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法国毛主义哲学家阿兰·巴丢:应对恐怖袭击,还要考虑用共产主义
点击:  作者:阿兰·巴迪乌    来源:凤凰文化  发布时间:2015-11-26 09:52:33

 

1.jpg

 

     【导读】此前中文网络盛传,巴黎恐怖袭击当晚,今年78岁高龄的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乌(又译作阿兰·巴丢,阿兰·巴迪欧)正在事发的巴塔克兰剧院,观看美国“死亡金属之鹰”的演出,但幸未罹难。不过,这一消息随后被联络了巴丢教授助手的国内学者证伪。

尽管巴丢尚未公开投书评论此次事件,其年度讨论班的补充活动在23日晚对公众谈论了对巴黎恐袭的看法。在讲座通告上,他谈及了无论如何,我们实际上都必须在两种身份认同间进行取舍,其一是强力国家与法西斯主义匪徒的一边,这样的势力试图将“战争的主体性”带入我们的世界,其二是国际的和游牧的无产阶级,自由知识分子与寻求真实生活的年轻人的一边,创造将要到来的共产主义的一边。以下为巴丢23日讲座概要,由凤凰文化独家编译,演讲全文将在近日放出。

2.jpg

阿兰·巴丢的讲座,在小巴黎北部,大巴黎地区93省塞纳-圣但尼省的奥贝维埃市的公共剧院举办。公共剧院隶属于法国国家戏剧中心,自从1972年开始,依据法律开始将剧院迁出巴黎实现“剧院下放”。因此在巴黎的近郊有很多如同公共剧院一样的下放剧院。

该地区移民众多,被民间称作“小北非”,距离1113日晚发生自杀爆炸的法兰西足球场直线距离不足3公里,距离1118日凌晨法国黑豹突击队Raid与恐怖分子发生枪击的圣丹尼斯直线距离4公里。1月初的查理袭击案之后,巴黎的公共场所增设了安检。1113日的自杀性恐怖袭击之后,设置安检的公共场所更多了,安检力度也更大了,公共剧院也不例外。

阿兰·巴丢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1937117日出生于摩洛哥。欧洲研究院教授,曾任法国巴黎高师(ENS)哲学主席。巴丢自称是一个坚定的“毛主义者”,并曾援引毛泽东的名言“学哲学,用哲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为信条。他也因为法国的无居留工人争取权益而著名。巴丢与阿甘本、朗西埃、齐泽克并称“ABRZ”,均为当代欧洲大陆的激进思想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传统,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持反思和批判态度,是一个坚定的左派知识分子。在法国,巴丢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自从2004年德里达去世之后,巴丢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最知名的法国哲学家——尤其在拉美、美国与亚洲。

巴丢常年在公共剧院开设付费讲座,每月一次。1123日晚,临时增设了一场免费的、面向大众的,围绕着11月在巴黎和圣但尼发生的若干起恐怖袭击的讲座。

这场讲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思考在恐怖、野蛮和惊愕之上的哲学思辨;为了不让任何政治宣传蒙蔽大众的双眼;为了提醒大家在欣喜地喊出“战争!这是战争!”的口号时不被欺骗。

当晚,讲座持续了2个小时,巴丢在开场便提出了主题,他认为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是一种当代世界的严重疾病,他希望能够指出一条长期的,可能治愈这种疾病的道路。巴丢与听众分享了他自己作为左派哲学家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关于如何寻找这条“道路”,巴丢分别阐述了8个小节的内容:第一部分,巴丢阐释了当代世界的目的,这里的“当代”,主要指大约30年以来;第二部分,巴丢阐释了这种现代性的文化如何作用于大众与多样性,并有哪些影响;第三部分,巴丢介绍了三种当代社会典型的主观性;第四部分,巴丢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下阐释了法西斯主义的变形;第五部分,巴丢揭示了这些造成大屠杀的“恐怖分子”究竟是什么人;第六部分,围绕着国家的反应展开,巴丢重点关注了两个关键词,“法国”和“战争”;第七部分,与第六部分相似,只不过更侧重于公众的反应;最后第八部分,巴丢从政治和政策的角度做了总结。

巴丢认为,大屠杀的受害者不应该被笼罩过多的光环,更不能独自成为决定媒体和国家价值的主导因素,国家也不能据此寻找一种面向未来的、包括所有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新的政治制度。

全世界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正在面临一种难以承受的两难选择,一种是极端宗教化的法西斯主义,另一种则是成为国家的仆人,这里的“国家”指的是全球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西方主导统治政体,后者会给青年带来强烈的空虚感、挫败感,这是他们极端化的原因之一。资本主义世界与种族宗教主义匪徒之间的冲突看似激烈,实则存在共同利益,而人们也绝非只能在资本主义和种族宗教主义之间被捆绑着做出抉择。

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的是我们自身世界的错误以及那些致命的、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在货币化的现代性与市场之间,另一方面在货币化的现代性与种种传统的强盗逻辑与行径之间。

巴丢指出,为了走出阴影,找到真正的矛盾所在,我们需要思考两个层面的问题:

1.两个战争的主体:国家主导主义和法西斯强盗主义,两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战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其实是有着共同利益的,试图将战争主体性带入我们的世界。

2.通过以下这些人的共同努力,共产主义就会实现,即:国际和游牧无产阶级,自由知识分子,寻找伟大的真实生活的年轻人们。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