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对于机器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为这一想法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前提。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随后,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Warren Weaver于1947年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并于两年后发表了《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思想。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在IBM公司协同下,用IBM-701计算机首次完成了英俄机器翻译试验,向公众和科学界展示了机器翻译的可行性,从而拉开了机器翻译研究的序幕。
在之后十年的时间内,机器翻译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美国、前苏联及一些欧洲国家均对机器翻译研究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机器翻译一度出现热潮。然而,正当一切有序推进之时,尚在萌芽中的“机器翻译”研究却遭受当头一棒。1966年,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名为《语言与机器》的报告,该报告全面否定了机器翻译的可行性,并宣称“在近期或可以预见的未来,开发出实用的机器翻译系统是没有指望的”。受此报告影响,各类机器翻译项目锐减,机器翻译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的萧条。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语言学的发展,机器翻译开始复苏并日渐繁荣。业界研发出了多种翻译系统,例如Weinder、EURPOTRAA、TAUM-METEO等。其中于1976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与加拿大联邦政府翻译局联合开发的TAUM-METEO系统,是机器翻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机器翻译由复苏走向繁荣。
1993年,IBM的Brown和Della Pietra等人提出了基于词对齐的翻译模型,现代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由此诞生。此后,爱丁堡大学的Koehn又提出短语翻译模型,使机器翻译效果显著提升,同时借助同时期Franz Och提出的对数线性模型及其权重训练方法,短语翻译模型在工业界开始得到广泛采用。2005年,David Chang进一步提出了层次短语模型,基于语法树的翻译模型方面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2011年开始,伴随着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口语自动翻译研究成为当今信息处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新一代智能语音翻译产品也层出不穷。虽然就目前而言,机译的译文质量要达到人译的水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有待于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器翻译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正如云创大数据自主研发的即时翻译软件——同声译,即使行走在异国他乡,即时的中英互译都可帮你随时问路、还价,使沟通真正做到零距离,走到哪儿都是母语环境。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李甲才:越描越黑、欲盖弥彰——胡德平对“消灭私有制”翻译差别看法的感触
2016-12-09侯峰:扳倒中国的“思想启蒙”活动
——再谈“翻译外交”扭曲了中国外交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