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文艺评论 > 阅读信息
乘风:越剧《我的大观园》是对《红楼梦》的糟改
点击:  作者:乘风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5-02-06 10:07:24

 

1.jpg 


越剧《我的大观园》的演出,是最近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中既涉及古典名著改编的基本原则,也涉及对中华美学的理解,更关乎如何面对文艺界的“饭圈”现象和流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我的大观园》自称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改编,却远离《红楼梦》的思想高度与精神取向。对于这部堪称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深刻而伟大的小说,作者似乎只关注大观园的男女情爱,全然舍弃了它通过社会与时代体现的壮阔与深邃,这正好印证了鲁迅“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的经典话语。这是对《红楼梦》最糟糕的剪裁。

编剧既缺乏起码的古典文学知识,也不肯认真读一读原著,因而闹出了不少常识性的笑话。如宝钗和黛玉见元春时居然自称“奴家”,宝玉居然称元春为“姐娘”,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的妙玉居然和众姐妹一样,以家人身份见元春,等等,真是匪夷所思。《红楼梦》是全国中学生的必读书,不排除学生家长会安排孩子通过看戏来强化有关《红楼梦》的知识。对该书如此轻薄的改编,要把观众特别是孩子们引向何处?

这部戏完全没有戏剧结构,支离破碎。全剧六回,除三、四两回略有关联,其余各回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更谈不上起承转合,明显背离了戏曲最基本的叙事原理。中华戏曲向以含蓄为美学追求,这一特色在《我的大观园》里荡然无存。该剧舍弃原著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写,贵妃娘娘居然当宝玉和钗黛的面讨论他们的婚嫁;众姐妹则轻薄地打情骂俏、相互调侃,有如风尘女子;林黛玉用大段唱腔质问宝玉如果宝姐姐对他“好”他怎么办,还有妙玉和李纨妖娆的舞蹈等等,尤其是最后与剧情无关的冗长而俚俗无趣的“情”字歌,所有这些,都是令人无法容忍的败笔。

当然,创作总有成败。如果说《我的大观园》只是一部戏的得失,那么真正值得认真对待的,则是浙江小百花及陈丽君因《新龙门客栈》成功而出现的“饭圈”现象。就像奥运期间国家女乒粉丝群一样,《新龙门客栈》两位主演陈丽君和李云霄的粉丝之间相互攻击,已经发生多次冲突,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并且毫无节制地攻击所有对她们提出善意批评的学者和艺术家,越来越趋于负面。而这些青年演员却缺乏规避“饭圈”现象弊端的自觉意识和冷静心态,似乎乐于享受流量带来的声誉。对此,地方的有关部门不仅不作为,还有意无意地放任某些人通过《我的大观园》这样存在严重瑕疵的低劣作品收割流量。如此一来,很容易让明星变成流星,越剧小百花多年累积的良好声誉也会因此受损。

近年来,戏曲发展有不少可喜的新收获,但也有隐忧。对越剧《我的大观园》这样的作品,应当严肃对待,不能等闲视之。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红色文化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