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歌舞还没有散去的时候,传来一件我不忍心读第二遍的新闻:我度过四年大学时光的甘肃省所辖的康乐县,一位28岁的农妇令4个儿女(其中两个是双胞胎)服毒自杀后,她自己再服毒自杀。在外面打小工的入赘丈夫闻讯后,极度悲伤也服毒随妻儿而去。
我想,任凭哪个铁石心肠的人——尤其自己为人父母,看了这个消息心情都会沉重得难以言表。人们或许会愤怒地谴责这个决绝得有些愚昧的母亲:孩子何辜,为什么要剥夺孩子们生存的权利?
死者已矣,谴责有什么用呢?康乐是贫困县,那个村是一个贫困村,而死者的家庭可以用赤贫来形容。贫困可以说是这位年轻的母亲厌世并带着孩子离开世界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只是个极端事件,世上贫困家庭很多,而这样的母亲很少。甚至我凭对农村社会的了解猜测一下,让这位母亲放弃生的希望,并强迫儿女一起殉葬,或许还有别的诱因,比如某种难以为外人道的家庭矛盾。——但无论如何,极度贫困是导致这个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贫困会容易人变得心胸狭窄,贫困容易使亲人之间相互伤害,贫困容易使人陷入绝望的心态。
有人在网上说,这个世界哪里不能找一碗饭吃?到处需要劳动力,这个母亲的怎么想不开呢?尽管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但我们要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一个贫困环境里长大的人,同样是信息获取的弱者,别人看来一点点小困难对他而言则是翻越不了的大山。没错,如果这对夫妇带着孩子进城,别说夫妻俩打工,即使乞讨也不会饿死。已经进城的人很自然地这样想,可在极度贫困里长大的人,是很难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的。——这也是许多人不理解大凉山一些彝族同胞那么贫困,为什么还要守着陋村不愿意进城打工的原因。
▲在甘肃贫困乡村可处处见到的场景
我在湘中一个山村长大,目睹了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湘中与甘肃农村相比较,算得上富足之地了,至少我的家乡人均水田一亩,种双季稻,再加上旱地种红薯、包谷,而湘中山区的农民在我看来是天下最勤劳的一群人。可即便如此,我所在的村,尚有很贫困的家庭,连买盐巴的钱都没有,一年到头总有些日子用没有油盐的白水煮青菜下饭,他们的孩子穿的衣服是补丁叠补丁,每学期2.5元的学费也拿不出,一些聪明上进的孩子不得不辍学。
上世纪80年代,我读中学的那几年,应该是我们家乡自杀率最高的时期。分田到户了家家户户自己保管农药,往往一点家庭矛盾,比如丈夫有家暴行为或者夫妇拌嘴,就会导致服毒自杀。自杀的以青年、中年妇女为主。有一次我和同是湖南乡村长大的叶铁桥谈及此事,他的印象和我完全一样,他说他人生最灰暗的记忆是:一个农妇喝下农药,众人把她放到门板上往医院里送,她口吐泡沫到了医院已经死去。
现在再思考此类曾发生在故乡的悲剧,这些农妇自杀的诱因多种多样,但几乎都是家境贫困,儿女负担重,劳作又辛苦,更要命的是:看不到希望。她们觉不出活在世上的乐趣,死,是她们的一种解脱方式。
没上大学前我以为自己的家乡是世界上最贫困的,等到了兰州大学读书,和甘肃农村来的同学一交流,原来世上没有最贫困,只有更贫困。到了90年代初,湘中至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那时候甘肃许多农村连吃饭、喝水都成问题,许多农家的孩子还是衣不蔽体,全家共用一套外出见客人的衣服。大学毕业几年后,我在国家某部委工作,因为要树一个典型,先后六次去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乡,我这样一个同样是贫困地区长大的乡下人,仍然被当地的贫困震惊。可一些老人很满足地对我说,比以前好多了,现在一日两顿,土豆管够。
后来我做了记者,大约是2001年暑假,我和新华社的吕诺、中国青年报的刘万永去贵州采访。一次天黑了才赶到某个布依山寨。这个寨子那一年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一位姓罗的少年考上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这位少年说拿到录取通知单,第一件事就是算要带多少学费。算出来加上生活费起码得7000元。尽管录取通知单附有贫困学生助学贷款须知,但是他和他的家人,从来没有走出大山,根本不敢“冒险”去重庆,他说他都想放弃这张录取通知书。我和刘万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他说无论多大的困难,你一定要去重庆大学读书,这是你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老家时,许多困难觉得太大了,总算咬咬牙挺过去。现在在回想起来,那些所谓的困难,只是“尺阔之水,一跃而过”。我们三人捐了几百块路费钱给他,鼓励他勇敢地走出大山,去重庆大学。他到了大学后给我们写信,告诉我们他已经获得了贫困生贷款,开始军训。——这位姓罗的少年,可是布依山寨多少年才出一个的精英,已经手拿一张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可贫困让他仍然对未来充满着恐惧,遑论那些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农妇了。
我记得少年时那些农妇服毒自杀后,总有长辈对着尸体边哭便说:“你为么这么傻,何必这么结呀?”“结”就是老家想不开、一根筋的意思。贫困总是和心胸狭窄、对人生绝望、甚至愚昧相伴而生的。官方的扶贫宣传,常常有“治贫先治愚”的说法。可愚正是贫困带来的,而贫困又加大了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老家长辈训斥那些异想天开不好好做事的年轻人,总爱说“你才吃了几天饱饭呀?”看看我们这个国家,何尝不是“才吃了几天饱饭呀”?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