"将养老责任转移给机器,可能导致人类共情能力的退化。"当子女通过监控屏幕"尽孝",血缘亲情可能异化为购买服务的契约关系,这种转变将从根本上动摇家庭伦理的根基。

 

三、文明重构中的第三条道路

 

德国代际共居社区提供启示:年轻学生通过陪伴老人换取廉价住宿,这种非血缘互助模式创造了新型情感联结。上海"时间银行"鼓励健康老人服务失能群体,存储的服务时间可兑换未来照护。这些探索证明,科技与传统并非二元对立。

 

智慧养老正在寻找平衡点。杭州某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床垫监测生命体征,同时保留社区食堂的人际交往功能;日本开发陪伴机器人同时,立法规定子女每月必须探亲。这种"科技+人文"的混合模式,既保障安全又不切断情感纽带。

 

制度创新需同步推进。新加坡的"赡养父母法"将道德义务法律化,瑞典的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照顾病患家人。当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养老不仅是家庭责任更是文明课题,才能构建起守护暮年的立体网络。

 

在机器人手臂与人类掌心的交汇处,我们需要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创造性的融合智慧。当传感器捕捉到老人夜间三次起夜,自动通知子女次日致电问候;当护理机器人执行翻身操作时,播放孙辈预先录制的童言童语——这种科技与人文的共生,或许才是应对银发浪潮的文明之道。孝道不会消亡,只是需要以新的形态延续,在钢铁与血肉的协奏中,谱写属于智能时代的人性乐章。

 

(作者:曹展;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