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教育机理,不按规律组织政治教育,必将导致政治教育空洞化,这正是“口号满天飞”的症结所在。上述问题如长期得不到解决,轻者说会误人子弟,重者说会误党、误国。
政治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思想的静态结构入手,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是认知系统
没有正确的认知,就没有正确的判断。
一方面,学生作为公民,必须了解我国的历史、制度、法律、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当然,知道社会制度的学生不少,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
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判断能力。接受同样的教育,为什么学生的政治素质有高低?其根源在于学生在政治判断力上的差距,即在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差异。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思想,也不可能解决好自身面临的问题。
二是情感系统
情感是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可以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坚定的追随者是知识分子和农民,知识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革命立场坚定。农民虽然不懂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对党有感情,这种感情的升华同样催生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行动。
三是行为系统
行为是在认知和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有目的的自觉行动,认知和情感都属于心理层面,心理和行为的结合才是完整的思想素质。
首先,要在学生正确的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产生正确的政治倾向。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让他们在党团政治生活中,积极运用政治知识发挥自身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政治表现给予客观评价,以激发热情,矫正行为,促进良好政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学生可能对政治失去信心的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可能转化为不服从政治,甚至越轨。
从思想静态结构要素看,认知、情感、行为在大学生政治素质中是一个有机整体,认知是前提,情感是由认知转化为行为的条件,行为是认知和情感的表现。三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严谨有序的。
从思想动态变化的过程看,教育又具有多端性特点。即在三个要素当中,如果其中一个要素首先发生变化,其他两个就会自动与之看齐。例如在解放前,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且我党教育力量不足,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理论教育,就先从激发革命情感入手,在解放区广泛开展“诉苦运动”,迅速凝聚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意志和信念。
在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关节点:
一是要找准政治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和学生成长进步需要的结合点,这是教育的动力所在。
二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过程要一致同向,1、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如何把外在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内在的政治意识?2、学生如何将个人的政治意识、思想动机转化为外在的政治行为和习惯。这二个过程是否一致同向,关系到教育的功效。
三是学生的价值标准取向要符合社会进步的政治需求。学生对教育内容并不是一概接受的,他往往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作选择性接受。当其价值判断和社会进步政治要求一致时,强大的教育动力将促使教育功能正向发挥。
参考文献:
刘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结构及其优化》
(作者系空军航空大学副政委;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