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否定毛泽东主席甚嚣尘上。在形形色色否定毛主席的论调中,有一种高频词是说毛主席"闭关锁国"。往浅里说,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往深里说,这是对毛主席的刻意诬蔑。
我这里且不说,是毛主席指示香港暂不解放,留着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是毛主席亲自走出国门,到苏联与斯大林谈判。是毛主席抓住机遇,"小球转动地球",亲自为中美关系破冰解冻。是毛主席大力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把中国送进了联合国。是毛主席运筹帷幄,去世时已和12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里只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最能体现毛主席开放思想的事:毛主席创办巜参考消息》。
毛主席的一大发明
出版形形色色的“内部参考材料”、“调查报告”之类在世界各国并不稀奇,但把《参考消息》作为一张报纸公开发行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举,也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和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大贡献。如果说1931年创办的《参考消息》在早期还仅仅是提供对敌斗争决策的“参考工具”的话,那么1957年把《参考消息》从内部刊物改成报纸并扩大发行就完全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毛主席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伟大气魄、宽阔胸怀和开放意识。
毛主席把《参考消息》称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实质上就是指《参考消息》的“原汁原味”。在当时中国的所有媒体中,都是中国人自己在“说话”,唯独《参考消息》内容是转载外国舆论,即有选择地把国外和境外(指港台澳)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的消息和评论翻译出来,原汁原味地登载在自己的报纸上。按毛主席的说法,就是“共产党出钱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参考消息》作为中国第一大报几十年长盛不衰,恐怕与“原汁原味、独一无二”这一最基本的特征分不开。在这一点上,中央实际上给了《参考消息》一个特权。早在194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对处理帝国主义通讯社电讯办法的规定》中,就明确把抄收、登载各国通讯社的电讯这一“特权”给了新华社和《参考消息》。1956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 》中又一次明确指出:“《参考消息》是一种内部读物,它选载当天收到的各外国通讯社、台湾国民党通讯社所播发的消息,和各外国报刊、台湾香港报刊所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前,《参考消息》几乎可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唯一信息“窗口”。而最早提出打破信息封闭状态的正是毛主席。毛主席在1957年谈到扩大发行《参考消息》时多次强调:对我们的干部,要“让他们受锻炼。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要见世面,要了解国际情况、了解敌人的情况”。“不这样做会把我们关在房子里,把眼睛封起来,把耳朵封起来,那就很危险”。“就是要见世面,见风雨,不要坐在暖室里头,暖室里头长的东西是不牢固的”。1956年12月18日,根据毛主席指示,中共中央在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中说:“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朋友的那些和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以便避免他们在观察时事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毛主席把发行《参考消息》比喻为“种牛痘”,认为多接触外界才能“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可见,党中央、毛主席是把《参考消息》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实施的。彭真同志在给《参考消息》题词时充分肯定了《参考消息》对开放所做的历史贡献:“对国际情况的了解是实现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新华社的老社长朱穆之在《参考消息》发行一万期时也题词勉励:“祝《参考消息》发扬开放领先光荣历史。”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参考消息》改报扩大发行的根本目的是解放思想,即防止和避免“思想僵化”。毛主席在谈到思想要解放时更是语出惊人:“我们决定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从2000份扩大到40万份,使党内党外都能看到。这是共产党替帝国主义出版报纸,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他明确指出阅读范围不再局限于党内高层少数人,报道内容包括“反动言论”,多次提到“共产党、人民政府替帝国主义出钱办报纸。”“一个铜板都不要,共产党无代价地替帝国主义出份报纸来骂共产党。”他反复强调:“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
扩大发行《参考消息》,在党内高中层遇到不小的阻力。毛主席针对不少高级干部的担心或顾虑做了大量说服工作。
对于有人主张在报头上注明要保密之类,毛主席明确指示:“什么‘不得遗失',人家遗失了怎么办?那有什么要紧!不要那么多禁令,就是要我们的人见世面,要懂得外界的事情。”
针对有人担心外国的反动宣传会使党内“发生思想混乱”,“搞乱”了自己。毛主席胸有成竹地说:“不会乱的。不这样做,会把我们关在房子里,把眼睛封起来,把耳朵封起来,那就很危险。”
对于有人说《参考消息》刊登帝修反言论会从思想上腐蚀干部等等,毛主席批驳说:“至于是不是受他们的影响,受帝国主义的影响,变成他们的人,我看也有可能变一两个。我们中国人多,变那么几个有什么要紧。”
对于有人担心这样会使某些人“反动气焰嚣张”,要注意“消毒”等等,毛主席说:“你们这里(注:指天津)有位同志主张每一条国际消息都加按语。那样就麻烦了,同志!都不加按语。我们就是叫人们自己去思考,去辨别,去开座谈会,去谈。可能有许多怪言论出来,怪议论我看是越多越好,就是不要把自己封锁起来。”
毛主席讲了,但下面执行起来依然瞻前顾后,总怕造成不良影响。在毛主席1958年多次提出把《参考消息》阅读范围扩大发行到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后,新华社还是要编辑部制定了多项“消毒”措施,如1959年1月提出的措施有:一、在标题中将敌人的污蔑等伎俩揭破;二、有重点地增加编者按,进行必要的分析批判;三、组织一些消毒性的稿件;四、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兄弟党报或进步报刊的正面分析文章和毒草同时刊出;五、把易于引起混乱的话删掉;六、刊登一些读者来信。
毛主席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大力主张开放,而且在实际操作上经常校正航向。1958年,毛主席把《参考消息》一则消息的标题《杜鲁门攻击人民公社》亲笔改为《杜鲁门骂人民公社》。1969年,编辑部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刊登“外电外报对我九大的反应”时,5条反应中有3条的标题使用了“妄评”一词,毛主席看后指示:外国人、外国党评论九大,编者不要随意加“妄评”字样,如实地向中央提供就可以了。 1970年12月22日,毛主席看了《参考消息》头版头条刊载的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文章《坦克的履带镇压不了波兰人民的愤怒和仇恨》后批示:“这篇文章很好,可以全文转载,并翻成外文广播。”《红旗》杂志和许多报纸都转载了。同年12月30日,毛主席看了《参考消息》刊登的《英报承认我对东海大陆架拥有主权》后批示“可否在《人民日报》转载”。周总理在把这一批件送外交部时指示:请新闻司同志每天在读《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时,如发现有这类文章或报道可登《人民日报》的,可向部核心小组推荐,并转报中央,以发挥你们的积极性和扩大视界。
提出“种牛痘”理论
毛主席是精通对立统一理论的辩证法大师。上世纪30年代《参考消息》初创时,毛主席曾提出"耳目论",说参考材料是共产党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1955年10月毛主席给新华社的指示中,针对参考报道再次强调:新华社很重要,没有新华社我们就活不下去,眼耳不灵了。到1956年毛主席再次理论升华,把参考报道形象地比喻为“种牛痘”,从理论高度概括了有病毒才能增强“免疫力”,有斗争才能有发展。这是毛主席关于参考报道的核心理论,对此讲得最多,阐述得最透彻。
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说:“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实行‘细菌战’,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头产生一种免疫力。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对不好的东西应该怎么看?不好的东西它另外有一个作用,一方面是不好,一方面是好。毒草有它的好处,它不单是一个毒,我举了种牛痘那个例子。这个细菌、病毒是个坏东西,有些也有好的作用,它能使人产生免疫力。”
“《参考消息》要扩大发行,就等于我们种牛痘。现在不是提倡种牛痘吗?牛痘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是一种病毒,一种微生物,种那么一点东西在人体里头,使你两个打架,以后就不出痘子了,因为它产生了免疫力。一辈子不害病的人是很危险的。有一天他害病就受不了,因为没有同细菌作过斗争。”
形象生动的比喻后立即上升到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它的敌对力量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来、发展起来的。现在还要斗争还要发展……毒草并不可怕,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暴露出来不可怕。而且还有作用,我们需要这些东西跟我们见面,以便和它作斗争,使我们发展起来。……无产阶级思想要跟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要跟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才能发展起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需要,就是这个道理。”
他从理论的高度对党内发出警告:“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美是跟丑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善恶也是这样,善事、善人是跟恶事、恶人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总之,香花是跟毒草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
解放后,革命战争年代结束了,我国进入和平发展时期。毛主席从提高干部水平,提高全民素质的长远考虑出发,强调共产党人要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而向世界打开一扇窗户,让风雨进来,让人民看到外部世界,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于是,他力倡把原来的内部刊物《参考消息》改成报纸扩大发行。
毛主席说:“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锻炼。”“连那些骂我们的反动言论也登。”
毛主席多次强调:“要见世面,要了解国际情况,了解敌人的情况。”“要见世面,要经风雨,不要坐在暖室里头,暖室里头长的东西是不牢固的。”“党内外都应该受锻炼,应该见世面,知道一些世界上的事情:敌人怎样骂我们,敌人家里的事是怎样的。”
他说:“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
护士看《参考》 赌赢毛主席
1972年8月1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讲话时说:“主席天天看《参考资料》,忙时看《参考消息》。……这两本资料和一张《参考消息》很重要"。
毛主席自己对《参考消息》每天必读,还不断下达要扩大发行《参考消息》的指示。对身边工作人员他也要求他们都要看《参考消息》。有一次他问人民大会堂服务人员一些国际常识,他们回答不出来。主席就让他们看《参考消息》和《参考资料》。后来主席再问他们时,就回答出来了。毛主席高兴地说:很好嘛,还是看一些材料好,不然他们就不知道。
毛主席自己还讲过一个笑话,说有一次他和身边的护士长打赌居然输了。那是1971年的事。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当时和我国建交的只有20多个国家,但联合国有130多个国家,表决需要2/3以上多数通过才行。鉴于前几年表决每次都失败了,当时毛主席也觉得通过决议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毛主席早早就说:今年无论是喜鹊叫还是乌鸦叫,我们都不进联合国。但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联合国大会居然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驱逐蒋帮代表恢复我席位的决议。毛主席高兴地对周总理讲:今年有两大喜事,一是林彪“9·13事件”,第二大喜事是特大喜事,就是我们进了联合国,恢复了中国席位,而且我们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两件事我都没想到。毛主席说:第一林彪搞鬼,我是有点觉察,但他逃跑甚至摔死我没预料到。还有联合国的事情我也没有料到,当时我受了美国的影响,我觉得咱们进不去,但是你看进去了。接着他就讲起了故事:当时我和我的护士长进行辩论,我说我们进不去联合国,她说我们一定能进去。我们两个辩论了几次,你看最后她胜利了,还是我的判断失误了。之后,我见到这位护士长时,问她你怎么觉得我们能进入联合国呢?她说我就是看你常看的《参考消息》嘛。原来,当时《参考消息》对有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各国意向等做了大量报道。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各部委和研究机构给中央的调研报告,几乎清一色认为决议不可能通过,只有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的调研报告认为通过“可能性极大”。这也是中央要求新华社的参考新闻编辑部要办成为高级的研究部门的重大成果之一。
毛主席是1976年9月9日去世的。就在前一天9月8日,老人家已经不能说话了,但神志依然清楚。他在卧榻上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伸出了三个手指头,然后又用手指敲敲床板,一般人当然是不可能知道他的意思的,只好找来机要秘书张玉凤,熟悉主席思维方式和日常习惯的张玉凤知道主席是想了解日本首相三木的情况,因为当时三木执政下的日本政局动荡,主席是要了解三木的动向。工作人员立即拿来老人家每日必看的《参考消息》给主席读,主席点点头。
《参考消息》作为中国第一大报,发行量最高时达到908万。她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她培养了中国人站在中国看世界的情操和意识,她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来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此,毛主席的开放思想居功至伟!
作者:李毅臻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