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两岸关系论坛 > 阅读信息
赵丹阳:“习马会”终极目标是祖国统一
点击:  作者:赵丹阳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11-06 08:51:07

 

1.jpg

  

据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六将与台湾总统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讨论两岸关系问题。这是自1949年后海峡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消息一经发布,即获点赞无数。主流媒体甚至为其定调说:“‘习马会’令全球华人兴奋,整个国际社会对两岸能走出这样的务实步子充满兴趣。掌声必将在全世界响起来,这是和平的胜利,理性的胜利。”

 

但笔者向来庸人自扰,常怀杞人之忧,想就“习马会”前夕台湾的某些小动作和我们改开以来的对台政策抒发忧思,浅议一二。

 

一,在两岸协商对话过程中,大陆方面要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而且要力争实事求是。

 

习马会的时间脉络很清楚:3号大陆还避讳谈习马会,3号晚台湾先公布此讯,4号凌晨大陆才被迫公布。台湾总统府发言人陈以信说,马英九此行目的在于“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不会签署任何协议,不会发表联合声明。

 

这就间接向我们透露了两个信息:1.在舆论工作方面,我们的官方媒体总是慢人半拍、后知后觉。这对积极营造“台海两岸深入交流”的氛围,增强各界舆论引导的总效应肯定是十分不利的;2.先入为主。在会议尚未取得任何成果之前,就急于表功,报喜不报忧。这就很容易步入“自抽嘴巴”的窘境。老早以前,我们也曾吹嘘日本与我国如何“衣襟带水”,美国与我国如何“如胶似漆”,菲律宾与我国的友谊如何“地久天长”。

 

待得“钓鱼岛”争端一起、第六舰队寻衅滋侵、南海仲裁方案冒泡之后,被忽悠的普通大众才发现,媒体苦心孤诣所营造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泡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两件事情很值得我们今后去做,一是要强化舆论工作的统筹能力、管理能力和话语能力,做到料事于前、举旗抓纲、驾驭全局;二是要力争实话实说,客观分析,理性建言,避免自吹自擂,误人子弟。

 

 

二,在“民族统一”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杜绝第三方势力的介入和干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这是解决民族统一和主权问题的最低底线。

 

放眼过去,介于大独裁者和民主斗士之间的一代枭雄蒋介石虽然为人不齿,但还是守住了这条底线。

 

面对美帝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老蒋怒不可遏,断然拒绝:“大陆、台湾都是中国的领土,不容分裂,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曲解台湾的地位是别有用心的,‘两个中国’的主张是荒谬绝伦的!”

 

因此,当时国共两党虽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问题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但马英九在这次会谈之前的表现,却很难让我们再看出国民党方面有什么“民族气节”。

 

据中时电子报今日凌晨报道,参与规划习马会的消息人士透露:“台湾方面已于3日白天告知美方此一消息;白宫发言人则表示,欢迎台海两岸为减少紧张,改善关系所采取的步骤,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次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仔细品读中时电子报这段话,不禁让人纳罕:你们国民党不是天天喊着“炎黄世胄,东亚称雄”吗?“雄”在哪了?就“雄”的跟孙子似的,什么事都跟美国爹早请示、晚汇报?!

 

更为可气可笑的是,两岸问题是中国自家的问题,你美国有什么权力对此表示态度、大打官腔?!

 

其次是会议地点的选择,尤令大众疑其洽谈诚心。小马哥如果不愿意来内地,可以选择香港、澳门呐,干嘛非选择新加坡这个国度?明摆着是要打中国的脸!

 

新加坡素来亲美反华,这点毋庸赘言。

 

当年在非典期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就曾响应美国华盛顿邮报“封杀中国”的号召,公然拒绝访问中国。紧接着,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质疑中国治理SARS的能力,宣称中国会花掉23年的时间来治理SARS,在此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而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来谈事,除了打哈哈之外,我想很难会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

 

韩非子曰:“敌之所务,在淫察而就靡。”这么简单的道理,熟读经书的小马哥应该了解。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谈判,若有第三方涉足,肯定是谈不成的,这是历史的教训!如果小马哥真有诚意,今后不妨试着放下“挟洋自重”的战略意图,从而达到“平等交流,求同存异”的效果。假使根本无意于推动两岸统一,又何必远赴万里,搞什么面子工程!

 

三,对台政策要切实有效,刚柔并济,不宜一味拖沓、盲目迁就。

 

以古验今,不难发现,对待台湾问题,愈是主张“招携以礼,怀远以德”,人家愈是不领情,愈是蹬鼻子上脸;相反,采取“刚柔并济、进三退一”的方法,往往可以挫敌制胜。

 

昔日,面对偏霸一方的“郑明政权”,大臣万正色曾向康熙帝上书建议:“臣愚,窃谓今日之计,宜沿海设戍,以固疆隅,不可轻议进兵,以滋劳扰。

 

可是这么做的结果呢?笔者在此处并不想给万正色扣上“养寇自重”的帽子,但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讲,此项政策一经出台,郑经等辈对沿海地区的抢掠倒是更加疯狂,仿佛有恃无恐。

 

到头来为统一两岸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姚启圣、吴兴祚提出的主意。纵观二人所构之平台方略,以“三抚三剿”最为得力,实堪借鉴。

 

“三必抚”:

 

一.抚慰郑氏祖上之功。郑成功收复台湾,确是中华民族史上的壮举,郑成功也因此成为了民众心中,特别是广大士人心中的民族英雄。承认郑氏收台之功,正是团结两岸、继往开来的一大创见。

 

二.抚其民。唐太宗就说过:“民如水,君如舟,民可载舟,亦可履舟”。收复台湾,并非要台湾这么一个孤岛,更是要威行天下,德泽四海。须知,真正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可,其统摄之地才能够长治久安。

 

三.抚慰“延平王”郑经。台湾回归祖国,是两岸人民的福祉。对于台湾人民来讲,能够互通有无,不必再担心物资难以为继;对于大陆来说,沿海各省不必担忧以后再有军队来袭,可安居乐业,专事生产,正可谓两相得利。似乎所有人都乐见其成,但是就有一人不会高兴,那就是“延平王”郑经,在台湾回归之前,他可以颐指气使、呼风唤雨,手握生杀大权。台湾回归后,他自然担心自己的待遇问题,害怕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必须抚慰其心,适当给一些蜗角虚名、蝇头小利。

 

俗话说,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想要让对方心悦诚服,单单靠“抚”远远不够,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和落脚点还需在“剿”字上。

 

“三必剿”:

 

一.剿其心。郑经等人,实为割据地方、分裂华夏的最大藩篱,只有让他们彻底死心,认识到清廷非要统一不可,方能最终达到目的。

 

二.剿其兵。蔡元培曾经说过:“唯有铁血可以购公理,唯有武装可以企和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亘古不易的法则。归根结底,军事上的较量才是台湾与大陆的最终凭借。据实而言,也正是那支强大的台湾水师阻挡了八旗骑兵的前进路线。面对浩瀚无际的大海,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勇们也只有望洋兴叹。唯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把台湾水师彻底压下去,也就是剿灭其兵,方能为更好地实现统一和谈增加筹码。

 

三.剿其海路。台湾孤悬海内,必有求于大陆。海路是其生存之根本,如果单凭岛内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其消耗。所以在不断强大自己水师的同时,尽一切可能切断其生命补给线,必能让其惴惴不安、离心离德。

 

回眸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也同样驾轻就熟的运用了这“寓抚于剿”的政策。

 

具体体现是,承认国民党确有抗日之功,并派章士钊多次赴港谈判,表示“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希望蒋介石能回故乡看看。此外,更庄严承诺: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意即台湾最高长官在中国大陆的起居与办公之地)

 

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对于杜勒斯在台利益集团疾言厉色、大加挞伐,对“台湾自治”、“台湾地位未定论”等等阴谋,坚决抵制,甚至拿出了“卫国统一,不惜一战”的魄力和担当。

 

正是这种恩威并用的策略,使得台方的众多高官均为动容。陈诚在病逝前说过这样的话:“中共有泱泱大国气度,希望周恩来、张治中相信我的人格,我决不会违背民族大义。”陈诚的这些话,可以说,是代表了蒋氏父子和台湾国民党多数高官的心声的。

 

可悲可叹,天不假年。两岸之大业未竟,毛泽东就撒手人寰。所幸的是,在台湾问题上,他留给了我们一手好牌。

 

但是,拥有这手好牌的我们,却并未能因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这个“抚”字用的太多、太滥,而将这个“剿”字早就抛诸脑后了!

 

四十多年以前,台湾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来钳制我们。然而现在,他们在经贸、文化、娱乐、网络等等领域的底牌却越来越多!不仅堂而皇之的对我们搞起“制度输出”,更大言炎炎的叫嚣:“应让小马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两岸应该由台湾来统一”、“台湾应该有自己的邦交”、“台湾与大陆应该对等互惠”等等,这难道不是我们盲目迁就,给宠出来、惯出来的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旅意学者沈从玉曾经引义慷慨的说:“效法先贤,剿台独之心,剿台独之兵,剿台独海路!”这番话虽然被现在的许多专家学者视为“愤青的话”,却也是振聋发聩的“血性之语”。

 

当下,我们虽然不用时时刻刻喊出什么“迁界禁海”、“不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口号,可是适度强硬确是十分必要的。

 

台湾问题,久悬未决,让整整几代人如鲠在喉。希望本届领导人能够不畏眼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前所未有的大智大勇来履行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使命!倘能如此,功在千秋!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