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习五一: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1]
点击:  作者:习五一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7-05-12 14:42:34

 

 1.webp (7).jpg

  第二届科学无神论论坛开幕式:习五一教授、朱维群主任、杜继文教授、朱晓明理事长

 

  摘要】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基石,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国家价值层面的,“富强”与“文明”的视角,论述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就要大力推动科教兴国的战略。倡导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无神论思想,抵制愚昧迷信,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从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基石,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层面是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我想,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与“文明”的视角,简要论述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一、富强与科教兴国

 

  富强,国富民强,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教兴国的战略。记得201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的主题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我曾提交一篇论文题目是《简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无神论”》。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3]“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飞速发展。
 

  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从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看,科学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灵魂。科学是新文化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极大地影响着文化的变革。科学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把人类从蒙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成为近现代无神论思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近代欧洲,牛顿力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理论支持。达尔文的学说摧毁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粗糙教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神创论”,成为科学无神论的思想支柱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近代科学改变了西方文化的面貌。正因为如此,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普及知识包括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以推进启蒙运动的事业。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人物狄德罗指出:“走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不信神。”

 

  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反对封建主义的神权统治,在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下,近现代西方无神论思潮日益显著。因为它吸取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为武器,对科学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又被称为“科学无神论”。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也属于科学无神论范畴,是科学无神论的高级形式。它继承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唯物主义,继承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等人类优秀成果,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发现而展示出来。科学无神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基石,由思想文化领域,进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指出,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是颠倒的社会关系的虚幻反映。宗教的本质只能从它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寻找。解决宗教问题,必须变革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把解决宗教问题列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反对仅仅依靠单纯的思想教育代替实际的社会变革,更反对脱离党的总路线孤立地“与宗教斗争”。马克思主义政党将宣传科学无神论作为动员群众,觉悟群众,解决有神论造成的许多特殊认识问题的重要任务。

 

  “放弃无神论,拒绝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是维护愚昧主义,是愚民政策;相反,企图用行政手段,用法令的形式去解决思想信仰问题,则是布郎基主义”[4] 


  在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无不深受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五四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包括反对迷信鬼神,宣传无神论,这成为中国进入近现代的思想标志之一。在近代中国的学术界,首先使用无神论概念的是著名学者章太炎。它的锋芒直指基督教等一神论。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文化启蒙的历史背景下,五四运动时期的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重要思想家,用西方无神论的思想批判灵学,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枷锁;批判基督教等一神论的有神论,开展抵制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非基督教运动”。 
 

  科学无神论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思想前提。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将传播科学无神论作为自己重要的使命。波澜壮阔的战争与革命,使旧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科学无神论的普及和宗教有神论的衰微,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将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纳入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中。
 

  在当代中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倡导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无神论思想,抵制愚昧迷信。科学的发展已经迫使宗教失去许多世袭的精神领地,因此,发展科学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对于科学无神论者来说,是头等大事。科学无神论建设属于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部分,局部工作要服从整体大局。应当指出,数理化等等自然科学本身并不等于哲学领域中的科学无神论。当代宗教神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极力适应科学的新发现,力图将其纳入神学解释的范畴。当代科学无神论就是针对种种新有神论而言的,正它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特殊的理论内容,解决许多特殊的认识问题,不是其他学科可以取代的。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思想素质的必要环节。

 

  二、文明与人本主义

   

  文明,众所周知,广义上可以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是相对物质文明的“富强”而言,是指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作为科学无神论学者,我认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发展轨迹就是,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不断走向“人本主义”的历程。西方近代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它在创建西方近现代国家制度时期,起着巨大的解放思想作用,是民主宪政和个人自由的基点。

 

  与西方社会不同,而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文主义思想丰富多彩,儒释道多元兼容。人文主义传统、重视民生是中国传统思想最值得珍视的思想资源之一。

 

  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古代汉语中的“天”是个模糊概念。将“天”解释为自然,可以属于无神论范畴,将“天”视为“神”或“上帝”,可以属于有神论范畴。“究天人之际”,作“天人之辨”成为中国哲学思考的重大命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争论从古至今。

 

  中国古代宗教神学比较单薄,直到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形成时期,还没有形成唯一至上神的概念。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不语怪力乱神”而著称[5]。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宗教家以神为本而言的,可以称为人本思想。孔子虽然承认天命,而怀疑鬼神。

 

  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6]

 

  认为人生最终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而不必求助于鬼神。

 

  孔子更认为应重视生的问题,而不必考虑死后问题。《论语》记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7]

 

  孔子更不赞成祈祷,《论语》记载: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8]

 

  孔子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既不否定,亦不肯定,但认为应该努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必向鬼神祈祷。孔子这种思想观点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

 

  中国许多古代思想家所谓的“天”,其本质是必然意义的天而不是神。如孟子所说: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9]

 

  这些思想家认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天人关系中,提出“人为本”的命题,最早是荀子。他强调“明天人之分”,批判天神崇拜,将人格化的“天”改造为自然的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10]。

 

  在东西方思想史上,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与古希腊思想的共鸣之处,即:二者都强调人的重要性。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在《论真理》中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也认为,天地之间人最为贵,而人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所特有的道德属性,“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11]。

 

  中国古代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的哲学家是管子。在古代,有时“人”与“民”可以互置,人即民,民即人,也可以通称为“人民”,所以在谈到人为本时,也可用于论述君主与人民关系,相当“民为本”。管子就是在这个含义下使用的。

 

  《管子》说:“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2]


  这句话的大意是:成就霸业的开始,就要以百姓为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得到治理则国家稳固,百姓民不聊生,发生动乱则国家趋于危亡。

 

  这里所谓霸王,就是指强国之道。管子所说的“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

 

  其后,孟子考察决定国家命运的力量,权衡君与民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13]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根据“民贵君轻”的理念,孟子认为,君主实行残暴的统治时,人民有理由起来造反,推翻残暴的君主。从两宋起,《孟子》成了封建社会各阶层的必读教材,“人为本”,“民为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理念。“民贵君轻”的理念与近现代权利观念有着质的差异,然而,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民众重要性的认识,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基于对民众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统治者“为民谋利”的社会责任。统治者应力所能及地改善民众的生存条件,儒家先贤认为:“君子不尽利以遗民”[14]:至少能够使民众“养生丧死无憾也。”[15]为保障民生的基本生存,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不与民争小利。

 

  西汉儒家董仲舒认为,“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16]

 

  统治者对利益不应独占,而应让出余利与民分享,有大爵禄者更不应兼营小利,与民争利争业。判断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国家统治者如何对待民众民生。中国古代思想家将“为民”视为政治目的,具有积极意义。当国家统治者实施的政策,努力改善民众生存条件时,民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将持续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以“人”为贵、以“民”为本的理念具有跨时代生命力,是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无神论理论体系的智慧源泉。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科学无神论以科学和理性支持其真理性,宗教有神论则以虚幻和非理性反映其荒谬性。我们的时代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和现代文明。从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某些文化人论证说,现代中国的种种社会问题,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是“信仰危机”,能够拯救人心、维护社会秩序的最佳途径就是呼唤宗教的复兴。当前,这种高调的“宗教救世说”大多来自西方的一神教。我们应当大声质疑这种文化传教的声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无神论的唯物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鬼神存在为基础的世界观不符合客观事实,依据有神论确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损害人的尊严,贬低人的价值,压制人的创造,使信仰者容易受到自命神灵代表者的控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我们反对宗教信仰向教育领域渗透,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的原则“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是对宗教信仰者的敌意。信不信教,应当完全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宗教信仰是公民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中,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决策上,没有上帝和神,灵的位置。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著:《任继愈宗教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杜继文著:《科学与无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3、田心铭著:《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习五一著:《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5、习五一主编:《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注 释:

 

  [1]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研究”(14BKS115)的阶段性成果。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3]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4]沈漳:《科学无神论与人民幸福》,《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6期。

  [5]《孔子·论语·述而》

  [6]《孔子·论语·雍也》

  [7]《孔子·论语·先进》

  [8]《孔子·论语·述而》

  [9]《孟子·万章上》

  [10]《荀子·天论》

  [11]《苟子·王制》

  [12]《管子·霸言》

  [13]《孟子·尽心章句下》

  [14]《礼记·坊记》

  [15]《孟子·梁惠王上》

  [16]《春秋繁露·度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本文是作者在第二届科学无神论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原载《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第4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