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分水岭时刻
点击:  作者:经晓萃    来源:中国工业报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2-20 12:13:18

 

2025年的中国车市,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春节假期刚结束,特斯拉便以Model 3史上最大优惠组合拳点燃价格战导火索——保险补贴、零息贷款、充电权益叠加,单车型优惠超万元。广汽丰田锋兰达起售价跌破10万元,沃尔沃S60终端价比指导价直降12万元,捷豹E-PACE甚至以五折甩卖”……这场由一口价主导的价格雪崩,已从合资品牌蔓延至豪华车阵营,甚至让二线豪华品牌陷入不降即死的绝境。当传统车企以断腕之姿求存,新势力以技术迭代加速洗牌,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浮现:中国汽车产业的重大变革,或许正以2025年为分水岭,开启全新纪元。

 

价格战的本质,是行业生存法则的根本体现。

 

一口价模式的爆发,折射出汽车产业底层逻辑的剧变。过去,降价促销多用于清理库存或换代车型,但2025年的价格战已演变为全生命周期的价格重构。以凯迪拉克XT5为例,其限时一口价26.59万元起,较指导价降幅超30%,而该车型并非滞销品,反而是品牌主力车型。这种热销车贱卖的现象,标志着价格战已从战术性调整升级为战略性生存手段。

 

更深层的驱动来自供需关系的颠覆。在产能过剩(仅2024年降价车型就达227款,远超2023148款)与消费疲软的双重挤压下,车企不得不将价格作为最后的竞争壁垒。就连曾以加价销售闻名的雷克萨斯ES,终端价已跌到21万元,与中级车价格带重叠,彻底撕碎豪华品牌的价格护城河。

 

价格战的表象之下,是技术革命对传统汽车工业的降维打击。

 

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崛起,不仅重塑了市场格局,更颠覆了价值评估体系。比亚迪秦LDM-i以满油满电1200公里续航、7.48万元起的售价,直接击穿燃油车最后的性价比防线;零跑C019.38万元的价格标配高通8155芯片,将智能座舱门槛拉至10万元以下。

 

技术革命倒逼产业重构,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技术普惠让传统车企陷入两难:跟进降价则利润归零,固守阵地则市场流失。

 

豪华品牌的困境尤为典型。奔驰EPHEV、宝马i5等车型加入降价大军,暴露出其在电动化转型中的被动——当造车新势力以激光雷达、城市NOA(如智己L6)重新定义豪华时,BBA仍困在油改电的路径依赖中。沃尔沃EX30终端价跌破16万元,与其说是价格让利,不如说是对电气化转型迟缓的补偿。这场变革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价格战的持续深化,正不断加速行业洗牌。

 

2025年开年,东风与长安筹划重组的消息震动业界。这种国家队的抱团取暖,折射出非头部企业的生存危机。与此同时,车企的战略调整呈现两极分化:奇瑞以全球车,国民价全面参战,四大品牌车型起售价下探至5万元区间,试图通过规模效应对冲利润下滑;而比亚迪则加速清理旧款库存,为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2025款让路,展现技术迭代的狠决。

 

当奔驰A级跌至15万元、奥迪A6L入门价仅28万元,豪华品牌的光环正在消费者心中褪色。这种变化在新能源领域更为显著:消费者愿意为800V超充平台多付3万元,却对传统豪华品牌的真皮座椅无动于衷。

 

在消费者的购车发生逻辑嬗变,从品牌崇拜到理性计算的时候,政策杠杆进一步强化了理性选择。以旧换新补贴2万元(新能源)与1.5万元(燃油车)的差异设计,悄然引导消费转向,广东省分档补贴政策(4000-15000元)更将购车决策细化到价格区间。当薅羊毛成为购车必修课,品牌忠诚度正在让位于精打细算。

 

这场变革的残酷性在于,它同时考验企业的生存韧性进化能力。价格战虽能短期提振销量(如上汽通用通过一口价实现月销六连涨),但长期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奔驰某4S店销售员透露,卖车已需倒贴钱,行业陷入越降越亏、越亏越降的死循环。

 

2025年的分水岭意义,或许在于它迫使行业直面三个终极命题:如何在不损伤品牌的前提下重构价格体系?如何在利润压缩中维持研发投入?如何在规模效益与个性化需求间找到平衡?那些能给出答案的车企,或将穿越周期,成为新秩序的缔造者;而仍在价格泥潭中挣扎的玩家,恐将被淘汰出局。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仿佛某个重大转折点只在悄悄发生,只有站在未来回看当下的时候才会发现:啊,那个春天真是一个关键的春天啊。

 

站在2025年的春天,可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创造性毁灭的阵痛。价格战的每一分让利,都是对旧秩序的切割;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新世界的叩门。也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市场的厮杀,更是一个产业在剧变中的自我涅槃。这一次,在刀锋上起舞的中国汽车产业的选择,将决定它能否跨越分水岭,真正从价格内卷走向价值重生

 

中国工业报记者 经晓萃;来源:中国工业报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分水岭时刻

    2025-02-20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