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一
我在某部当政治处主任时,有一下属单位驻扎在塞外草原。每年,我都要到那里“深入”一段时间。
人哪,总是会有新鲜事物使其感到意外和乐趣。
塞外草原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况,便是遍布在草丛中的各色花朵、奇石和常驻在那里的指战员。
此单位驻地分散,指战员知识水平较高。我暂住的屋内,常置一只简朴的花盆,里面栽种的不是茉莉、吊兰、水仙类名贵花草,而是生命力极强的仙人掌。茁壮深绿的仙人掌近旁,则常兀立或高或矮的数枚尖峭坚石——据说此地曾有一个规模不大的铁矿,因而石头里都含有坚硬的铁质,经年复一年风吹雨打、砂石磨砺,便成了这般模样。
清晨或黄昏,我爱拉上数名基层战友,在广袤的草原上徜徉。温煦的阳光投射下来,将草滩及其上的石子映照得一清二楚。
哦,这一块坚石古朴浑美。我信手捡起,眼前忽然一亮——它竟像一尊天然小象:棱角分明的额头,深陷的眼窝,高卷的鼻梁,微翘的下腭……意外的发现使我惊喜不已。于是我东寻西觅,又发现好多好多,联想了好多好多。那一块块坚石,有的怪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形如耕牛,有的神似斗鸡,有的像旧戏舞台上的花脸,无不光泽温润美丽,形态美轮美奂。更新奇的是,有的像玲珑剔透的贝壳,拈进兑了醋酸的水里,定睛一看,一枚枚石贝温润凝脂般荧荧生辉,竟相缓缓蠕爬,简直活物一般。还有的坚石,如心,如卵,五颜六色的一团,拿起来一摇铃铃作响,清朗悦耳,音律高低不同,如笙如簧,原来里面竟是空心的,且含了颗粒,如同打击乐里的沙槌。自然界几乎将所有的色彩都点染在石里,使她们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棕等绚丽的色彩。自然界还用细腻的笔触,在石头上描绘出鸟兽、山川、云霞、花草等奇妙的纹路。
还有一些石头长出了褐黄色的锈斑,使我联想到远古时代,这里恐怕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大自然变迁,使这里沧海桑田,赐给了人类各种奇石。它们虽然不如玉名贵,但比玉更有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也堪称是一种天然瑰宝。
就这样,我们常在草原上一直盘桓到上班号响或日头西斜。
我感到塞外草原不再偏僻,也不再荒蛮。它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能使一天的疲惫顿抛九霄云外,充分体现出奇妙无穷的大自然之美。
那时每逢有车从塞外回京,我都是既不捎牛羊肉,也不捎其它土特产,只是请驾驶员帮忙捎上几块坚石。遗憾的是有时因石块太多、太重而煞费踌躇。看来集石如世上一切事物,得失亦在一念之间,有时也不得不有所舍弃。它们或许目前还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最不需要用金钱交换的收藏品,但无疑能够使人减少许多铜臭味,增添几分高雅气。我集石不为展览,也不为交换,只是将这些具有大自然灵秀之气的石头不加矫饰地摆放在窗台上、书柜里、床头边,顿觉赏心悦目,满室生辉,自得其乐,使我能最便捷地领略天地造化的大自然,以使自然朴实之笔描摹人生。有时馈赠志趣相投的朋友,自然也想到这妙趣深邃的坚石。他们捧走这最不值钱的东西,居然认为是最珍贵的礼物。
大约就是从塞外草原上开始,我和集石结下不解之缘。有幸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每逢出差在外,工作之余我常爱背上挎包,抱着绚丽多姿的思绪,漫步在满地石砺的高山旷野或戈壁滩上。我感到那勾腰俯拾的挑挑拣拣,简直堪称一项最美的运动。每当此时,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从几枚新得的奇石中,亲眼目睹壮观,亲耳聆听声响,亲临其境地感受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魅力。在荒天野地每每直到挎包装满,才恋恋不舍地返回住地。在招待所下榻休息后,我的大脑神经却仍像注射进兴奋剂一般,久久阖不上眼皮。返回时,行囊里除了衣服、笔记本、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书刊,常还会有若干坚石。我宁可把其他东西精简,也要把几块旁人或许不屑一顾的石头塞进行囊。
石头,是大自然的尤物。我渐渐悟出,集石,丑石应取其奇,美石应取其坚,微石应取其灵,宽大之石应取其豁达……我深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变万化,奇石无穷,石缘无尽。哲学家云,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么我想,大自然中也就没两块相同的石头。而给形态各异、斑斓缤纷的石头起一个好名字,其乐趣不亚于阅读、写作、吟诗、作画。它们给了我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心境。
一年夏天,又是草原上流芳溢蜜的季节。云彩滑下北方高高的山脊,带来多情的雨水……置身仰望,好像天穹压落。天空湛蓝湛蓝的,仿佛泉水洗过似的清澈透明;放眼茫茫旷野,只觉氤氲流升,牧草青青,里面夹杂着尖尖的金针花、顶花的断肠草、繁密的野罂粟,还有许多连当地牧民也叫不出名子来的花儿,红的、粉的、黄的、蓝的、紫的、白的仿佛星星点点,点缀在绿色的生命里,争奇斗艳,开得热闹极了,宛如绿绒毛毯铺向绵延起伏的原野,加上远处悠然的畜群和亮斑点点、碧枝摇曳的白杨林,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油画。
原野和大地都在明媚的阳光下沉思,只见广衮地平线上,白云伴着灰白色的羊群、枣红色的马群和深褐色的牛群像珍珠在露水中闪耀……这些可爱的牲灵们,悠闲自得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与的充溢着花草幽香的空气、明媚和煦的阳光、柔软的绿地和清可鉴人的清泉。美丽的牧羊女,自由而幸福地在歌唱。圆圆的蒙古包,像白花开放在草原的浪漫里,泊驻在远方的遐想中。我被这迷人的景像吸引住了,心情像蓝天和草原般开阔,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劳顿皆忘,不禁想起清人励杜纳的诗句:“近天雨露均沾湿,偏地芳菲不辩名。”
我的思绪不停地旋转。早就听说草原上的花里,有一种最浓香馥郁的叫百里香。于是便大而化之地将草原上花草的香气,都认为是百里香的芬芳。的确,人哪,有时寻觅和迷恋一种景致,往往是为寻觅一种心境。其实,寻觅本身正是一种人生常态。
二
大草原必然引来白天鹅、凤凰鸟。
第一个报名者叫郑杰。这小伙儿原先是某部文艺宣传队的骨干,调到新单位后十分怀念先前那种生活,总感到眼下的日子缺少点什么。
我听说了他的情况,决定先见一见这小伙子。
他准时应约来到办公室。
我单刀直入地问:“依你之见,我们拟组织的业余宣传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纪律。”郑杰也开门见山地回答。
“难道业务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他毫不含糊地继续回答,“但相比而言,纪律更重要!”
我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这对他来说,无疑“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约与此同时,我们又分别招来数名有一定文艺专长的年轻指战员。
郑杰当了这数人的“头儿”。他管理非常严格,将自己在原部队当宣传队长时学到的那点管理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正在楼上嘻笑的“姑娘兵”听到他上楼的脚步声,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不成想,没过几天,有若干名队员集体“辞职”。
当郑杰听说这一恼人的消息,脑袋“呼”地一下就胀大了。
“马上找他们谈话!”我明确支持郑杰的工作。
就在此时,一位女队员打来电话,说他们正在一间办公室里等着与领导“谈判”。
见面后,若干名队员提出的主要问题是,“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好。”
“我们为啥要成立业余宣传队?”我苦口婆心地说,“这是要干一项事业!现在条件是有不足,但它是新事物,正一步步走向成熟。我们,包括你们,都是创业者啊!”
几名年轻人被我的激情感动,终于决定都留了下来。
我常将业余宣传队的团队精神概括为四个字:激情、责任,告诫队员们:“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激情就没有执著,没有责任就没有事业心……”
此事发生后,郑杰愧疚地表示:“如果是因我管理失误,我愿承担责任!”
“严格管理没有错!”我立刻明确地回答。
其实,上级领导对业余宣传队一直给予了极大厚爱。在整个单位房子都比较紧张、一般指战员都是三人住一间的情况下,毫不含糊地优先考虑宣传队,给每两人提供一间宿舍,空调、卫生间、练功房等设施应有尽有。
业余宣传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平时不能随便外出,晚上还要像连队那样点名。每名队员的被子都要像连队一样叠得方方正正。队员说话办事都要有规矩,坐有坐像,站有站像。每次演出前,领导都要“战前动员”。然后将队伍带到演出场地。演出后地面上见不到一张纸片、一点垃圾。比社会上众多艺术团体明显优越的条件和规范化的管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许多年轻指战员是被家长亲自送来的,感到将子女交给这里称心、放心。
那天,新组建的业余宣传队在成立仪式上进行了一次内部演出。没想到出师不利,由于水平、经验等原因,效果差强人意。
“首战”落幕,现场冷冷清清的气氛和观众碍于情面不得不给予的稀稀拉拉的掌声,仿佛给了年轻的队员们当头一棒。原本劲头十足的郑杰,也伤心地耷拉下脑袋。我及时宽慰他:“这样的节目质量与组合,还不具备宣传队应有的水平。我们一定要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全队上下都憋足一股劲儿,决心“卧薪尝胆”,在一个月后打“翻身仗”。
我特意请来自己熟识的电视台、部队专业文工团的专家当艺术指导,分兵几路奔赴各地继续吸收素质较高的宣传队员,不失时机地编排新节目。
宣传队员马慧在题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体会中说:“从刚进入部队的新兵,成为参加过无数次大型演出的舞者;从面临十字路口的惶惑,到有一个能施展自己心愿的舞台,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记得刚来时,我心里一片茫然。一个宣传队只有十几人,也没有服装仓库,每天都过着很乏味的生活……难道我来错地方了吗?那时我真想背着行李离开这个没多少快乐的地方……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宣传队的生活。队里的同志都相处很融洽,每天高高兴兴排练,又在温暖的寝室和同事们谈艺术。黄昏后,我总喜欢看着屋后长满绿草和松林的山坡,想想白天发生的喜怒哀乐,决定为宣传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宣传队是我心里的第二个家,它像暴风雨中摇曳的小树苗,我们就是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领导给予了我们营养的树根……”
一个月后,部队驻地的某市邀请宣传队参加一项庆祝活动。明眼人一看便会想见,这绝对是一招儿在不利的时间、不利的地点上阵,极易将自己置于“绝境”的“险棋”。
然而我们认为“背水一战”,往往更能激发指战员意气风发的战斗意志。临场发挥,往往更能体现宣传队员的创作天赋。结果,宣传队果然是以豪迈气魄和精湛演技,吸引、倾倒了该市广大群众,引起他们比看电视台专题晚会还要热烈的掌声和共鸣。
三
入夜的千里边关,一弦冷月挂上中天。
我叩访的蒙古包的主人,身材高大魁实,脸膛黑红,满面春风,手托银盘,大步向前,道一声欢迎,旋即摆上热腾腾的奶茶、奶豆腐,打开盘中的酒壶,浓烈的酒香随即荡漾开来。
蓦地,一曲强劲的军号声,挟着荒漠的风,灌满无边的塞外草原。
主人的情绪更热烈了,将酒杯端过头顶,咦咦呀呀地唱起敬酒歌。我揣度在这万里边关,嘹亮的军号显然不属军人专有,每个老百姓也都对它情有独钟。
蒙古语的祝酒歌引来我一名同期入伍的老战友利和。
他是从老部队几经辗转调到这里的。
利和一见到我,两颗眼珠都差点儿蹦了出来。于是话未多说,他便举酒对我表示欢迎。
“嗨,真想不到!这么多年了……”我不禁感叹。
“虽然很多年没见,但你的大致情况我还是都听说了……”
一个个生动的场景,都仿佛被照相机的镜头摄入心灵的底版。
我没想到利和竟然有那么大酒量。两人先是用小杯喝,后来改成中杯,再接着换成大杯。他脸上始终笑眯眯的,每杯端起来,都是一仰头,酒就下去了,面不改色。不知不觉中,一瓶白酒已见了底。
利和是典型的“老黄牛”。他入伍后,同批几十名战友有的当了驾驶员,有的当了技术操作员,他却当了“伙头军”。但他乐呵呵的,为了当合格的炊事员,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为练出切菜的过硬本领,左手食指上至今还留有四五个刀疤。为改善伙食,他和同志们一起开荒种菜,艰苦创业。没水,就在手推车上放个空油桶,到四五里地外的小镇上去拉,终于做到了夏秋两季的蔬菜自给。荒野的营区长期没厕所,也没猪圈,他便带同志们上山捡石头,自己动手盖厕所垒猪圈。无论当战士还是当干部,他都干一行爱一行,要求别人做到,首先自己做到。二十多年来,他十几次调动工作,每次都一点儿不讲价钱。担任油机员,他一干就是8年。严冬,零下三十几度是常事儿。为使油机不被冻坏,他用自己的皮大衣盖到油机上……连年都是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教导员的岗位上,他一干又是8年,成为全部队有名的“老正营”。
我与利和相对而坐,慢慢又喝了两小杯茶:“要不我去你住处看看?”
我俩踏着银色的月光走进利和的宿舍。他的妻子小路唠叨:“我们这家呀,只能说是他的旅店、饭馆……眼看面临转业……听说如今转业干部难安排,今后日子还不定咋样呢?”
利和听了,只淡然一笑:“瞧你顾虑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像咱这号普通人,原先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部队的正营职干部。转业有什么可怕的?都是在中国的大地上,人家能干,咱就不能干?咱这性格,恐怕也就像草原上到处都有的百里香,只要有点基本的条件就能扎下根、活下去……”
这夫妻俩的对话使我颇感动,禁不住打量两人一番,问:“你俩是在这里相识的吧?”
利和笑了笑,没承认也没否认。
我又扭头往窗外望了望。那无边无际的百里香正青翠欲滴。而当我的视线回到屋内,却看到墙上贴着一幅凡高的名画《向日葵》和挂历上显现的西欧19世纪末象征派画家莱昂·弗雷德里克的油画《冰河·急流》。它们都营造出一种美丽、深远的形象和气势,使陋室的四壁顿时生辉。
我接着笑问起利和与小路的交往过程。利和坦率地说:“她是我们驻地附近的知识青年。先前我俩一个来自天南,一个来自地北,压根就不认识。严格地说,风水再怎么转,我俩也转不到一起去。在个人问题上,我一度并不顺心。原因很简单,我性格上有那么一点儿封闭。就在这不乏郁闷的过程中,我无意中注意到一个人:小路。由于对上进异乎非常的渴望,她成了我的‘学生’,经常主动与我接触,向我询问一些问题,也使我俩由表面的师生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小路为人极好,尽管当时自己还没正式工作,但却总想帮助比自己境遇还差的人。我渐渐感到她除了适合做温和平静的妻子,身上还具备细心、有主见、有条理的职业女性特质。最初她只是在一个地方机关做临时工。那时临时工与正式工有着本质区别,临时工即使干得再好,取得再大成绩,也不能转为正式工。据说她有一次几乎指标到手了,却被别人‘顶’了,于是这个指标就落在了那人头上,弄的小路空高兴了一场。后来她又参加了几次几乎没希望的招工……她曾不时对我说起社会上底层人的悲惨境遇,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和失望……”
窗外的草地伸向远方淡淡的雾霭里。银色的月光下,远远的地平线上到处洋溢着百里香的芬芳。我认定利和及其长期驻守在塞外草原的战友们,几十年来生活经历的磨砺使其越来越走出“自我”……这一切都是这浓香馥郁的百里香。
重返塞外草原,重见老战友们,重闻百里香的芬芳,更使我感到信念和理想的可贵,也更体验到军人的价值与辉煌。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已刊发于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神剑》2024年6期,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