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年后的早春,当我遥祭云南烈士陵园,似乎看见满山木棉绽放如血,仿佛听见苍松翠柏呼啸如泣。
忽然间,风中传来当年的集结号声。这片沉睡的土地下,立马响起无数年轻生命的回应,他们操着浓重的乡音,一一报名,回答着祖国的问候。
他们的血脉早已融入南疆的红土地,化作春来漫山遍野的英雄花。
一、烽火岁月里的青春刻痕
1979年2月17日的黎明,数万将士在晨雾中义无反顾,开赴战场。
潮湿的丛林里,年轻的战士用匕首在竹树上刻下"誓守山河"的字样,字迹虽然歪斜却力透竹节;一位老班长将全家福照片塞进急救包的夹层,照片背面是母亲颤抖着写下的"平安"二字。
亲人们祝愿你们平安!但你们用自己的“冒险犯难”保卫了亲人们的平安幸福。
我曾经所在的部队,陆军第十一军就是这么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
31师91团3营9连火箭筒班副班长李光辉冒着生命危险三进三出危险地带,用身体吸引敌人,使敌人的火力点全部暴露,为九连攻占敌阵地——木桑,立下了头功。
敌军向他射击的弹片至今仍展现在战地纪念馆的玻璃柜里,血迹早已氧化,而氧化的血迹却升化为深褐色的星芒。
二、血色记忆中的生命密码
在那片被炮火反复耕耘的山坡上,每个弹坑都是记忆的荒塚。
九连8班副班长陶少文用身体顶住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祖国将永远铭记这位黄继光式的英雄。
战前,一些战士曾经用刺刀在战壕壁上刻下了这样一段话,"祖国知道我"。确实,祖国懂得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虽然,这段标语经过风蚀雨刷,依然清晰可辨。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烈士陵园里那些英雄的墓碑,它们像沉默的士兵方阵,用沉默诉说着最壮烈的忠诚。他们用无言痛斥着那些军中败类!
三、山河守望者的永恒对话
我的好战友何其宗中将曾经是南疆作战的一名前线指挥员。
如今,他已年过古稀,但仍执意徒步登上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仍能准确说出每个墓碑主人的生辰、事迹。
2月17日,边防线上,英烈的传人们在日志里写下这么一段话:"今日边境安宁,木棉花开正好。"
互联网上,年轻网友自发复原烈士遗照,用AI技术让模糊的黑白照片重现青春笑颜。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英烈的精神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形态。
斜阳为群山镀上金边时,陵园守墓人开始逐一点亮长明灯。三千六百盏灯火次第亮起,恍若银河坠落人间。那些永远十八岁的面孔,此刻正透过璀璨的星河凝视着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山风掠过木棉树林,绯红的花瓣纷纷扬扬,仿佛当年散落的战地家书,在春风里完成最后的投递。
我们遥望这片被英雄热血浇灌的土地,体验着他们未竟的青春年华,将记忆和思念锻造成永不断流的精神长河,永不干涸,永远流淌……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