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与民营企业家座谈时,再一次明确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强调民营经济“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本着列宁倡导的“理论自觉性”,试着谈谈对于民营企业地位,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与依据。
毛泽东主席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现象上是没有区别的,只在本质上有区别,这就是内部的区别” (《读艾思奇批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形态,具有一定的经济现象共性,就是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在年轻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写出了《共产党宣言》,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死刑。他们又耗尽毕生的精力,为我们撰写了《资本论》,详尽、具体、科学地描述的生产和流通的具体环节与过程。革命导师试图告诉我们,无论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大体一致,在具体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文将这种形式和机制称为“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在当时的很多情况下,马克思笼统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论证和设计的阶段,因而,也不可能出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现在,我们可以中性地使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这个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针对的对象是剥削工人阶级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和基本矛盾,并非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本身。
对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向往与追求,也是无产阶级的梦想,而且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把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并非是资产阶级独自创造出来的,“所谓无产阶级,就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企业中生产物质财富的阶级。”[1] 社会主义将使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更加强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一种正确的认识。”[2] 无产阶级才是可以打开全部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大门,并且是掌握“那个知道怎样使用它的”[3]钥匙的人。
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否认或者讳言资本主义的进步性,“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4] 在对于资产阶级的历史性贡献做出认可的同时,列宁指出,“承认这种作用的进步性,与完全承认资本主义的消极面和黑暗面,与完全承认资本主义所必然具有的那些揭示这一经济制度的历史暂时性的深刻的全面的社会矛盾,是完全一致的。”[5]
毛主席研究认为,社会化大生产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现方式既有区别、也有共性 (参见《毛泽东年谱》1959.12.24-26)。他认为“苏联消灭阶级太早了,不能使用资本家的能力 ”(1956.12.5),并认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1956.12.7)。在全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之后,毛主席依然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因为这是能否在农村建立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关键所在。为此,他鼓励人民公社多种经营,发展经济作物,“不要过分强调公社自给,什么都自给,是不行的,交换一万年也是有的 ”(1958.10.24)。
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重要性,就不难理解民营企业可以并应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缘由。
二、民营企业的广阔天地
习主席说:“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迥然不同。我国的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如毛主席当年所说的,“以劳动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财富”(1949.12.5),“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1953.7.9《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提高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料。国有企业要遵从这个社会生产目的,其它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国资本的企业,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适应了人民的需要,改善了工人的生活”(1950.5.25)。
在遵循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这一前提之下,民营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是技术创新。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当人们把羡慕的眼光投向deepseek、哪吒2时,很多人忘记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不尽其数的创业者在从事着同样的努力。成功者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仅仅是在努力地对得起自己。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国有企业还很难从事这种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国有企业如何创新的课题当然要逐渐解决,但是,民营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确大有可为。
其次,民营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国有企业当然是众多年轻人向往的首选岗位,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每年涌向就业市场的增量极大,完全依靠国有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并不是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民营企业用工灵活,可以满足年轻人的自我选择,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梦想,环节政府的社会压力,乃至化解社会矛盾,因而,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民营企业还可以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和西方的资本主义体制并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一刻都没有须臾放弃对于中国体制的仇视。在这种环境之下,如果国有企业大规模国际化,必然会面临极大的政治风险,甚至成为美国西方制约中国的重要抓手。我们看到了孟晚舟和TikTok在美国西方遭受的打压,他们尚且是非国有资本,如果换成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打压,将成倍增加。就目前的国际环境而言,民营企业仍然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先锋官,尽管他们也无法回避美国西方的打压。
民营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企业的发展领域,但是,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还是应当以实业为主,要自觉地防范美国金融产业的侵蚀。并不是说金融产业不重要,但是必须防止美国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形成的恶性金融操作现象,为了少数资本家的暴利,疯狂地从事畸形金融产业,造成实体经济的空心化,乃至被彻底废弃。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提升民众的物质福祉,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金融产业赚快钱,更不能沉迷于金融技巧,走上危害民众利益的犯罪道路。
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习主席说:“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一论点保持了党和国家政策的一贯性。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毛主席曾经提出,要“有所不同,一视同仁”(1950.5.25),“有所不同者,是国营占领导地位”(1950.5.25),“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国营经济、公营经济,这个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这些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948.9《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要点在于将其纳入社会主义体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在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上存在共性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容浑水摸鱼。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条件下,不论谁受益,也不论所有制形式是什么,凡是能够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和做法,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论联合政府》),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有企业必须控制经济命脉。
社会实践在发展,改革是一个不会间断的过程,“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无论如何变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6] 在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实现核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最终通过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正如习主席所说:“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注释:
[1]《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578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修订版。
[2] 《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72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
[3] 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二卷》写的1885年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3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
[4][5]《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选集》第1卷第234、234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修订版。
[6]《恩格斯致奥托﹒冯﹒伯尼克﹒布雷斯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01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商务律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