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宋泽滨: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最早应公开发表于《美洲华侨日报》

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以下简称“《六盘山》词”),经他本人审定正式发表于 1957年 1月的《诗刊》,此前曾多次非正式地在多种报刊上发表。

秦明:面对污吏奸商,人们再次喊出了“毛主席万岁”

网友们在下面的评论区纷纷自发地喊起了“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一条点赞数很高的评论写道,“现在终于明白毛主席的苦心了”。

茅文婷|毛泽东:“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的经验”,是“领导者的责任”

73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之际,毛主席总结和推广优秀土改经验时的批示,对于如今各地落实重要正确抗疫指导精神有很多参考价值,特此发布此文,仅供参考!

刘振起:毛主席在湖南的革命活动

毛泽东这一名字,已成为高维能量场。信仰和接受者,可以开启慧心,唤起“自我醒来的力量”,利己利他利天下!本文集要梳理毛主席在湖南的革命活动,以资共享与学习。

胡懋仁|年轻人要读毛主席的书

如果我们的青年人没有去读毛主席的著作,对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就不了解,就不可能有效地吸取这样的历史教训,也不可能对今天的洋教条保持着警惕和防范。

朱继东:从党的历史决议看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伟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读毛年谱(115):这个人突然到陕北,解决了张国焘,改写了党史

进入1936年,毛泽东除了要对付好东北军,在陕北稳住脚,还要继续对付南下、另立中央的张国焘。此时,一个人从共产国际归来,提供了一个压服张国焘的机会。谁来了呢?

李永进 刘亦泽: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发展的奠基者、内涵特质的阐发者和弘扬实践的倡行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首要构建者。

毛主席生前物品汇总!看完泪目!

毛主席建国以后春秋两季一直穿的睡衣,补了67个补丁,领子全换过,袖子已面目全非。

毛主席生前物品汇总!看完泪目!

有一次,毛主席到杭州,住进汪庄招待所,看到所里准备的这个大墨盒,用起来很方便,就对工作人员说:“你去请示一下所领导,我们换一个墨盒用,看行不行。

李克勤:毛主席如何明确上海的历史定位

在新中国是行不通的。换一种说法,就叫有些东西只能在旧中国行得通,而在新中国不能让其行得通。这就是新中国,毛主席领导包括上海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道器变通。

张永杰:必须高度警惕内疾外患问题——学习毛主席的危机管理智慧

俄乌战事爆发,有识之士关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呼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严格说来,多年来一直都有关于民族危险的呼吁,只不过因各种原因而淹没无闻。

毛主席亲自改定新华社社论:明确上海的历史定位(1949年5月29日)

上海解放时,新华社发表过一篇社论,原标题为《庆祝上海解放的伟大胜利》,毛主席在审定时,把题目改为《祝上海解放》,并且还作了多处修改,可见毛主席对这篇社论的重视。

刘振起:毛主席在湖南的成长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降有诸多英贤豪杰。他们有的因立功名垂青史,有的因立言传颂后世,有的因立德受人敬仰,而唯独毛主席,功、言、德并立,且达到至高境界。

1964年,毛主席对苏联解体预言!彻底领悟!

这个特权阶层,思想上已经完全蜕化,完全背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传统,抛弃了苏联工人阶级的远大理想。他们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社会主义。

毛泽东:终生致力于设计人类生活的政治芯片

“井冈山时期,我带几千人,打仗时我冲锋在前;长征路上,我带几万人,我走在队伍的中间,寻找谁能当将;延安时期,我带几十万人,我走到队伍的最后面,看谁能够当帅。”

苏亮:毛泽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

毛泽东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适合中国实际的好思路、好方法、好举措。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既扎实做到了身到和心到的知行合一,也为自己不断涵育了实事求是的优秀品格。

李毅臻:从创办《参考消息》看毛主席的开放思想

改革开放之后,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否定毛泽东主席甚嚣尘上。在形形色色否定毛主席的论调中,有一种高频词是说毛主席"闭关锁国"。

张伊:毛主席理发师周福明同志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央警卫员、毛主席理发师周福明同志,因脑出血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4日19:19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清明的怀念:毛主席和毛泽东时代创造的壮丽与辉煌

人民想念毛主席!因为毛主席和毛泽东时代,真正让人民做主人,让社会好起来,让国家站起来,让帝国主义怕起来,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的美好和幸福,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毛主席批示: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

第一拖拉机厂打算用型号名称“DT-54”来命名这台拖拉机,毛主席在关于选型的批示中特别要求:拖拉机型号名称不可用洋字。一场起名热潮开始了。第一台拖拉机得名:东方红。

江涌 | 毛主席怎样解决中国“挨打”、“挨饿”、“挨骂”的问题

中国惟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建设成为“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毛主席的17次讲话,感受他永远秉持的“为人民服务”

梳理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关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深刻内涵不言而喻。

毛主席时代的扫盲:堪称人类奇迹!

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这么多人,全国 5.5亿人口中80%是文盲,5个人里有4个人是文盲。

毛主席:不要小看地位低的年轻人!

1960年12月上旬的一天,毛泽东和薄一波在中南海颐年堂谈话,两个人讲起了中国历史上的几部著名小说。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