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周小川最新撰文透露一罕见重磅信号!史无前例大对决即将来临
点击:  作者:石头观股海    来源:石头观股海   发布时间:2015-11-27 10:41:48

  

1.jpg 

 

周小川最新撰文透露一罕见重磅信号!史无前例大对决即将来临

 

112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日报》撰写署名文章。文章主要谈金融体制改革。一共谈了6条,前面5条,主要是怎样让金融改革有效率、推动创新、促进普惠,这都是改革的题中之义。不过,第6条中,却非常罕见地指出要“有效应对极端情况下境外对我实施金融攻击或制裁”。

 

高层第一次谈到金融攻击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极其不同寻常。因为它反应的是高层对金融战争存在的认可,这并不容易。

 

长期以来,在绝大部分市场派人士眼里,金融战略是不存在的,金融战争更是子虚乌有,谈金融战略或者金融战争,就是阴谋论。

 

这是中国货币当局最高层,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指出,要防范"境外对我实施金融攻击"

 

懂的人都知道,在《人民日报》上撰写的政策性文章,针对性都是非常强的,金融改革自然不必说,它是当下中国整个改革的一个中枢,金融改革活了,整个改革就顺了。而防范外部对中国实施金融攻击,这句话也必然不是轻易说的。

 

史无前例的大对决临近开启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美联储加息战略即将启动的前夜,中国货币政策掌门人的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在巴黎恐怖袭击,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吸引全世界眼光,都以为黑天鹅来自中东、欧洲的时候,真正的黑天鹅正在从美国飞来。

 

那就是美联储非常有可能,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复苏泡沫破灭之前,强行启动加息,从而来一场为期5年的强势美元大反转。这将是一场将决定未来世界金融秩序的金融大对决,其最重要的对象,就是中国。

 

这场大对决的逻辑与后果,笔者在2013年的访谈中,就曾经谈到。这些预测今天基本都成为事实。

 

美国对中国布局好多年

 

首先来看看,为什么美国金融大对决的对象锁定中国

 

"(美国的布局)不仅仅是货币政策上的,而是全面的,从地缘政治,到经济、贸易、货币政策,甚至是舆论引导等诸多方面。而所有这些布局,最重要的对象就是中国。地缘政治方面,首先是战略东移。从伊拉克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省出了1200亿美元的军费,但美国实际军费2012年与2013年都没减少,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近千亿美元军费,这些资源都拿到了西太平洋地区,主要是针对中国。

 

其次,是重返东南亚2009年美国当时的国务卿希拉里提出的,这个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打掉人民币国际化的后院。

 

再次,在钓鱼岛问题上,美日显示了默契。同时在货币政策上相互配合。美国默许日元大贬值,套住了中国300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中国外汇这一块就浮亏600亿美元(实际是长套了,这3000亿元套现的话,浮亏就变实亏)。

 

第四,美国搞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TPP),却惟独排除中国,这是试图阻止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第五,从2005年以来,美国一直采取各种手段压迫人民币升值,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经达到20%左右,升值引导热钱进入,助推中国资产泡沫。而对其他货币,美国则默许之贬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有中国享受了美国这样的全面深入的布局。欧元区、日本,包括俄罗斯,都没有享受到美国这样的待遇,所以可以下结论,美国这场金融战争,就是针对中国而来,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对决。"

 

其实,从美联储在2013年的沙盘推演来看,它也知道,在美国经济虚假复苏的情况下,强行加息可能会给美国首先带来金融风暴。美联储曾为此做过最坏的假设:美国经济负增长3%,失业率上升到13%,美股腰斩,房价下跌20-30%。但是,美联储依然要冒险一试。因为,美国没有别的办法。

 

美国为什么需要一场金融战争来解决问题

 

"美国需要解决其近700万亿美元金融资产的利润来源问题。目前,把各种金融衍生品加进去(如CDS,利率互换等等),美国的金融资产近700万亿美元,这700万亿美元,即使按照一年1%的利润要求,也需要每年7万亿美元的利润来支撑,否则就要出问题。

 

金融本身并不产生利润,它的利润来源最终是要依靠实体经济产生。目前(2013年),美国GDP15.6万亿美元左右,实体经济不到一半,也就7万亿美元左右,实体经济每年7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如何产生7万亿美元的利润?显然,美国需要外部实体经济,来为其金融资产提供利润来源。外部最大的实体经济单一国家,就是中国。这正是美国提出中美国G2构想的原因,实质是希望为美国金融资产的利润来源,找到一个寄生体。但中国已经拒绝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G2模式。

 

所以美国需要一场金融危机,来金融击垮中国,最好让中国经济经历失去的5年,甚至10年,从而为美国资本大规模地廉价收购中国资产创造条件,也就是从外部解决其庞大的金融资产的利润来源问题。

 

迫不得已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目前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美国GDP的提升作用,将在2015年前后失去效用。这一点日本是前车之鉴,日本经济泡沫在1989年底破灭后,依然通过货币宽松政策维持了5年多的经济增长,其GDP1995年达到顶点,随后进入失去的15年。

 

美国今天的货币宽松政策,搞的是日本当年的一套。货币宽松对其经济总量增长的效用,将在2015年前后归零。为了避免日本长期通缩与经济停滞的命运,美国将不得不搞一场伤人一千,自伤八百的金融大对决。在这方面,美国有日本无法比拟的优势。“

 

2013年的预测,可能很快成为现实

 

很多人把中国比日本,认为中国即将资产泡沫大破灭,人民币要大贬值,中国经济要经历失去的10年。

 

这确实有可能,也是美日等国所期待的。不过,实际上,今天还有另外一个国家,更可能成为日本,那就是美国。美国很有可能重演日本失去的10年。目前,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效用已经接近于零。这个和日本当初经过近6年的货币宽松之后,效用为零的过程,是大致差不多的。不过,美国时间稍微长一点。

 

美国需要在世界看清这个现实之前,启动加息进程,从而继续维持美国经济向好的神话。在这个神话的光环下,来一场金融大对决,引导全球资本向美国逆向大流动,最终为美国资本洗劫全球完成铺垫。

 

2013年时候,笔者预测美联储可能在201512月启动加息,现在来看。这一切正很快要成为现实。

 

欧洲与中东局势给美国带来短期机会

 

虽然中长期来看,巴黎恐怖袭击、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会引起欧洲大国格局的重大变化,会让美国中长期将不得不调整其重亚轻欧的战略(见1114日文章)。

 

但是,短期来看,欧洲之乱以及中东之乱,则又有利于资金选择美国避险,而这则为美联储加息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美联储来说,是温和利好。因为,加息战略只有在成功引导外资承接美国资产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必然会引起美国股市与房地产大跌。

 

114日点评文章当中,我曾经谈到,“美联储主席耶伦所说的加息不加要看中国这句话,大家不要理解错了。美联储不是要等中国经济数据好了,再考虑加息,而是要等到中国经济数据坏到一定程度,等中国的资本外逃到临界点的位置,就会启动加息从而推进强势美元战略。

 

因为没有中国经济的崩溃,强势美元战略就拉不起来,美元就有可能在103点的位置构筑双顶,那对美国是非常不利的,会直接开启美国失去的十年。”

 

中国股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美联储本来是想等待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的信号的,尤其是在股灾之后,中国资本一度大幅度外流,人民币贬值预期迅速放大,一度对中国经济的担心影响整个世界,美国媒体都在计算中国外储还能顶几个月。

 

不过,庆幸的是,中国稳住了,汇金证金花了1.5万亿左右,砸入市场,稳住了股市,重新开启了慢牛,也就稳住了汇率,因为股市有赚钱效应的话,外资就不会轻易流出。这点,大家不妨回忆今年股灾之前,很多听信人民币将大贬值的人,后悔把人民币换了美元,不但利息低,还错过了当时的牛市,最后终于还是换回人民币,准备杀入股市。

 

现在,中国慢牛重新开启,而证金与汇金则是这个慢牛的最大主力,相信在慢牛战略需求消失之前,它不会砸自己的盘的。当然,有人想搞疯牛,它就会出来纠正一下。这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股灾与国家队入市,不仅给慢牛定心丸,还顺带打掉了吃里扒外的一些资金,包括地下钱庄,今年澳门GDP增长连续两个季度下跌2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地下钱庄的生意被掐了。

 

未来2个月最大的事情,在美国而不在其他地方

 

可以认为,当前的股市慢牛给了中国抵御强势美元战略的最好武器。

 

虽然当前,并不是美联储加息的最好时机。

 

但是,美联储已经等不到合适的时机了,因此破釜沉舟是极其可能的。金融大对决的按钮,随时可能会按下。未来2个月,最大的事情,不在欧洲,不在中东,而在美国。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