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是什么鬼?
10月31日,国内很多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主题活动,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为这个节日做足了功课。一个原本属于西方的宗教节日,在“文化交融和包容”的大框架下,摇身变为中国儿童教育的课程之一。
洋节日走进中国,并不是新鲜的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互动频繁,各国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逐渐被他国所接受并喜爱,网络的发展更助推了这种交流的进程。
过洋节成为一种“时尚”,并且逐渐成为人们在沉重的工作之余的一种重要消遣方式,本无可厚非。通过节日感受不同文化,本身也不是坏事。然而当这种“时尚”被当作教育的主题内容,灌输给对文化尚未有清晰认知的儿童,尤其是在浅层次的形式理解加上媒体炒作、商业泛滥,则会演变为低龄化的“恶俗”的狂欢。
节日是文化的载体,代表和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渗透着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情感基础,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借助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一个节日的意义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学校担负着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言传身教,学校及其老师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待节日所持的态度,对未成年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庆祝万圣节,不论初衷如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认知体验恰似一张白纸的儿童,处于对自己生活区域、自有节日懵懂无知的启蒙阶段,对外来节日营造出的西方感,完全是不加分辨、毫无免疫的接受。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许多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日渐淡漠、流失,成为一种标注放假的红色符号,在文化层面几乎断裂。
万圣节有多惨,只有南瓜才知道。传统文化缺失有多严重,每个人都应知道。
对传统文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将传统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未来一代,是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以此传递美好向上的正能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照进每个青少年的心田,是为正道。对此,学校责任重大。
但问题是,明知其道却反向行之,大张旗鼓组织儿童过鬼节,戕害儿童成长,试问,该谁担责?儿童过鬼节,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明显缺失,在教而未教,敢问,由谁负责?
附:
先说说万圣节
其由来,版本繁多,流传较广的是: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基督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HALLOWSDAY)。“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 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万圣节的活动原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主要活动是"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ing)。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天,却让它变成小妖精、魔鬼、滴水嘴怪兽、蛇神、狼人、鬼脸南瓜灯笼、蝙蝠、巫婆、鬼魂的节日。
其中,魔鬼是邪恶灵魂的一种称呼,代表任何有恶意的鬼或从天使堕落成撒旦的傀儡(撒旦是上帝和人类邪恶的敌人,通常被认为是堕落天使的领袖)。
到了亚洲,更是成了凑热闹的节日。一些家长眼中的“万圣节”之夜活动并没有那么恶心和可怕,“万圣节”活动亦在调整自己的形像,将各种鬼魔形像进行“萌化”处理,使之看起来不那么“可怕”,使得许多父母失去了警惕之心。
可是,参加“万圣节”之夜活动,孩子们究竟能学到什么呢?
鬼魔、死亡和阴间好像不是那么可怕了,甚至僵尸也可以是那么的有趣,一切价值认知和常识都被颠覆了,也被接受了。人心尽可能地向诡异、恐怖、恶心的方向去寻找灵感,以获得关注。且万圣夜的主要活动是"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ing),一定程度上,从潜意识里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撒旦是谁?一个恶魔。主要是指《圣经》中的堕落天使,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天使,后因骄傲自大妄想与神同等而堕落成为抹灰,被看做是与上帝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撒旦自由作恶,肆意妄为,诱惑人类犯罪。
老祖宗的话讲的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新约·加拉太书6:7)
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就与恶魔撒旦有关的节日亲密接触,还乐在其中,不知将来会这么样。
再说说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世界的重要传统节日,定在每年12月25日,因纪念耶稣诞生而产生的宗教节日。这一天类似于我们华人的春节,充满喜悦、欢快的氛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我国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节日。
不过,每年的圣诞节也会引起两方的争论。一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洋节日,促进经济,可以过。但不是谁都可以过,特别是对于孩子。
这里也不讨论东西方文化的优劣,不讨论东西方宗教的优劣。只说说洋节日对于孩子的影响。
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的载体,代表和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感情基础,性格,心理,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是经过历时考验的民族文化精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城为传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它们对国人的思想、行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指导意义;
2、是中华文明区分与其它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
3、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时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4、传统文化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
5、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籍经典、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非常丰富的内容。而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中国的鬼节为例。中国的鬼节一般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中国人是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理念来过鬼节,“祭”是一种文化的具体表现。传承孝道,怀念先人,继承祖训,或开万世太平,或振兴祖业。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最根本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习近平: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光明网特邀10位权威专家对习近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话进行全方位解读(链接:http://theory.gmw.cn/node_59795.htm)
现摘录其中几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三个自信”的基础。
传统文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唤醒灵魂,让孩子的灵魂得以保护,得到滋养,得以成长;让民族魂孩子的生命不知不觉中深深扎根。
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白毛女》喜儿扮演者孟于惋惜地说:“现在很多孩子一张口就是港台歌曲,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孩子们却不知道。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给他什么他就可能接受什么。”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民族小学的讲话中指出: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对传统文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学校、幼儿园担负着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言传身教,学校及其老师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待节日所持的态度,对未成年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是,明知其道却反向行之。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大张旗鼓组织孩子们庆祝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似一张白纸的儿童,从小对外来节日不加分辨、毫无免疫的接受。不论初衷如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许多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被沦落为吃的节日,成为一种标注放假的代名词。
洋节日入侵学校、幼儿园,就是从幼儿一代就撕裂了孩子与传统文化的血缘纽带。你说这可怕不?
这样的责任,谁来负?
还有,智慧的父母,不能只是一味地凑热闹,无休止地满足孩子无知的欲求。应当引导你的孩子走光明的义路,让孩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阳光下绽放笑脸,而不是让孩子带着血淋淋的面具与鬼同行。
(来源:昆仑策网,根据网文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