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毛泽东:终生致力于设计人类生活的政治芯片
点击:  作者:陶余来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04-11 09:37:32

 

“井冈山时期,我带几千人,打仗时我冲锋在前;长征路上,我带几万人,我走在队伍的中间,寻找谁能当将;延安时期,我带几十万人,我走到队伍的最后面,看谁能够当帅。”从毛泽东在队伍中位置的变化可以看出,毛主席不爱管理琐事,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一生并不喜欢行政事务,所以他晚年对尼克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那些事你和恩来去谈,我俩谈谈哲学。”

 

毛泽东对主动到访的尼克松是有相当期待的,他认为尼克松能跨越大洋,开启中美关系大门,对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关系,一定是有些带哲学功底的独到见解的。所以他满怀期待,一见到他就想谈谈哲学。

 

尼克松却误判了毛泽东的行事风格,以为毛泽东与他一样只专注联合公报条款之类,所以猛然听到毛主席“谈谈哲学”的邀请,一定是一头雾水毫无准备,像个不解风情的懵懂姑娘。尼克松后来回忆录中说自己在和毛主席谈话的一个半小时中,手足无措,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尼克松拜别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有掩饰不住的失落。

 

怎能不失落呢?即便一个堂堂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也无法抵及哲学之境,中美关系又怎能有更建设性的发展呢?

 

毛主席的失落何止在尼克松身上。他曾说过,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如果能有几十个真正懂马列主义的人,那么我党的发展就会上一个大大的新台阶。

 

毛主席不爱舞枪弄棒。井冈山时期的“弹洞前村壁”,那是形势所迫情非得已。就如在他眼中,比三大战役更让他钟情的“四渡赤水”,也不是事先谋划计议已定,而是被迫“专走弓背不走弓弦”地来回奔走,指望着曾希圣们的二科破译,才算是“打着灯笼走夜路”。

 

1955年解放军授衔,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给毛主席制作了大元帅服。这真是周总理等人一厢情愿的想当然耳。是的,这大元帅服,袁世凯穿过,孙中山穿过,甚至当毛主席拒绝时,他们说斯大林同志也穿的是这。但如果他们知道,毛主席内心是不喜欢打仗的,他们就该懂得,他不会稀罕这身大元帅服的。什么?斯大林穿过?那又怎么样?我毛泽东干嘛就要摽着他学样?说实在的,在这样的问题上,毛主席的格局其实远在斯大林之上。只是毛主席当时没好意思扫大家的兴,只好幽默地说:“唉,我穿这身,怎么到田间地头去见老百姓呢!”

 

有人说,毛主席只管宏图大略,一般琐事他总是粗枝大叶,没有周恩来的弥补帮衬,他绝难成事。在一些人眼中,毛主席似乎就是爱当甩收掌柜、懒政惰政的主儿。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解放战争期间,西柏坡来电,408封电报,都是他字斟句酌。抗美援朝时期,50军军长曾泽生战争期间休假回国,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一番谈话后,他回家就拿挎包,妻子诧异,你休假还没完呢,这是要干什么?曾军长说:回朝鲜,下连队!曾泽生为什么如此焦急?原来,毛主席与他谈话时,50军哪一仗打得好哪一仗打得不好,军中哪支部队什么时候驻扎在哪,哪支部队据守在哪,都一清二楚,更要命的是,谈话之中,他不时地问曾军长“是这样吗?”“我说得对吗?”其实,有的连他这个军长也没有毛主席清楚。曾泽生怎么能不汗颜哪。心想:一个开国领袖,对一个50军,竟能做到如此了如指掌,这在曾泽生以前的国民党军中,简直难以想象啊!

 

不久前看电视剧《香山叶正红》,香山居住的毛泽东准备迎接党的一大代表李达上山,他特意提醒警卫员,说李达有胃病,你们要让他舒舒服服地上山,警卫们不知咋弄,毛泽东眼睛四下一望,顺手把帆布沙发拿来,说这个东西一展开,不就抬上来了嘛。

 

西柏坡来电、抗美援朝,可见毛主席大事上亲力亲为绝不含糊;抬李达上山,说明小事上毛主席也有的是办法。不是毛主席不善于做小事,他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有太多的精力。正是为了减少打扰,集中精力,他连太多的行政事务也统统归于一句------ “你和恩来去谈!”

 

毛泽东不是贪恋权术的政客,更视金钱如粪土。他在韶山水库跟一同游泳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说,给我盖几间茅草屋吧,我要归老乡里。有人不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其实这也是不了解他。

 

陈独秀说过,一生最快意的事,莫过于出了监狱门就去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去蹲监狱。毛主席的一生也有类似追求,他虽然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他不喜枪械,无意权钱,他最感兴趣的是,能有一间实验室(哪怕是老家韶山冲的茅草屋),有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不是抗战时期一些青年学生的哀叹------国家虽大,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他要在这里,把自己活通透,把中国乃至世界活明白,他要像设计芯片一样设计更好的社会制度,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有一个更光明的前途。他设计芯片靠的不是光刻机,手中的毛笔、香烟,就是他探路、登天的云梯。

 

毛主席毕生都在跟哲学较劲。毛主席晚年曾说,自己不停地修改《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他觉得《实践论》差强人意,《矛盾论》之类还是欠火候。毛主席毕生的精神偶像,无疑是马恩列斯,他一生最大的追求,当是在哲学素养上无限地抵近这些导师,近些,再近些……

 

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了解毛主席的兴趣爱好和毕生追求,不为病态的好奇,只是为了让人们相信,世上真有不喜枪不爱钱甚至不恋权的人存在。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至少人生可以多一个标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陶余来  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