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西望”邱林】就俄罗斯而言,它始终没有放弃在不依赖中国的情况下自行确定利益基点的尝试。例如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方案在21世纪初的反复变更折射出了莫斯科以油气资源为筹码、在东亚国家间纵横捭阖的手腕,俄罗斯向越南出售6艘“基洛”级潜艇则令南海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在俄罗斯对华贸易出口中,除了武器交易外,能源是俄罗斯有着绝对优势的筹码,而中国又迫切想得到的战略资源,因此,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运用这个筹码的机会。
对中国来说,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把天然气看作是民族复兴的战略保证,但对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却心态复杂。中俄伙伴关系在政治上的意义越是重大,它们在经济特点和整体目标上的不协调越是显得突出。不妨把中俄关系和中美关系做个比较:由于中国承认美国作为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领导者的地位,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也更倾向于采用间接手段,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能力上的差异“稀释”了冲突的概率,是故中美二十余年来虽麻烦不断,韧性却依旧突出。在经历了叶利钦时代被欧洲拒绝、爆发车臣战争、国际影响力急剧衰落的冲击,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依托文化和“软实力”重建国际威望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地倚重石油、天然气筹码和“硬实力”来投射存在感。
因此,中国的能源需求和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储备——在资金方面刚好相反——似乎会自然而然地使他们成为伙伴,但俄罗斯并不甘心仅仅充当中国的能源提供者,而要在一些战略问题上占据至高点。这正是俄罗斯与中国打交道时,总要留一手,甚至是几手。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钱昌明:普京能“还”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吗? ——俄国十月革命“百年祭”的沉思
2017-11-09•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