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周成: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背后的故事——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四)
点击:  作者:周成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5-24 10:42:45

 

 1.webp (11).jpg

 

  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背后的故事(上)


  1927年10月2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走上了井冈山的中心——茨坪。但很少有人知道,进驻井冈山背后的故事。

 

  三湾改编后,工农革命军官兵关系融洽、情绪高涨。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仅有几十户人家的三湾村,难以养活近千人的队伍,200多名伤病员也得不到应有的救治。毛泽东开始考虑到井冈山开辟根据地。

 

  但要带领整支队伍上井冈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多黄埔毕业的军官不愿意上井冈山,他们认为井冈山在军事上地形不错,易守难攻,但是在政治上因为偏僻,搞不起什么有影响的活动,主张继续南下与南昌起义部队会合。

 

  把武装斗争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人们的思想很难转这个弯,因此,进行思想斗争,最大限度统一思想就成了毛泽东此时的首要任务。毛泽东认为,能不能正确适应这个转变,是能不能胜利的问题,需要作严重的斗争。

 

1.webp (12).jpg

 

  1、利用各种时机联系实际统一思想

 

  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革命在大城市没有希望,希望在农村。秋收起义刚开始时,大部分同志都醉心于攻取大城市,这时部队连续打了几个败仗,毛泽东抓住机会,给官兵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他说:

 

    “在国际资本处于战后的稳定期,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相互勾结共同对付革命的形势下,特别是蒋、汪组成反革命联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走交通要道,去打城市,那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只有把革命引向敌人不注意的地方其发展,胜利才有希望。”


  部队到文家市后,毛泽东又召开营以上干部会。他说:有一个罗霄山脉,可以休养生息。这个地方在湘、赣两省边界,是反动派统治薄弱的环节,又离两省省会较远。毛泽东又分析了敌人内部情况,他说,在国民党反动派内部,派系林立,尔虞我诈,同床异梦,各保实力,因此省与省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极不统一,两省敌人你来我不来,你挨打我不救;“会剿”也往往剿而不会。现在我们目标不大,可以依靠这个地方发展革命力量。最后,毛泽东向大家谈了井冈山的地形和有利条件:(1)有很好的党;(2)有很好的群众;(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形;(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1.webp (13).jpg

  油画《毛主席在文家市》

 

  2、让有想法的少数军官自愿走留,既消除了队伍里的杂音和顾虑,又保持了部队纯洁统一

 

  部队到宁冈后,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定下决心。毛泽东决定召开前委扩大会(史称古城会议),他说:

 

  “我们在文家市的时候就想找个安家的地方,这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所以要慎重研究。”


  但仍有个别同志情绪低落,或对上井冈山转不过弯、或对革命胜利缺乏信心。


  原第三团团长苏先俊就向毛泽东提出了离队请求,毛泽东对他说:“中国革命是个漫长的过程,胜利不会像俄国攻占冬宫那样来得快,你是黄埔出来的,将来会大有作为的。”

  见苏去意已定,就说:“你是否还要带一些人走?愿意跟你走的,也可以一块走,只要把枪留下就行了。”

 

  正好这时部队刚整好队,毛泽东就抓住时机对部队作了坚定革命信心的教育。

 

  他说:“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找到自己的家了,在出发之前,我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好,就是欢送苏团长。苏团长参加暴动以来,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和大家建立了感情。现在,他个人请假离队,我们还是按照走留自愿的原则欢送他。希望苏团长今后在新的地方,为革命多做工作。另外,三湾整编的时候,有一些士兵走了,还有一些军官想走,没好意思走,现在我宣布,想走的军官,马上站出来,我们一同欢送。”


  毛泽东让司务长发给苏先俊15块大洋,发给其他离队的十几名军官每人8块大洋。随后,牵着苏先俊的手,把苏先俊和另外十几名军官送到村口。

 

  官兵被刚才的一幕惊呆了,队伍里没有一点声响。毛泽东回来以后面向大家平静的一笑,继续说:

 

  “同志们,革命不是三天两早上可以成功的。留下来的同志要有精神准备,在斗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成为自觉的革命者。”

 

1.webp (14).jpg

  习主席在井冈山。

 

  3、用官兵听得懂的话反复打气鼓劲,恢复斗争士气、建立革命信心

 

  毛泽东非常重视在逆境中建立官兵的信心,让官兵时刻看到前途、看到希望。在总结秋收起义教训时他教育官兵说,现在敌人集中力量打我们,我们没有打好,这不要紧,我们还留有队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新的胜利一定会取得的。因为有一条,天下穷人要闹革命,这就是我们获得胜利的因素。为鼓舞士气他还说: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里都有山大王,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谁把山大王彻底剿灭过,山大王没有什么主义,可我们是共产党,既有主义又有政策,山大王和我们比不上,那么敌人怎么能消灭我们呢?”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背后的故事(下)

 

  毛泽东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足千人的部队能否在井冈山站稳脚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取得井冈山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王佐的真心合作。

 

1.webp (15).jpg

 

  袁文才出生在茅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因当地谢姓土豪霸占其新婚妻子,逼上梁山,成为“杀富济贫”绿林武装的师爷。大革命时期,1926年9月率部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县委军事部长等职,多次率部痛击反动武装,营救被捕共产党员。王佐出生在遂川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以做裁缝为生,曾走遍井冈山的大小村庄。王佐在为草寇朱聋子做衣服时被吸收入伙,后自立门户,专事绑架土豪劣绅收取赎金的行当,每次至少得光洋几百块,经常把所得散发给贫苦农民。后来他的一个部下被土豪收买,欲谋害王佐,在袁文才的帮助下,王佐擒获叛徒、恢复队伍,从此袁文才、王佐结拜为兄弟。大革命时期,1927年初,王佐的部队改编为农民自卫军,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大革命失败后,王佐坚持在井冈山斗争。至毛泽东到达井冈山时,袁文才部驻扎在井冈山下的茅坪,有300余人,60条枪。王佐部驻扎在井冈山上中心地带的茨坪,有280余人,几十条枪。他们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把住了通向井冈山的所有七条道路,特别是五大哨口。

 

1.webp (16).jpg

  油画《井冈山会师》。(资料图)

 

  1927年10月3 日,在古城会议讨论对袁、王的方针时,团长陈浩曾主张:“王佐是土匪出身,恐恶习难改,又驻扎在井冈山的中心,可以先干掉他。袁文才既是党的人,就按党的原则办,要他退出地盘编入我部。”

  毛泽东严厉批评道:“谈何容易!袁王深得农民拥戴,对他们动武,就会失去民心,不要说在井冈山落脚,就是撤出去也寸步难行。你们太狭隘了,度量小了嘛,三山五岳的朋友多着呢,我们绝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政策,那样非失败不可!”

 

1.webp (17).jpg

  工农革命军练兵。

 

  毛泽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对袁、王两人是了解的。一方面袁、王长期在井冈山杀富济贫,他们在贫苦农民的心目中是颇有威信的,袁是井冈山客籍民众的领袖,很有号召能力,而且说话很管用,而王佐熟悉井冈山的每一个村落,被民众称为“南斗哥”。另一方面,毛泽东也知道袁文才、王佐并不真正了解共产党,他们是由于长期受压迫、有革命的需求才入党或同意改编为自卫军的。同时,他们又对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地方主义、“绿林”习气比较严重,担心“鸠占鹊巢”,对毛泽东带来的这支队伍并不十分信任。就此,毛泽东决定对袁、王部队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

 

  毛泽东对袁、王团结、改造的工作,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放到了更大的格局下展开。一是全方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取得袁王的信任,确保部队在井冈山稳住脚。二是发挥袁、王在群众中“颇有威信”的优势,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促进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扎下根。三是待条件成熟,把这两支农民武装改造成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为以后改造旧军队取得经验。

 

  1、单刀赴会赢崇敬,扎实迈出进驻井冈山第一步

 

  开始袁文才、王佐对工农革命军不了解,有戒心,不愿意接受我们党的领导。毛泽东到达三湾的当天,就派人给袁文才送去一封信,表示愿与袁、王合作。袁思来想去,写了一封措辞婉转的回绝信,大意是“敝地民贫山痔,扰汪实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鹅,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读过私塾还是不一样的,回绝信写的很委婉。)

 

1.webp (18).jpg

  大仓村,毛泽东说服袁头领。(资料图,源于头条军事)

 

  在毛泽东去大仓村会见袁文才之前,袁在会谈地的林家祠堂埋伏了20多精壮士兵,均配备长、短枪,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袁以为毛要带好多人马过来,却未料毛泽东只带来6个人。袁深深被毛泽东的豁达大度、远见卓识和不凡的谈吐所征服,尤其是毛泽东当场表示赠送给他100条枪时,袁对毛泽东的崇敬信任之心油然而生,当场回赠毛泽东600块光洋,500担稻谷,并答应让工农革命军第二天就进驻茅坪。

 

  2、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展示人民军队形象,彻底消除袁、王二人心中忧虑

 

  部队进入茅坪前,毛泽东亲自给部队做动员,他说:“今天,我们出发到茅坪去,袁文才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兄弟,已经为我们腾出了地方,我们都是革命战友,到了那里,要主动搞好关系。不要以为我们是正规军,瞧不起人家,也不要摆架子,卖资格。大家团结一心,就可以战胜一切敌人。”

 

  进驻茅坪的第二天凌晨,袁文才被工农革命军的起床号惊醒,看到部队片刻集合完毕,逐级报告,井然有序,敬意油然而生。他信步走下山岗,看见毛泽东正拿着扫帚和战士一起清扫大街,感到不解。

 

  毛泽东说:“你读过的书不少,《朱子治家格言》上不是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院么?我们有了家,就要爱护家,打扫干净一点,也是应该的。”

  袁文才马上就请求毛泽东给他派教官训练他的部队,说:“毛委员,我有件事想请示你。我们这个农民军很不正规,想请你派个教官帮我们训练一下。”

 

  有一天,袁文才到毛泽东处吃早饭,毛泽东说:“我这个中央委员可比不上你这个山大王,我们这里是吃住官兵一个样。不过昨天我特地请示了士兵委员会,所以这顿早饭可以加个好菜。”

  袁文才看到桌上放着一盆小米粥,几块红薯,一盘泡菜辣椒,一盘咸菜,一盘辣椒炒鸡蛋。毛泽东指着辣椒炒鸡蛋说:“这是特地为你做的,没有士兵委员会的批准,还吃不上呢。”

 

  袁文才曾送来过两头猪和一些鸡蛋,毛泽东转送给卫生队的重伤员了。袁文才看到毛泽东大口大口喝稀饭吃红薯的样子,使他内心又怜悯、又敬重。

 

  在操课之余,工农革命军官兵,有的帮老百姓打扫卫生,有的帮忙收割稻谷。老百姓都说“祖祖辈辈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兵。这是菩萨下凡了。”

 

1.webp (19).jpg

  茅坪毛泽东旧居。

 

  然而,加深了解、增加信任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会出现反复。袁文才在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的当天晚上,陪毛泽东一起看戏,他们边看边谈,散戏后,毛泽东想多谈一下事情,邀请袁文才和他一起住,袁推脱自己打呼噜,怕影响毛泽东休息,告辞了。当晚他把自卫军带到五里外的李家坳,自己住到背靠大山、方便撤退的寺庙里,并告诉亲信头领,如果有情况就鸣枪通知。头领不明白用意说:“这里都是共产党的军队,还防备什么?”袁说:“共产党队伍里什么人也有,叛变的、腐化的、搞内讧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人,但是危害极大。万一出了差错,我们这个队伍就完了。”

 

  毛泽东对此心里也有几分明白,所以没有急着直接和王佐商量上井冈山的事。而是先把伤员安顿好,带领部队去外围打游击。出发前,毛泽东叫袁文才一起吃早饭,说:“袁文才,你是一个好同志,今天找你来,不是为了吃饭,是要和你商量事情。”“由于你的帮助,工农革命军在茅坪驻扎下来,伤员得到救治,部队得到休息,这是你对中国革命的一个贡献,以后,会有人把这件事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工农革命军的任务是很重的,将来要建设一块好根据地。眼下,我准备带部队到湘南一带出击,目的有两个,一是侦查一下罗霄山南端的政治地理条件,二是和南昌起义余部取得联系。”“文才同志,我要侦查的情况不是一般的情况,是一次大侦查,军事上叫战略侦查,所以不能让你代劳。不过我要以前委的名义交给你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看好现在的家,我出去打仗,伤员和后勤物资不能带走,全部交给你负责。另一个任务是你尽快和王佐联系,你们是好朋友,做好他的工作,日后如果工农革命军遇到情况,需要他的地盘休整暂避一下,请他能提供方便。这两个任务完成了,比给我两个团兵力的作用还大。你看,这样行吗?”然后又告诉袁文才,请他转交70支枪给王佐。

 

  袁文才听罢,内心很激动,他没有想到毛泽东这样信任他、看重他。

 

  毛泽东擅长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输送给对方。毛泽东在第一次见到王佐时对他说:“王总指挥,你是穷人中的英雄好汉,敢和土豪劣绅斗了那么多年,还保留了那么多枪,不简单啊。可是,你要明白,现在天下的坏蛋都在联合一块对付穷人。单枪匹马的干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彻底胜利,推翻反对派的统治,把这个天下变过来,让穷人当家,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搞全国人民的大革命。”事后王佐兴冲冲地逢人就说:“毛委员是最有学问的人,跟他谈上一次,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3、团结改造赢军心,真正做好地方武装改编工作

 

  毛泽东在争取到袁、王二人的支持后,开始考虑把两支农民武装改造成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

 

  早在工农革命军刚进驻茅坪时,毛泽东就应袁文才的要求,给他们派去4名军官,给王佐的部队派去2名军官,一边对他们的部队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一边做他们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毛泽东的个人魅力使袁文才、王佐心服口服,称赞“毛委员的带兵真神,我服了他。这辈子跟定了他。”

 

  当工农革命军消灭了王佐的宿敌、石门保卫团团总尹道一的队伍后,王佐打心眼里感激敬佩这支革命队伍。他对毛泽东说:“毛委员,现在你的队伍已经有千把人了,在大井是驻不下了,我想请你们全部都到茨坪去住。”

 

  毛泽东知道那是求之不得的好地方,只是那里是王佐经营多年的后院,没有好意思提出来到那里去驻扎。今天王佐主动提出让工农革命军进驻,而且态度极其诚恳,就说:“王佐同志,你的司令部在那里,我去住合适么?”

 

  王佐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称他为同志,心里非常激动:“毛委员对我是恩重如山。茨坪有几十户人家,还有三个大祠堂,你们住下来,我的大后方就更安全了。”

 

  应王佐要求,毛泽东决定将袁、王两支部队合编成一个团。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2团,袁文才为团长,王佐为副团长(实际领兵的是他),何长工为党代表,从第1团选调20多个干部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各营、连长和党代表。

 

1.webp (20).jpg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

 

  毛泽东对第2团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政治任务,就是如何使这支少数人掌握的武装,变为党绝对领导的武装;使绿林作风、游民习气很重的部队,变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部队;在部队的内部关系方面,要以革命的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来代替封建的雇佣关系;如何加强无产阶级思想的教育等等。

 

  在成立大会上,袁文才、王佐宣誓:拥护共产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提出口号,向第1团学习。连队的一切制度和建设,都以第1团为榜样。并组织下级军官和士兵到第1团参观。士兵们开始了新的生活,剃去了长发,换上了新军衣,学唱歌、学演戏,茨坪山上充满了新的气象。王佐看到这一切,感慨地说:“共产党真是会领兵、会做群众工作,深得群众拥护,照这样下去,怎能不打胜仗。”

 

  (作者系空军航空大学副政委;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网名:
    主办:
    宗旨:
    说明:
    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
    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
    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
    主要板块:
    ● 建言献策:

    ● 决策支持:


    ● 民意反馈:
    国策建言、百姓话题、企业参谋、人生益友,从四个方面出谋划策;
    时事聚焦、社会调查、理论研究、国情资料、读史明智、他山之石、资料库等,登载相关参考资料;
    政策点赞、建言点赞、热点排行等,反馈民众评价。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