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心中的太阳永不落!
有时在双车道的高速路上,大卡车相互超车,小车也见缝插针地飙车,我虽然以稳健、安全为唯一驾驶原则,个别情况下也难免会加入其中,丝滑流畅,就像在跳华尔滋。
想起早年学飞行,比较熟练了,蓝天之下,白云之间,斤斗、盘旋、“殷麦曼”……就觉得机翼像是长在自己肩膀上一样称心如意。
俱往矣!
其实,想到各地看看,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自驾就很好。
当然花费可能略高一点,但如果考虑到高铁票价不菲,也还是划算的,如果本着节约出行的原则,自带干粮,花费就更低了。
自驾,图的就是一个不受制于人,直抒胸臆,自由自在,不必为一点嗟来之食去当夜莺。
二
第一次到韶山,是将近二十年前的2006年。
再到韶山,感到花更红,树更绿,环境更加整洁,不变的则是,依然人潮汹涌。
到铜像广场,发现同任何时候到这里一样,铜像总是被鲜花簇拥着,被花篮包围着。
虽然时近傍晚,大队的瞻仰者已经回长沙,但还是不断有献花的人群,络绎不绝地抬着花篮,来到铜像前,献花并且鞠躬,许多人还佩戴毛主席像章。
这里,竟然是花的河流与海洋。
我也献上花篮,鞠躬,并且绕铜像一周。
塑像,尤其是伟人的塑像,也是阐释历史的一种方式。
韶山的毛主席铜像,选择的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形象。
这当然很好。
不过,毛主席分明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革命以后的路”指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确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更伟大、更艰苦。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回到家乡。一次是1959年,第二次是1966年。
这两次回乡,都和老人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有关,尤其是第二次,毛主席的思考更深沉,意义更重大,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如果以毛主席回乡,尤其是第二次回乡时的形象为毛主席铸造铜像,让前来瞻仰的人感受到毛主席的忧患与深邃,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三
但仍然“失算”了。
没有想到,虽然住在附近的韶山宾馆,并且起了个大早,准备第一时间瞻仰毛主席故居,但还是在长长的队列中,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进入。
这一天,特别热,俨然酷暑。
但天气热,从四面八方来这里瞻仰故居的人,心更热。
和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外排队瞻仰的人群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不同【点击阅读】,这里的人群,更加喜悦、更加兴奋,酷热没有令大家扫兴,反而增加了热烈的气氛。
这种气氛,令我意识到,七十年代,那首被广为传唱的《火车向着韶山跑》,是相当写实的。
来不及整理心情,几乎是被人群簇拥着,进入故居,然后又被湍急的人流,“冲”了出来,但我的心底,仍然升起了深深的感动——
100多年前,一个伟大的生命,在这里诞生了,他拯救了中华民族,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并且,即便是在遥远的将来,他仍然在激励、鼓舞着人民去争取自身的彻底解放!
四
通过正门的牌楼,就是刘少奇同志的铜像。
“刘少奇同志故居”,是典型的湖南民居,有二十多间房子。
花明楼及楼前广场。
有点意外地看到一尊孔子雕像。
在这个园区,还能看到刘少奇同志出访时使用过的专机。
致敬少奇同志!
五
驱车离开花明楼,忽然想起少奇同志的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