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  站内搜索:
高晓波 巩乃鑫:毛泽东如何讲长征故事

长征故事的讲述者,都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掘长征故事资源,创新传播方式,优化传播策略,弘扬长征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胡懋仁|毛主席当年做的调查研究引导中国革命胜利及新中国建设

正是有了毛主席的调查研究,有了毛主席提倡的实事求是,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才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才会有今天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中国。

铁穆臻:关于《论持久战》方法论的研究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很有必要从主席著作本身出发,认真仔细阅读这部军事著作,从而细致分析一下其中的方法论。

李克勤|遇弱不强比遇强不弱更难:毛主席做人过得硬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关于毛主席“61处行宫”考证之二

与《关于毛主席的“61处行宫”考证》文中,揭穿了卑劣的谣棍们恶意散布所谓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的“61处行宫”的谣言,主要是针对“滴水洞行宫”做了考证。

张国祚 杨若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子午:毛主席会如何对付李嘉诚?

近日,霍英东长孙霍启刚发声表示:“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立场,我是坚决爱国的,并要旗帜鲜明地勇于斗争。”霍启刚称,“不要因为害怕这种说法或者这种情况而缩退。”

今日聚焦:秋收起义8个不为人知的冷知识,看完才知道毛主席有多伟大!

我们都知道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起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秋收起义期间,毛主席到底有多难。

逄先知|毛主席读书生活我见我闻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读书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

王学成:伟人毛泽东的青少年成长

毛泽东最终成为世界领袖人物中的超群领袖,在于他对敌人有斗智斗勇的雄心,以及对人民有大慈大悲的佛心,国际上雄心与佛心双馨的领袖人物唯独毛泽东。

孟彦:韶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不仅是红演钜献,更是信仰震撼!

剧场外那幅1226平方米的《沁园春·雪》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你会真正读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不是诗人的浪漫,而是一个民族对信仰的永恒礼赞!

吴波 | 毛泽东论“真正的国际主义”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

陈晋:青年毛泽东与青年马克思的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青年毛泽东与青年马克思的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刘振起:韶山打卡,新的朝圣

田龙玉老人站在毛主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深情地说道:“能够亲眼看到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我这辈子就没有白活呀,我最大的心愿可算是达成了。”

夏少光:​毛泽东反对新殖民主义的探索与启示

重温毛泽东领导新中国与新殖民主义展开顽强斗争经验,有助于增强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破除一切崇美、恐美、媚美情绪,确保民族复兴伟业稳步推进。

北京总后勤部的毛主席塑像

2016年,已经沿用56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变为“军委后勤保障部”,却大家还是叫“总后”,习惯了,名称改了,但大院儿还在,还是那个地方。

毛主席:看清事物本质的1个方法

毛主席:固然,在华北发动战争和指挥作战的是日本的少壮派军人;但是,这些少壮派军人是谁派他们来的呢?

汪建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后半部史诗——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毛泽东诗词解读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在缔造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他成就了举世公认的千秋伟业,也创作了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

孙国林:延安时期对孙中山的纪念活动,毛主席多次发表讲话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尽管处于战时状态,党的各项工作都十分紧张,但党和人民一直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着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瞿乐乐:毛主席怎样评“人性论” ?

无论社交媒体还是各种微信群里面的讨论,很多讨论最终一定会把话题推向人性层面,说什么人性都是自私的,来当最后的挡箭牌。

刘振起:第四 “两斗”胜利,巧走三渡

蒋介石为“雪遵义失败之耻”,3月3日发出手令:“本委员长已进驻重庆,凡我驻川黔各军,概由本委员长统一指挥,如无本委员长电令,不得擅自进退。”

李克勤|历史自有公认——这是对所有的人和事而言的:研究毛泽东,热爱毛主席(续谈)

1958年10月 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陪同下,参观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自然科学跃进成果展览时,在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型反应堆模型前详细询问了基地的建设情况

李维武|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问题的哲学思考

经过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检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仍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指南作用。

李克勤:毛主席用兵如神首先在于治军如神

毛主席用兵真入神,毛主席在治军上的重点突破,带动了党和国家整体健康发展的推进。因为治军入神,这也使得来自解放军干部一度成为各行各业的决定性因素。

张清华:《毛泽东选集》在海外的传播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从1946年,第一本海外版《毛泽东选集》在日本问世以来,已先后有4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过《毛泽东选集》。

 505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