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先生,他是一位爱自己国家的人,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
从九派新闻获悉,6月18日凌晨,武汉市东湖路梨园隧道南出口处发生一起车祸。一辆车牌号为鄂AA9S01的别克商务车在由北至南行驶至南出口处时,所驾车头撞击路中隔离花坛,发生单方交通事故,致车内司乘人员2死3伤。一名遇难者为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事发时,吴建民正在从机场赶往市区的途中。应邀赴武汉大学讲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闻此噩耗,甚为错愕。本以为建民先生远在天边,不曾想就在我身边遇难身故。他是资深外交家,我乃草根一个,不久前对他的外交理念,我曾经发文表示委婉批评。他是国力不强国势不盛时代的外交官,弱者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他担心中国误判世界,希望中国继续韬光养晦,他的观点我不赞成。但他心是好的,和那些仇视和愤恨祖国的公知母知有天壤之别。在此,我谨向吴建民先生辞世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以下是我曾经写过的《今日中国外交,需要达成六点重要共识》一文,如今再读,感慨良多,建民先生已经仙逝,77岁高龄的他,是在奔波讲学的路上遇到的意外,我甚哀之,亦敬之。为表敬意,今后我的所有外交评论的批评文字,将不再直呼其名。以示对一位爱自己的国家,但外交观点不同的长者、逝者的尊重。建民先生,一路走好!
吴建民与胡锡进、吴建民与罗援关于外交观念之争,是最近的热点。网友分成了情绪激动的两派。我发现,支持吴大使的总体人数明显偏少,倒是知识界、外交界、外交学院的师生站在吴大使这边的居多。社会其他各界和网民,则是支持罗援和胡锡进观点的居多。这倒不是吴大使多么曲高和寡,确实是因为他的外交观念过于理想化、过于书生气,难以服人。
很多人已经指出,双方的观点都有合理之处,很多文章也详尽地批驳了彼此的观点。我不打算在两个阵营选边站。我只是感到,双方论战原文和众多参战新文,都有点意气用事,耸人听闻,但都没有把问题谈透。整个论战仿佛现代版的盲人摸象,大家各执一词,都对,又都不那么对。这个问题如此争下去,意义并不大,很可能还会误导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因此我这个文化个体户、草根观察家,想跟这几位体制内的大名人,大专家,大学者谈谈我的一点见解。虽然按照几位肉食者的态度,我这样的草民是不应该在如此专业、如此严肃的课题上胡乱插嘴的。可是国家不是你们几个人的,外交也不能说就是外交家的专利,因此我想斗胆谈谈我的以下观点,我认为你们对外交的总体认知有误差,希望引起你们的思考。
第一个观点:外交有大外交和小外交之分。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独利自己,不可能单独获得安全与发展。习总书记提出的新国家安全观,谋求的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大外交就是包含维护上述安全利益与发展机会的国内政策的对外延续,是在国与国交往中捍卫国家多种安全利益的行为的总和,军事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等各领域的对外交往交织在一起,构成大外交。因此有的国家叫外交通商部;有些国家搞二加二外长与防长会谈;像气候谈判、贸易谈判、军事论坛、防恐合作、核安全峰会等,都不是外交部一家的事情。
小外交就是外交部负责的部分。它只是国家外交的冰山一角。外交部相当于是国家大外交的综合服务部门,它是外交礼仪执行机构,外交事务办理机构,外交活动组织机构,外交行为代表机构,外交问题交涉机构,外交磋商专门机构,外交工作象征机构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外交人员只是大外交的服务人员,要求外交只听他们的,别人不能插嘴,这未免太好笑。
第二个观点:外交本来就应该有多种声音。外交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因此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利益述求。大家不要以为相关的人物都是爱国爱得发狂的人,他们都各有自己的考虑,屁股决定思维。吴大使要影响力,胡总编要发行量,罗先生要发言权。比如强调中国威胁论,就有利于美国军方增加军费;比如强调输出民主,中情局就能搞到大笔经费等等。
很显然,如果强调军事斗争,军人就有了较大发言权;如果强调谈判解决一切问题,那谈判专家职业外交官就成了外交香馍馍。历朝历代文死谏武死战,就是这个理儿。所以,关于外交,有众多不同声音是正常的,没有不同声音才不正常。各方提出各自的见解,有利于破除思想的垄断,有利于澄清事实的迷雾,有利于外交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年是四国联合占领日本还是一家独占,美军方和国务院拿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案,最后由杜鲁门做出了有利于美国的选择,尽管苏联勃然大怒。外交有不同声音,说明外交决策机制是成熟的。有时候,这也是一种外交技巧。大家看看美国历任总统、国务卿、防长和其他人关于钓鱼岛是否属于日美安保条约范围的表态,就知道外交是一件多么扑所迷离的事情。
美日与西方大国,哪个是举国一致一个声音谈外交?吴大使尽管德高望重,但是在外交总体谋略方面,还是蛮书生气的。他的长项在于具体外交事务的折冲樽俎上,从外交战略上来看,他并不在行。吴大使担心胡总编、罗先生的报纸和演讲扰乱了国家外交决策,误导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看法,会绑架国家走上战争之路,显然,吴大使对自己这一派的影响力很不自信。
第三个观点:外交要和国家的实力相匹配。这个观点我是赞成的,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和策略,一定要和自己的实力相吻合相匹配,否则就会像某邻国动不动声称要彻底消灭美国一样贻笑大方。同样,一个国家在它的人民60多年胼手砥足的疯狂努力下,已经全面崛起了,它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全世界都希望在很多问题上听到它的声音、它的方案、它的意见。
但它的外交机构和外交官还生活在弱小时期的阴影中,他们仍然墨守韬光养晦、忍让妥协、和谈至上的陈规,即便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重大战略利益的问题上,也主张夹着尾巴做人。甚至连军人和报人反映一下军方和人民的不同意见和呼声,都惊恐恼怒,惟恐激怒了它国。难怪西方媒体笑道,中国是一个奇怪的大国,它懦弱的外交举措与它的实力极不相称。
吴大使这一派强调不能高估了我国的实力。他们所谓的实力,主要指军事、经济的硬实力,而忽略了一个国家的实力,还包括国家领导人的钢铁意志与正确决策,人民对国家领导人的拥戴和支持,军队在装备落后的条件下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吓倒的英雄气概,鹰派的思想家、评论家、军事家和敢于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维护国家利益的鸽派外交官。
第四个观点:今天中国大外交的主要任务。我认为有五项:一是在国际社会力主公道正义,倡导建立民主公平的政治与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力保和平。尤其要与企图分裂中国、侵扰我国领土领海的敌对势力展开斗争,在事关国家尊严、战略安全、核心利益、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必须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三是动用一切力量和手段,维护我国在海外的几十万家企业、一万多亿美元投资、数亿游客、数千万海外华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四是广交朋友,扩大贸易,推动一路一带为代表的多种多边多元合作机制,完成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深度对接;五是传播中华文化,介绍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软实力,进而深刻影响世界。
要完成以上这五条任务,处处充满着抗争、斗争、竞争、需要我国的外交软硬兼施,软硬相济,变化无穷,哪里是单打一的一味的谈判与妥协就能胜任工作的呢?吴大使一方面强调今日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是主流正道,一方面又警告中国误判世界就会遭到挫败,担心任人欺凌的历史重演,这说明吴大使自己也明白,这个世界不光是和平与发展,也有战争与倒退啊。
第五个观点:外交要有大政治家全面掌控。如上所说,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外延,外交和内政构成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完整政策框架。外交,决定国家生死存亡,非大政治家不可为也。外交如果成为职业外交人员吴建民、资中筠的专利,他人不容置喙,则中国外交软矣,中国国家利益危矣。中国外交领域主要由翻译人员、外交官员近亲繁殖,是外交缺钙的主要原因。
美国历任国务卿都不是职业外交官,多为政治家,是很有道理的。外交主官应该由政治家出任,职业外交官组成的是一架庞大系统的外交机器,而开机启动人,应该是政治家。中国外交最辉煌、最波诡云谲、最令人赞叹、最富有成效、最具有魅力的时期,是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联合主导的时期。
让我们来听听陈毅当年慷慨激昂的演讲:“如果美帝国主义决心要把侵略战争强加于我们,那就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让印度反动派、美帝国主义者、日本军国主义者也跟他们一起来吧。让现代修正主义者也在北面配合他们吧,最后我们还是会胜利的。我们等候美帝国主义打进来,已经等了十六年。我的头发都等白了。”
朋友们,你们信吗,这是一个外交部长的答记者问。你们回忆一下,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这样令人热血贲张的演讲了?如果今天有人以这样的痛快淋漓回击挑衅者,吴大使和他的同僚也许会惊恐万状,斥为荒唐。我倒是希望外交学院的师生认识到,儒雅的吴院长的并没有穷极外交的真理,大家也应该听听胡锡进、罗援的演讲,天塌不下来,补一点钙没有坏处。
第六个观点:职业外交官的基本职业操守。我认为外交学院的学生应该意识到,作为职业外交官,应该牢记自己的本分。不应该越俎代庖,更不能指责媒体人和军事思想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国家的外交战略、策略、方针、政策,是由国家最高层决定的,是由主管外交的政治家决定的。政治学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外交学家等等是他们的外交参谋。
而职业外交官的任务就是一个:忠实地执行决定。职业外交官需要的是苏武式的坚贞精神、张骞式的冒险精神、唐僧式的奉献精神、郑和式的百折不饶精神、孔明式的舌战群儒精神、蔺相如式的不卑不亢精神、晏婴式的不辱使命精神、邓芝式的敢下油锅的精神。职业外交官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留给他的发挥余地和空间极小,惟其如此,优秀的职业外交官才更需要过人的创造力。
职业外交官不能做的是:一、不安于自己的本分试图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二、将一己之见掺杂进外交工作;三、视自己为专家藐视对外交细节不熟悉的政治领导人(据说乔冠华就有过这样的举止);四、为自己的工作叫苦叫屈或自我歌功颂德,好像外交的成绩不是国家力量使然而是外交官努力使然,五、像吴大使这样反感其他人谈论对国家的外交政策的不同见解。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