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相信读到这篇评论的时候,您已经踏上了返程的旅途,有的朋友可能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工作。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学习大军”都将是您每天睁开眼了解世界、学习思想、探索生活的好帮手、好朋友。蛇年开始,学习大军将新开一个栏目,专门分析全球局势、经济发展、文化生态、社会民生等领域,为您提供更为细腻的观察视角、更加清晰的立场方法和更多丰富的内容产品。
这第一期啊,我们就来谈谈“闹”了整个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国民IP——《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
春节怎么过?走亲访友、旅游观光、游戏消遣、品尝美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可选性越来越多。过去,物质还比较匮乏的年月,一家人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忙碌到年底,聚在一起包个饺子、下锅汤圆、吃个团圆饭,那是多么有仪式感的节庆。可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中国人再也不愁吃穿了,以前岁末年初才舍得拿出来的好吃的、好玩的,现在每天都能享受到。
这也导致了我们的幸福阈值越来越高。
过去的山珍海味不再能打动我们的味蕾,实时通讯的便捷也让回家的渴望不再迫切。总而言之,仪式感少了,“年味儿”淡了。
现在各地啊,都在恢复一种“年味儿”,它可以是一家人齐齐整整一起守岁,可以是麦芽糖再摆上“灶神”的桌台,可以是重新听到真实的炮竹声声、烟花璀璨,可以是在街上看到传统非遗展演(欢迎大家来福建看“游神”)。
还可以是到电影院,在光影的集体沉浸体验中,看到中国故事的时代表达。
您看《哪吒2》了吗?
过去一年,您看电影了吗?
2024年对中国电影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难过之年,根据猫眼电影统计,国内全年电影票房不到425亿,除去2020和2022两个特殊年份,这是10年来的最低值(2015年为438亿)。观影人数更是创了新低,只有10亿人次走进了电影院(2015年为12亿多)。所有关注电影行业的人都在期待蛇年的春节档电影,能出现“救世主”。
《哪吒2》来了,踏着“风火轮”,带着《哪吒1》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来了。只是哪吒搅动的不是东海水,而是国产电影的高票房、高人气,它燃起的不是红缨枪,而是燃起了国产电影的熊熊烈火。截止发稿,《哪吒2》仅仅用了6天,已经达到42亿票房,进入中国电影总票房前10,观影人次突破1亿。
过去周末还冷冷清清的电影院一下子人头攒动、热气腾腾,电影院闸机就像动车站闸机一样排起了“长龙”。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它带动了春节档中国电影票房每天破10亿。
它带动了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它带动了小县城“半死不活”电影院重新成为朋友聚会的中心,许多地方甚至把大会堂整理出来以满足巨大的观影需求。
它还带动了《雄狮少年2》、《刺猬索尼克3》等快要下线的动画电影依然有人到影院观看。
它的热度还在持续燃烧,灯塔、猫眼等数据网站预测本片最终票房超70亿,登顶中国电影票房第一位。
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一部动画片,能取得这样的热度和成就?哪吒“大闹”春节档,靠什么?学习大军认为法宝有三:
一、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一直在提升。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这些年,从淄博烧烤到“尔滨”,从天水麻辣烫到“黑神话”取景地,各地文旅的“爆点”都表明了群众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动能是十分强大的。国产电影的群众基础一直都在,10年前,中国银幕还被“漫威”等西方超级英雄占据,今天我们再看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20位,只剩一部外国电影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巨大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明博大精深,这样的文化渊源是中国文化工作者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对《哪吒2》导演饺子进行了一次采访,饺子说他从小看中国经典美术片《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深受影响,才从全国顶级医学院“弃医从文”,改行学动画,进行哪吒的创作。饺子导演提到的这两部美术片是深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中国新时代的动画电影,从2015年《大圣归来》讲孙悟空和江流儿的故事,收获一批“自来水”从而逆袭票房,到以哪吒、白蛇、杨戬、姜子牙等为主人翁的电影形象不断挖掘,都是深刻理解和深入体悟这种中国情感,创作者获得无穷深厚的滋养。
三、反复打磨的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品。2019年《哪吒》横空出世用了导演5年时间,其实早在此前为了投身动画电影事业,导演“啃”了3年“老”,父亲未见其成功而去世,每个月靠着母亲1000元退休金,艰苦生活不改志向。电影“火”了之后,导演没有迷失在纸醉金迷的资本游戏之中,又花了5年时间潜心创作,才诞生了《哪吒2》这样的超级大爆款。当前文艺不缺题材,缺的是一种匠人精神,在资本的操控下,文化产业变成了一种游戏,变成了金融产品,这些年不断“暴雷”的无艺德的劣迹艺人、无演技的流量明星、无内容的粗制滥造,都是竭泽而渔的心态、急功近利的产物。但在同样一种环境,却依然有像饺子这样笃定恒心的创作者,倾注心血创作一部作品。文艺要赢得人民的认可,绝对不能花拳绣腿、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自我炒作,而是要厚积薄发去充实它的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以人民为中心,耐得住寂寞,才是创作者安身立命的“法宝”。
《哪吒2》的火爆还在继续,相信它的成功不仅能唤醒沉睡的中国电影市场,更加能振奋中国的文化产业,推进高质量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把群众再请进电影院,更加能够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活化”。
(文:阿瑞;来源:学习大军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