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前些日子说:中国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是真的?会不会来?其实,现在的国企远非几十年前,劳动力已经近乎自由化,“下岗”的意涵也完全不一样了。而在这一系列事件的后面,我们如何看待国企,国企应该承担怎样的经济和社会责任,才是重中之重。
最近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的一句话:“中国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吓傻了各位看官……
——“神马,我刚找了好多关系走了不少后门才让人帮我送进大国企的呢!以为现在国企有保障,怎么可以这样?!”
——“以为开放了二胎,就可以生老二了呢,这下好了,要是真下岗,老大都要养不起了!”
——“我还没找到工作呢,下岗潮就来了,泪流满面ing”
这句话有什么依据?
媒体报道称,曾湘泉在人大老博士论坛中称:劳动市场信号已经失真,统计局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对于研究者没有用,“那个指标根本没有敏感性”。其表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的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了。
天空上飘来五个字:这是死马鬼……
来,我们科普一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制造业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衡量制造业或服务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运行状态的重要经济指标)跌破荣枯线,跌至49.8,是最近28个月最低点,越来越多的头牌外资企业开始加速撤离中国,中国面临着制造倒闭潮和失业潮双面夹击的局面。中国可能迎来第二轮下岗潮。
第一轮下岗潮,还记得吗?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国家启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企业自主权,弱化了企业党政功能,企业一把手拥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巨大权力,工人的地位愈发降低,在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腐败开始蔓延升级。 产权改革使得大多数国企被折腾得半死不活,正因为国企领导的巨大权力,所有的所谓资产重组、产权改制都围绕增强私有财产弱化集体经济展开,于是下岗分流、买断工龄这些方法开始出现,大批国企职工在没有相应配套社会保障机制的情况下,怀揣几万元、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走出了工厂,“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全国先后有2100多万名国企职工下岗。
大家解读:可能吗?
对此,破土采访了几位长期对国企经济进行研究的相关专家,一致意见是:应该不会! “现在的国企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它已经经过了一轮改制。主要表现在用工制度不一样,那时候国企工人都是长期职工,是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但现在都是国企职工很多都是派遣工,企业对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的责任,他们就算是失业也不能算是下岗,所以怎样也不会有上一次的‘下岗潮’了。” 是呀,现在即便是国企,也有近一半左右的工人是派遣工,派遣工是自由劳动力,本身拿的就是易碎的泥饭碗,哪来砸碎铁饭碗的“下岗潮”呢?
越是经济不景气,越是要保证工人的工作
“即使是下岗潮再次出现,那也是将集中再生产过剩行业。与上一场发生的经济背景不同,这次的经济形势不好,下岗造成更大的问题——工人更加难以找到新的工作,这样不利于解决问题。”专家如是说,“生产过剩并不是劳动成本过高导致的,反而增加失业造成地方社会不稳定,减少经济有效需求。其实,越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越要保证消费总需求,企业才能有投资机会和生产意愿,才能防止造成经济进一步下滑。” “同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企与私企不同,更加需要承担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责任。解雇工人、增加失业率,这种方法对一两个企业发展可能有好处,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这样的事,国有企业不应做,经济不好国家和政府更要保证就业,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保证。”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