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医疗卫生 > 阅读信息
曹展|过度免疫治疗:一场现代文明的自我救赎
点击:394  作者:曹展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3-27 17:32:36

 

 

免疫治疗作为现代医学的突破性进展,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但当这种希望演变成过度治疗时,它所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创伤,更是对现代医疗文明的一次深刻拷问。在这场与疾病的抗争中,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时,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敬畏?

 

一、技术崇拜下的医疗困境

 

现代医疗体系正陷入一场技术崇拜的狂欢。在资本的推动下,医院竞相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医生热衷于尝试最新的疗法,患者则对"高科技治疗"趋之若鹜。这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使得医疗决策逐渐偏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

 

在免疫治疗领域,这种技术崇拜表现得尤为明显。医生往往过分依赖实验室数据和理论效果,而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案变得标准化、流程化,人性化的医疗关怀在技术光环下逐渐褪色。

 

医疗商业化加剧了这一问题。高昂的治疗费用与医院效益直接挂钩,使得过度治疗成为难以遏制的趋势。患者在经济压力和治疗期望的双重作用下,往往被迫接受超出实际需要的治疗方案。

 

二、生命价值的异化与重构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生命价值被简化为一系列医学指标。肿瘤大小、癌细胞数量、免疫指标等数据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物化的生命观,使得医疗决策失去了应有的温度。

 

医患关系在技术至上的环境中发生扭曲。医生成为技术的执行者,患者成为治疗的被动接受者。双方都沉浸在技术万能的幻觉中,忽视了医疗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

 

过度治疗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造成精神上的创伤。患者在经历痛苦的治疗过程后,往往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怀疑,这种心理创伤有时比身体创伤更难愈合。

 

三、走向理性的医疗文明

 

精准医疗理念的提出,为过度医疗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基因检测、生物标记物分析等技术,实现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定制,这标志着医疗文明开始走向理性。

 

建立科学的医疗决策机制至关重要。这需要医生、患者、伦理学家等多方参与,在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医疗决策不应是技术的独白,而应是多方对话的结果。

 

构建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这需要重新审视医疗的本质,将人文关怀置于技术之上,让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真。

 

四、加强管理与监管,切实保障患者权益

 

为了切实规范免疫治疗过程,保障患者的权益,必须加强医疗管理与监管。首先,政府应出台更加严格的医疗监管政策,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遵循科学和伦理原则。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确保其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其次,建立独立的医疗伦理委员会,对免疫治疗方案进行审查和监督。这些委员会应由医学专家、伦理学家、法律专家和患者代表组成,确保免疫治疗决策的多元化和公正性。

 

此外,应加强对医疗广告的监管,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患者。医疗机构和医生应提供真实、全面的免疫治疗信息,帮助患者做出知情决策。

 

最后,建立患者投诉和救济机制,确保患者在受到不公正过度免疫治疗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和补偿。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过度免疫治疗和医疗滥用。

 

在这场与疾病的持久战中,我们既要仰望技术发展的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守护生命的尊严。过度医疗的教训告诉我们,真正的医疗进步不在于技术的堆砌,而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当我们能够平衡技术与人文、理性与情感时,医疗文明才能真正实现其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

 

(作者:曹展;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