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导读】:4月27日凌晨,特朗普的“税改”计划正式公布。
01
减税,是特朗普在大选期间最大的承诺之一,跟“大基建”一起,构成对美国人民的最大承诺。
美国的目标很清楚,通过对企业和个人实施大幅减税,可激发投资热潮,令上千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使美国比以往更有竞争力。
我们要注意,美国放出“减税”政策的时间也很微妙,上周中国才刚刚公布减税方案,竞争之意不言自明。
而市场用自己的行动对美国这一计划表示了信心,长达八年大牛市的美股又攀上巅峰。
道琼斯指数涨至近两个月高位,纳斯达克指数创出历史记录新高,标普500指数也顺势大涨。
太平洋那头的美股如火如荼之时,中国的资本市场却甚是磨人。
先是上演了一出股市、债市、商品期货齐齐下跌的惊天悲剧,即使今天的小反弹也掩盖不了整体低迷的颓势趋势。
但是这场资本市场的集体卧底,绝非中国经济的崩溃,而是国家为了“金融去杠杆”的目标有意为之。
一方面,国家决心结束大水漫灌式增长,于是开始收紧流动性;一方面,国家为了整顿银行,让银行的委外等众多资金回流。种种压力下,一向最为敏感的资本市场才会集体哀嚎。
国家既然要刮骨疗毒,自然不会因为短痛就此半途而废,而是一再的表明决心。
昨天傍晚,新华社播发了4月25日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的通稿。
在这场实质为“一行三会”向政治局汇报工作,能够体现最高层意志的学习中,再次强调了“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一边是美股大涨,税改计划热火朝天;一边是A股卧倒,刮骨疗毒艰难进行。
02
有人说过,现在就是历史不断的 循环,只不过在形式上有所改变而已。
一百多年前,大国之间是靠坚船利炮来争夺资源;如今,只不过换成了以金融货币来争夺资产而已。虽非冷兵器,但更具杀伤力。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的种种举措,包括大幅减税、增加军费开支和大基建等,总是让人想起1981年当选美国总统的里根。
那时,美国推行的是“高赤字、高利率、高汇率”政策,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全球开始剧烈动荡。
那么,在里根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
拉美债务危机、日本“失去十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现在,美国故技重施。
从最开始的加息力度升级,到恐吓全球美元回流,现在将要开始税改,后面还有基建和“十倍加息版”缩表,一环套一环,一招强一招。
新兴国家又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比如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这几个早年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国家。
现在的金砖五国中,印度卢比贬值25%;南非兰特贬值50%;巴西雷亚尔贬值50%;俄罗斯卢布贬值40%。
四国已倒,唯有中国一力支撑。
03
然而目前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美国的经济体量是中国的1.7倍,但他们的全国货币却只有中国的0.918。
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持续下降的GDP增速?
高悬空中的房地产泡沫?
大水漫灌却效果越来越差?
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高负债和高杠杆,所引起的各种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所依仗的其实是庞大的债务扩张和信贷扩张。
中国年年都有货币超发,那么那么多的钱,都流向了哪里?
数据显示,2008年,总债务和GDP的比率是155%,而到了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260%,总额从49万亿上升到182万亿。
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非金融公司就是这些债务的大头。
比如一些钢铁集团,只要贷款,数额动辄达到数百亿,上千亿,乃至数千亿,借钱时很爽,却丝毫没有考虑过该如何偿还。
高杠杆的不止企业,还有银行本身。
其实银行天生是靠加杠杆盈利的行业,在自有资本稀少的情况下,一边通过发债吸收存款等方式来增加负债,一边通过增加配置资产如放贷等来增加收益,杠杆越高,盈利可能越大。
于是,我国银行,尤其中小银行为了扩张,就会不断地加杠杆。
首先通过存单、理财募集资金已经在负债时已经加了一次杠杆,而在配置资产时为了提高收益,还会进一步加杠杆,并流向高风险的领域,比如通过表外业务等参与地产运作。
在全民突飞猛进高杠杆运作之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疯狂飙升。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75%,两年内翻番。如果加上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比率已经达到了5.5%。一些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实际已经达到了8%-10%。
国际上有一个压力测试,如果全国银行不良率达到7.62%,那么全部资本金都会被坏账吃掉,全国银行体系就会“技术上”破产。
当然,你可以说中国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无论如何都有国家兜底。
但是,银行不会破产,不等于不会付出代价。
银行要补充资本金,就需要国家财政的钱。
财政的钱从哪里来?
自然是纳税人身上来。
一方面,这些金融资产在突飞猛进式的增长,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对社会的贡献却少之又少。
社会融资总额的大约41%进入了房地产行业,然而其对GDP的广义贡献度只不过20%。
为什么说我国的钱越放越多,但是实体经济却在不断萎缩?
就是因为这种投资结构的畸形,全民都在高杠杆逐利,哪有心思踏踏实实搞实体!
可是这样的经济,怎么来经受美国种种大招的冲击,照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像金砖五国中的其它四国一样阵亡。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我国高层已经警示到了这种风险,所以开始刮骨疗毒,所以开始金融去杠杆。
在全局为大的这个关头,为了减少实体经济的冲击,必然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虚拟经济中的钱全部逼到实体经济中去。
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债商,即使让他们很难赚钱,也不能让大量资金囤积在这些虚拟经济当中。
04
现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很清楚,双方都有弱点,双方都有求于对方。
根据利益集团分析法,政治人物的决策并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那个在背后支持他的政治力量。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决策,其实是各方面政治势力博弈的结果。
而在美国,特朗普是由美国“红脖子”们推上台的,这些人的政治诉求很清楚:要工作、要福利。
他们认为政府的税收就是应该用来支持人民就业和维护基本的社会治安,对于其他的不感兴趣。
所以,特朗普的新政核心“税改”“大基建”,还有之前的“医改”“限制移民”其实就是基于这些人的诉求。
本来雄心勃勃的特朗普在上任之后想大干一场,可是他却在美国的建制派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建制派就是代表着从华尔街到硅谷巨头到军火集团的既得利益的政治力量。在美国,钱袋子则完全掌握在建制派手中,不仅是国会批准预算权的权力,其实整个美国的财富基本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红脖子”们可以给特朗普选票,但是不能给他给钱,事实上“红脖子”们推他上台就是为了让他去找钱的。
那么钱从何处来?
美国既得利益集团不给钱,让他自己散尽家财又舍不得。
那就只有找中国了,所以才有了特朗普的态度大反转,,所以才有了之前的种种示好,所以才有了习特会。
美国种种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掏钱,帮助特朗普搞大基建这种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项目,让红脖子”们有工作可以干,从而帮助特朗普稳住他的政治基本盘。
而中国的诉求也很简单,就是要保证周边局势稳定,维持安定的国际环境以赢得时间,从而继续推进国内改革,在泡沫破裂之前化解风险。
05
至于部署萨德和航母下水,不过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彼此试探。
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国在经贸方面已经取得优势,所以美国就想在军事方面布下筹码来平衡劣势,部署萨德作为制衡中国的一枚棋子。微信号:chn007cn
但中国反手就给了美国一个有力的反击,第二艘航母的下水明明白白地宣告了我国海军的实力,虽然中国并不会刻意与美国竞争,但在中国附近美国很难再耀武扬威。
而我们知道,货币的本质是政府信用,政府的信用不止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法律保障,还有军事实力。有军事实力做保证,资本自然会被吸引。
因此,这场交锋归根到底还是中美两国的资产争夺战。
在未来的50年里,全球局势将会越来越成为中美大博弈的'二人转',在全球经贸、政治、军事展开种种竞争与合作,为自己吸引更多的资产。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在这场世纪角逐中,相信我们的祖国,必将凭借着大智之机敏、大国之风范,成为世界的强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