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平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家长要信任中国教育(一)
点击:  作者:平子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6-06-29 15:19:44

 

中国教育  教育

 

一、西方教育比中国好吗? 

偶尔闲聊家庭教育,不少朋友比较认同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理念,甚至认为,即便放在今天,也是“超前”的。还有人问我,当时是否是学习了美国教育?我回答,没有。

 

我毕业于中国本土一个具有百年多教育历史的师范大学,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专业课。但是,任何师范大学都不开设“家长教育”这门课程,所以我和大家一样,作为孩子的家长,只有靠“自学成材”。我的教育理念主要来自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西方心理学知识,以及前苏联著名社会主义教育家马卡连柯等,与美国的所谓先进教育没有“半毛”关系。

 

我认为当代美国教育并不一定比中国教育先进许多,西方教育的先进部分,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拿过来“洋为中用”了,所以新中国的科学进步才能那么迅猛。

 

中国家长为何作如此询问?无非含有对美国教育的崇拜,以及对中国教育的不自信……

 

不能简单责怪中国家长。现实生活中,多数中国家长是否定中国教育的。他们以为中国学校的“应试教育”早就应该淘汰,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早已进入到“素质教育”阶段,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教育必须与国际接轨。

 

对于家长们的这些观点,我们不能简单以对错来判断。问题是:西方是否完全没有“应试教育”?是否完全是理想中的“素质教育”?中国家长们绝大多数没有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生活过,搞不清楚这些,几乎所有信息,都来自于互联网。互联网和中国媒体文章这样形容西方教育:学生不考试,不听课,不尊敬老师,半天上课,轻松快乐,结果小小年纪写论文的水平却很高,最后学生大多富于科学创造力。而中国教育则相反,学生在校苦不堪言,个个都是考试能手,长大了却没有创造力,工作能力多数很差。

 

事实果真如此?后面的文章,将会以事实来戳穿这些谎言。

 

中国媒体上的这类文章,有些是断章取义的。比如本人客观讲述德国教育的三篇文章,曾经被江苏某教育杂志编辑修改压缩成一篇,去掉所有讲中国教育好话的内容,变成了为德国教育大唱赞歌的文章,然后签署上我的名字发表,让作者吃苍蝇。

 

媒体的有些文章压根就是编造故事,知情人一肚子好笑。有一次我告诉转发美化德国教育文章的家长,说此文有些地方不是事实。不料那位家长非常反感:德国总有好的地方让我们学习吧?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是假的!一时间糊涂起来——难道没有去过德国的人比去过德国的人更清楚德国教育?从此辟谣慎重,生怕伤害中国家长感情。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媒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家长对中国本土教育不自信,从而把中国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全盘西化,从让家长和孩子从文化教育的意识形态上,心甘情愿被西方经济殖民化。(最近中国教育部西化小学课本内容,终于引起了中国家长们的警惕,联名写文章抗议。中国家长正在觉醒。)

 

美化西方教育的洗脑运动持续了三十多年,现在还在继续,导致不少学生家长对中国的学校教育从心理上抵触。由于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不信任,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不认真学习的坏毛病。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两极分化,中国家长的教育分化也很厉害,富人和工薪阶层家长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工薪阶层家长比较认可我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有富人家长则认为已经“过时”。

 

曾有富人家长与我沟通,认为孩子是否能在中国学校获得好成绩并不重要,反正将来会花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因为家长发财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快乐,为孩子花多少钱都无所谓。中国第一代已经发财致富了的家长一般都比较聪明,所以他们认为孩子也必然遗传自己的聪明,成绩不好是中国应试教育造成的,只要将来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了“素质教育”,只要在国外有钱、有人脉,孩子要什么文凭就能得到什么文凭。而且国外那些大学的世界排名,远超北大、清华,还稀罕什么中国的大学?

 

有富人直接这样告诉我:你的思想太过时了,从教育目的根本就错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将来成为所谓“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孩子愿意工作就工作,不愿意工作就不工作,只要快乐就好,随便孩子。现在这个时代是个性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生活,不是为社会和别的什么人而生活。

 

所以,中国富人不信任中国教育,是不需要我们讲道理的。而我们大多数工薪阶级不一样,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因为我们的孩子不是资本的寄生虫,我们以有工作为荣。

 

其实,即便就是富人孩子,也未必都愿意成为寄生虫,愿意花父母钱过日子而不自食其力。

 

所以,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对中国教育水平的信任,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基础,失去了这个信任,先天再聪明的孩子也不会产生学习动力。论据很简单:与学校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有哪个是上课认真听讲的?

 

依个人所见,用诺贝尔奖获奖人数和大学排名来代表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完全正确,这些不应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还应该看一看教育对国家科技生产力的提升水平。尤其在当代,诺奖的社会科学部分,骗局是有的,当然并不全都是骗局。

 

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的,最初国库空虚,就连老百姓家里的黄金都被蒋介石带到了台湾;工业科技方面,就连生产一颗螺丝钉都有困难。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西方经济封锁森严壁垒的情况下,在完全无法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困难中,用短短三十年时间,神话般地完成了军事原子化、工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国家的全民义务教育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试想,当时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光靠钱学森等几位从美国逃回来的爱国专家支撑,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的。这些教育硕果,实实在在惠及到新中国的科学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翻天覆地,即便中国无一人获得诺贝尔奖金,即便中国大学排名世界最末,也真正代表了一个国家较高的教育水平! 

 

中国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非是现在所谓的“与国际接轨”的美式教育,而是五四时期鲁迅、胡适等白话文先驱的不懈努力;是民国时期陶行知、叶圣陶等现代教育先驱的不懈努力;是解放初期的新中国教育界,对西方教育方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的不懈探索;是毛泽东“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教育思想改革的大胆实践;是学习社会主义苏联,大学毕业生先下工厂实习一年后再毕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改革……

 

中国的教育改革其实从文革之前就早已开始,素质教育改革在文革之前就已经开始,南京的南师大附中文革前的教育改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热烈讨论解题方法,学校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学校建立了包括航模、舰模、生物在内的许多科学兴趣小组……

 

所以,如果不是文革“停课闹革命”,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高考,学校只能恢复应试教育,中国可能已经趟出了一条取消高考和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的教改新路。

 

文革被全面否定之后,中国以素质教育为方向的教改失败,全面回到文革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其结果也不一定就是最差的。

 

现在中国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基础知识的“童子功”,超过了全世界任何国家。中国已经走过了美国的所谓“素质教育”阶段,现在又重新回到了“应试教育”。

 

可能有不少中国家长反对这个结论。因为家长们普遍对中国有些教师在课堂不好好教书,反而逼学生花钱参加补课非常反感。家长们担心大学风气不好,学生不好好读书,在大学吃喝玩乐。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市场化教学改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不是高考和应试教育的结果。

 

现在中国的大学,除了北大、清华、复旦这样一类名校之外,许多高校已经变成了学生游玩、恋爱的乐园。

 

中国自从实行了市场化教育改革,从扩大招生开始,许多大学老师就已经对中国的大学教育非常失望。当过大学老师的都知道,几百学生的大课堂,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一学期下来,学生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当年恢复高考后的大学都是小班教育,老师定时定点到学生宿舍辅导,经常挑选一些学生到自己家里聊天,师生雨水之情,是一辈子的。

 

对中国教育失望,首先是从中国教师开始的,因为他们最清楚市场化教改给中国的大学教育会带来怎样的毁灭性效果。他们不了解西方,便带头把自己孩子送出国去留学。结果呢?只要送出去的学生,哪怕在国内成绩不佳,出去之后都能成绩优秀。

 

这样一来,中国教师就更增添了对自己教育水平的否定,变得不自信,以为国外老师比自己优秀。因为那时的中国大学老师多数没教过外国学生,并不知道外国学生的水平其实不咋地,这才使得中国的中等学生成为了外国学校的优秀学生。由于无知,很快自费留学之风风靡全国,无数家庭破家荡产送孩子出国留学。

 

最近,国外教育真相披露得越来越多,让家长们知道了,国外大学并不一定就比中国大学的更好。

 

比如世界顶尖的哈弗、牛津学生,和中国北大、清华学生一样被功课搞得筋疲力尽,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著名大学的文凭,一般很难用金钱买到。

 

而国外其他一些大学的学生,也在吃喝玩乐、甚至“睡觉”,因为美国大学早就市场化了,中国留学生成为这些大学的盈利资源、从本质上讲,市场化管理下的大学文凭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这就是中国政府现在不承认英国有些过短学历的大学文凭的原因,中国政府聪明了,不上当了。

 

朋友儿子在我省最著名的外国语学校就读,该校学生属于全市最优秀的学生,许多家长不惜重金,渴求一个位置。结果此校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后,被家长和老师送到了美国,自费或部分自费读大学。

 

朋友儿子也不例外,一心向往美国,看不起本国大学。幸亏他在高中学毕业之前,有了一次作为“交换生”的机会,去美国读书几个月,亲自看见许多本校的优秀学哥、学姐们,在美国所谓不错的大学里大玩特玩,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而那些留学生的花费,却有可能是自己父母的全部储蓄,瞬时对美国大学一流的幻想覆灭,再也不信国内“网传”的那些对西方教育歌颂和崇拜的帖子。

 

该生回国后选择参加高考,目前早已在国内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工作,成为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员工。其母每次见到我,都为当初力排众议,逆多数家长行为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而自豪。我认为,她和儿子均有理由骄傲。

 

西方教育果真就比中国好吗?客观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少数一流著名大学,教育科研水平应该是非常高的,的确比中国北大、清华的教育科研水平高。这些大学在几百年中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所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这些大学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几乎囊括了包括中国优秀学生在内的,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

 

但这并不代表西方绝大部分大学都比中国大学好,并不代表西方国家的在校学生,普遍比中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高。中国学生为何深受西方大学教授的喜欢?这与中国优秀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是分不开的。只能这样说,西方多数大学的教学水平,与中国一流大学教学的水平差不多,野鸡大学就没法评价了。

 

希望中国大学杜绝科研腐败,科研水平迎头赶上,出现与哈弗、剑桥相比肩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全人类做出科学文明贡献。

 

二、新中国三个阶段的教育水平

 

现在,让我们具体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教育水平吧:

 

1、文革之前的中国教育水平

 

文革前的中国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因为只要高考政策不变,学校教育就只能跟着高考指挥棒转,只能是应试教育。

 

但新中国已经产生出像陶行知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受到政府重用,所以新中国禁止了传统教育的体罚形式,而且开始在城市进行学前幼儿园教育。

 

新中国虽然困难,却立即开始对城市居民实行从小学到初中的免学费教育,对农村居民实行小学和部分初中的免学费教育。

 

那时候中国没有穷人上不起学,哪怕是最贫穷的农民。但当时许多农民愚昧,想让孩子干活,就是不让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子,所以中国农村产生出许多文盲,后来靠文革中的文化下乡扫盲。

 

因为中国在民国时代,就出现了许多从西方回国的留学生,就是这批人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幼儿蒙氏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这样一来,新中国教育开始实行中西结合,将西方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结合,进行新中国的教育改革,当时简称为“教改”。

 

文革前的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水平很高,哪怕只比别人多上了一年学,学问也多了不少,当时初中毕业就已经是知识分子了。西方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加上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当时教育水平较高的根本原因,毕竟中华文化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程度很高。

 

中国前国家主席和前总理都是文革前的优秀大学生。当年中组部长宋平在三门峡水电站看到技术员胡××的时候,别人都跑出去接待,只有他一个人躲热闹,在偏僻的房间里学毛著,被宋平偶然发现。此人退休后至今无贪腐传闻,难能可贵。

 

有一次在山东乳山银滩的海边,巧遇一位老地质工作者在考察地貌,与之交谈,老同志居然曾经与前总理在一个地质工作队工作,他介绍温××和大家一样,跑遍祖国千山万水,吃尽了艰苦,可见此人当年在业务上是很优秀的。

 

中国唯一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也是在1951年才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没有这样一批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大学生,中国在大铁锅里就造不出原子弹,不可能用成百上千的原始算盘代替了高科技的计算机,不可能用铁榔头轧出了中国第一辆跃进牌卡车,不可能创造出无数个至今还在正常运行的大小水电站……这就是新中国文革前的教育水平,值得信任吗?

 

2.文革教育水平

 

至于文革期间,全国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还有什么教育吗?

 

有啊!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直接指导下,学生作为知识青年,绝大多数离开了学校,直接下放到农村插队、下放到军队当兵、下放到工厂当工人。

 

毛泽东在中国取消了高考,自然也就全盘取消了学校的应试教育,他直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摔打,与他不相信仅凭学校教育就可以成材的个人经历有关。

 

这是一项毛泽东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改革和实践,他希望中国从此摆脱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科举考试,摆脱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应式教育,让中国的年轻人无需文凭,就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革命事业接班人,让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具备和没有文化的劳动人民一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教育是根本,只有从教育上进行改革,教育目标是人人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才有可能从社会主义奔向共产主义。毛泽东把学生彻底赶出学校的做法,前所未有,胆大包天。

 

客观说,毛泽东在文革中的教育改革,虽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尝试,却耽误了许多孩子在适合年龄学习科学知识,未必完全科学。尤其是使得中国这样一批年轻人,缺少了自然学科的文化基本功。

 

因为这种尝试有反科学的成分,所以其缺陷也被毛泽东自己发现了。他后来停止了中学生插队的做法,允许学生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毛泽东恢复了大学教育,却不能容忍中国传统的“高考”死灰复燃,因为他看不起应试教育。

 

当时国家发明了让基层群众推荐思想好、成分好青年上大学的办法,结果却造成大学老师无法上课。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数学水平,怎么可能听得明白大学微积分?但是对于一个新生政权来说,不走剥削社会回头路的政治教育被放在了首位。

 

更糟糕的是,由于基层单位领导思想水平不高,推荐上大学的指标,有时竟变成了以权谋私、“开后门”的腐败机会。

 

科学毕竟是科学。即便当时著名电影《春苗》批判了那个讲“马尾巴功能”的大学老师,即便中国大学出现了张铁生这样的零分考试“英雄”,事实上,各地还是开始对基层推荐的青年人,进行文化水平的选拔考试,这样就在小范围基础上变相退回到传统的高考模式上来。

 

所以,中国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超过前几届,这批人在中国恢复高考之后,有机会直接报考研究生。

 

中国即便就是在这样的非科班教育之下,文革中的许多工农兵大学生,现在已经也成为当代佼佼者。上至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国家各级干部,以及许多杰出的科学工作者,都有过工农兵学员的经历。这样一批人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是超过从学校到学校的科班毕业生的。学校+社会的特殊教育,也许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特色教育,究竟效果如何?当过工农兵学员的人心里最清楚。

 

总之,文革期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教育时代,也是一次对人类教育的大胆探索,不能轻易下结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直接与改革开放后的头两届“77级”“78级”学生相连,只有合并考察,才能相对公正。

 

文革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中国几千年的高考(科考)传统,废除了已经部分走向腐败的“单位推荐”。

 

国家突然让近十年没有走进校门全国年轻人通过高考来上大学,也就给了像我这样的小小年龄就当过农民和工人的年轻人,有了重新走进学校,科班学习文化的难得机会。当时举国欢腾、人人拥护,感恩邓小平。北大游行队伍突然出现“小平,您好”的横幅,不奇怪,完全发自全国人民内心深处。

 

虽然大学录取比例不足4%,有些专业甚至只有千分之几的录取比例,但还是让全国人感受到了中国只有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才是最公平的!中国人民突然认识到,中国只有恢复高考所带来的“应试教育”,才能炼就出学生基础科学文化的“童子功”,从而实现周总理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回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头两届学生的题目上来,中国教育在经历了那么多改革之后,恢复了高考,此时经历过文革锻炼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似乎更强,听大学老师说,之后“一届不如一届”,不知是否有点夸张?

 

这两届学生奇迹特别多。比如有一位“七七级”复旦大学学生,曾经在西方工作了二十多年,以联合国官员和学者身份,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如今回到母校工作,在崇洋媚外的气氛下,他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等专著出版,轰动中国,成为当今中国的知名人士。

 

这位学者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因为文革的关系,小小年纪就当了工人,自学英语,白天当工人,晚上就在本厂的职工大学兼职给工人们当英语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报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答题见解独到,结果给阅卷老师打分带来困难。由于英语满分,被录取到了复旦大学外文系。

 

入学后,他参加了“联合国雇员”在中国的第一次考试,之后提前到外交部工作,给邓小平、李鹏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当起了翻译。他当翻译的时候,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复旦大学里上课,因为国家急于用人,等不及了!此后,他出国到联合国工作。

 

现在中国人不是喜欢看世界大学排名吗?北大、清华在世界上排名并不靠前,更别说区区一个复旦!而西方最牛的美国人和瑞士人都不是傻子,人家知道排名没用,知道中国教育出来的学子有真才实学,就这么用人了!此人凭复旦本科文凭到联合国工作,获得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韦伯斯特大学日内瓦校区国际关系教授,后为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请问全世界哪个国家有当时中国这样的教育质量?联合国雇员和日内瓦大学的录取标准,到底是中国的?还是欧洲的? 

 

也许现在的家长会把这样的人才归为天才,而不承认是中国教育的结果。其实不然。

 

我插队时的朋友,文革前只读到初中二年级,自学中医,成为农村赤脚医生,后来上调到县农科所研究农药。知青回城,他被省农科院点名要去,参加了与美国合作的农药研究项目,居然被美国大学主动邀请去美国读书,获得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费,最后在美国大学做到博士后,又成为高级研究员。

 

美国大学为何如此青睐一位只有中国初二学历的普通年轻人?如今有这种可能性吗?为何只有在改革开放初期才出现了如此奇迹?

 

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就是这样的“特色”教育,美国大学不是傻子,知道毛泽东时代培养出来的中国优秀的学生,即便科学基础知识有所欠缺,没有大学文凭,但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更何况,这批人小小年纪就具备了那么多的实践经验。

 

中国恢复高考后的两届学生,年龄学历悬殊之大,社会经验之丰,理解能力之强,工作水平之高,使得“七七级”、“七八级”成为当代中国“高大上”的品牌,令人刮目相看。

 

如今家长的确难以理解,文革时的学生为何没有在学校读书,却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大批人才?其实很好解释,因为文革期间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有志气的青年人都了解毛泽东的自学成才之路,都在学习毛泽东的思维方式,即便人不在课堂,也在自觉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就拿《中国震撼》的作者来说,他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呆在家里的书橱前通读“各国历史”了,并没有父母对他进行任何特殊教育。

 

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中国有许多文凭不高的人,实际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却是非常高的。许多能人虽然没有学历,却并不代表没有文化,凡是这样一类优秀成功者,都生活在这个时代,都是中国教育的结果。就连现在某些利用小说贬低新中国的作家也莫不如此。这些人忘恩负义,全然忘记自己是怎样从一个底层穷孩子,被新中国教育成为现在这样的,社会地位颇高的高级知识分子的。

 

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就是工作能力吗?文凭说到底只不过就是一个可供衡量的工作“敲门砖”。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优秀学子,不用文凭也敲开了世界大门,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实力,几乎进入到人类教育的“无招胜有招”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教育传奇故事很多,几乎每一位在恢复高考时,从千分之几、百分之几录取概率中脱颖而出的大学学子,都有一段传奇故事。然而现在这些故事几乎都被埋没,因为不符合“伤痕文学”,不符合“西方先进教育经验”,不符合改革开放后的“与国际接轨”……

 

当然,文革时期把学生赶出校门的特殊教育,毕竟是毛泽东的教育实验,如果没有毛泽东亲自当舵手把关,又缺少一个量化标准,在全中国的确难以为继,很容易变成腐败工具,所以邓小平恢复中国的高考制度,完全正确。

 

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水平

 

接下来说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教育。

 

从学生基本功,以及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讲,我以为改革开放后的教育,获得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这些进步,又是对毛泽东时代教育改革的“退步”。既进步、又退步,究竟什么地方进步?什么地方退步?需要具体分析。

 

单从学生所掌握的基础书本知识上看,的确是进步。

 

中国现在对全国亿万学生全方位提供精英教育,那些从全国上亿的学生中残酷竞争出来的学生,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的寥寥无几;从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能够考上中国一类大学不是很多;即便就是一般高校的一般学生,英语也说得溜啊。在如此学习环境下奋斗出来的中国学生,说句“世界无敌”,应该不是夸张。

 

其实现在许多家长已经不奇怪了:为何在中国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名牌大学拿高分?所谓的那些世界名牌大学排名,除了满足家长虚荣心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

 

中国出去留学的人数太多,都知道申请留学,国外大学除了关心学生在中国就读哪所大学之外,还关注中国学生的中学成绩和高考成绩。中国寥寥几所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学生,是西方许多大学的抢手货,有的名牌大学学生,可以接到十来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牛啊!

 

中国大学老师也醒悟了。如今北京大学,更加看重本校毕业的本科生,而不是后来考进本校的硕士或博士……

 

无论文化知识面的宽阔,还是文化基本功的扎实,中国现在的幼儿教育和初高中教育水平之高,以及学校的教育硬件,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国中小学校长到德国考察,回来的报告是:德国中小学的硬件如果放在中国,考核评审都不会过关。

 

现在有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建立了家庭,选择不回国,重要原因是子女的学习程度相差太大,担心回国后留一个年级都赶不上班上同学。相反,中国家长是没有任何顾虑的,他们如果带着孩子移居国外,孩子没过多久,一般都能在班级名列前茅。

 

尽管这些事实几乎每个中国家长都知道,但他们还是认为中国教育落后,而宁愿羡慕西方教育,因为他们以为西方孩子可以轻轻松松,不劳而获地学习。

 

最近已经有亲身经历留学的孩子,在控诉家长把他们送到美国上学,很难找到合适而体面的工作……当然,少数特别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顺风顺水,日子过得滋润。因为外国佬不傻,如同当年不要文凭也照样录取中国学生一样,现在他们非常明白如何挑选真正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单位工作。所以,现在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的越来越多,是明智之举。

 

滑稽的是,现在中国中小学生知识水平之高,幼儿教育水平之高,又成为了中国教育“落后”的最大罪名。

 

中国家长已经被洗脑洗到了这样的程度:中国学生无论成绩好还是成绩差,都是中国教育落后的表现,只有与西方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一样之后,才是与国际接轨了。

 

换言之,如果中国学校让学生都降低到西方学生的文化程度,或者还不如西方学生,比如让中国小学生学会上电脑查资料东拼西凑抄袭,然后组成所谓自己的论文,纵论天下大事,那就是所谓教育先进,因为轻松,不需要考试。

 

前不久,中国教育部全盘取消奥赛,为中国学子减负。结果好了,中国多年的数学奥赛冠军让给了美国,中国教育也由此“进步”了!道理就是那么简单,可惜许多中国家长糊涂得不行!

 

一位亲戚目前在美国生活,孙子上幼儿园了。获得比中国更好的幼儿教育了吗?怎么可能!如今美国需要花高额学费才能进入私立幼儿园,有些私立幼儿园开始向中国幼儿教育靠拢,其教育水平大约和中国普通幼儿园差不多,学费可是每月一万多美元。西方幼儿园的所谓蒙氏教育,说穿了,就是基本不教、“放养”。而中国幼儿园的蒙氏教育,早已领先世界了。

 

以上讲的是中国教育的进步,下面讲退步。

 

文革之后,中国学生重新回到了学校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普通劳动者”的指导思想统统被拿掉,“培养社会精英”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几乎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在同时激励学生:“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只有回家种田,或者到工厂当工人去吧!”体力劳动成为可耻,脑力劳动成为高尚,这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相比,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社会角度看,中国现在的教育比改革开放之前,退步不是一星半点,这也是“中国制造”始终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没有重点培养技术工人。

 

中国学习美国搞精英教育、市场化教育,其结果是丢掉了教育为社会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普通劳动者的根本!当然,现在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资本主义社会“接轨”是同步的,不可能经济基础“接轨”了,属于上层建筑的教育不“接轨”。

 

中国的高考制度,改革开放后退回到了文革之前的办法,基本上是按分数高低录取。这倒不是“资本主义复辟”,更不是从西方学来的,而是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成熟的科考制度延续下来,算是个“古为今用”吧。

 

有人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人类教育的先进办法,因为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寒门布衣也有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公平。

 

按中国目前社会的思想水平看,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反而所谓的大学“自主招生”,为学校提供了腐败温床,是对寒门学子的不公。

 

现在“自主招生”的教育改革,并不是向毛泽东的“工农兵推荐”方向前进,而是学校推荐和中学成绩结合,向美国式的入学办法靠近。事实证明,这样的办法滋生腐败,已经在毁灭中国的教育质量。听说现在教育部已经开始减少加分优惠,减少提前录取名额了,但愿开始亡羊补牢了。

 

中国最大的教育问题不是高考形式,而是职业教育的萎缩。这些都是市场化教育改革的恶结,把大学文凭变相成为教育商品。

 

中国大学不断增加学费,生源就是利润,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提供大学教育商品买卖市场,剩下的那百分之十几,都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连上技工学校的机会都没有,成了有高中学历的无用之人。

 

最可悲的是,表面上大学还是“精英教育”,但是,既然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大学文凭,那么大学文凭也就不能成为“精英”学生智力、能力超群的证明。中国现在除了几所最知名的大学还谈得上精英老师教精英学生之外,其他学校的大学文凭还值钱吗?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连个比较理想的工作都难以找到!

 

凡是能够用金钱买到的东西,都不值钱。如今中国的大学文凭不值钱了,海龟的大学文凭也不值钱了,学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家长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学生什么生活技能都没有。

 

芬兰这个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有大学学历,有技能教育,现在整个国民素质比较高,看不见要饭的穷人。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就惨了,大批硕士、博士没有工作,因为用人单位说中国留学生没有经过技能教育,没有一技之长,真是应了中国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想想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些没有文凭的学生,西方大学都敢于录取,这批人毕业后在西方不愁没有体面的工作,相反,怎么现在中国学生的学历很高,论文发表很多,在西方却反而找不到工作了呢?

 

我去芬兰,导游说,目前芬兰的中国餐馆没有一家不是中国博士开的,因为他们不想回国丢人,开饭馆也算是在国外“大众创业”。看来,只要被逼上梁山,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国学子能力很强!

 

钱钟书《围墙》写在民国时期,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性,而且在改革开放后的现在,同样具备现实性,不知此书能够畅销多少年?

 

我的一个同事,其子与我儿同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放权高中而选择了财会职业技校。他告诉我,这孩子成绩中等偏上,但学校不行,所以如果放在全市,就是中等生,如果放在全省,就是差生,但如果放在职业学校,就是优秀学生。几年后,我儿参加高考,他儿参加工作,被招商银行抢了去,银行要求其在职期间继续业余学习,拿到高等教育文凭。银行效益好啊,免费工作餐也很丰盛,孩子嘴刁了,回家吃饭,嫌家里饭菜不好吃,婉转地对母亲说:“我们家的伙食是否可以稍微再提高一点点呢?”神气得很呢。

 

各国都有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科学文化学习上的“高手”,学生为何非要在高考一条路上堵死?

 

当今中国教育,已经是从国家的工资定位开始就出错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为了企业利润,政府必然同意企业压低员工工资,减少用人成本,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一个样,工人都已经成为资本的雇用劳动力。因为中国工人的工资上不去,技术人员的工资上不去,普通职工的工资上不去,家长们当然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想让孩子学技术,上技工学校。在这样的资本经济基础条件下,无论教育部怎么做,其实都是要挨骂的。

 

如果国家能提高体力劳动者的工资,提高企业普通技术人员工资,当工人又怎么会丢人?有一技之长总比毫无用处的大学文凭强吧?只有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中国教育方向才能回到正路上来。

 

如今是国家教育犯方向性错误的时代,家长自然是无能为力的。但家长可以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理性思考。

 

只要家长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长处,选择上大学或选择上技工职业学校,都是可以的,学校不会逼迫家长。现在因为孩子学习辛苦,竞争激烈,就把怒火对准教育部,没有用处。

 

话又说回来。即便当今中国教育有方向上的错误,却不代表中国基础教育比美国基础教育差,因为中国的教育市场化就是从美国那里学来的,美国教育能比中国更好?只怕美国的少数穷人和大部分中产阶级,还享受不到中国这样的教育。中国家长们内心所向往的那种理想化的“素质教育”,地球上尚未出现。

 

天下乌鸦一般黑,中国的乌鸦颜色可能浅一些。但今后,如果中国加速向自由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就怕中国乌鸦比西方乌鸦还要黑,穷人孩子上不起学。

 

现在多数家长,不珍惜中国孩子高考的平等机会,不珍惜中国为普通孩子提供美国富人才有的教育机会,反而痛恨自己手中的“教育福利”,而不去反对国家不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

 

有些中国家长,甚至是工人农民,从根儿上就希望自己孩子活得轻松体面,排斥辛苦。这样的家长,如果孩子成人后好吃懒做,国家教育指导思想错误固然有责任,是不是家长自己也有很大责任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到底怎样?一言难尽,现在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结束语

 

请家长们相信中国教育的相对优秀,相信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要反对了本不该反对的“公平高考”传统,以及与高考相适应的“应试教育”,反而支持了本应该反对的市场化教育改革,支持了让每个家庭都在做“精英梦”的教育价值取向,支持了西方教育方式中的糟粕部分。

 

建议家长们按自己孩子的先天特点来客观教育,只要孩子比其先天智力水平有所提高,那就是家长的成功。家长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都有用的普通劳动者,让孩子成人后活出自己的社会价值,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生命的最大尊重。

 

尊重孩子的生命,从信任中国教育,信任学校老师开始!

 

【作者简介】宋晓萍(1955-) 笔名平子,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曾任教师、新闻编辑记者、企业管理干部,发表文学评论、散文、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数百篇,著有:《中国经典故事系列·经典神话解读》,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