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利比亚特约记者 青木 余歌】2011年10月23日,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全国解放的那一天,马哈茂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当时的许多利比亚人一样,马哈茂德并不喜欢、甚至厌恶卡扎菲。所以,在北约帮助下,像马哈茂德这样的民兵蜂拥而起,推翻了卡扎菲政权。马哈茂德认为,只要打倒了独裁者,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利比亚将成为“北非的迪拜”。
也就是从那时起,的黎波里街头涂满了“利比亚终于自由了”的标语。如今近4年过去了,街头又增添了许多新涂鸦,最多的是“干掉哈夫塔尔”。哈夫塔尔是利比亚武装部队最高司令,但他的军队却不能控制首都,首都目前被反政府的“利比亚黎明”控制。更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老家苏尔特已完全被IS占据。2011年的革命显然失败了。
失败的后果很严重。联合国10月初发布的报告估计,约有300万利比亚人受到冲突影响,占其总人口的1/2。欧盟数据显示,自“阿拉伯之春”以来,每年有数万至数十万利比亚难民乘船驶向意大利。
27岁的纳兹尔就是从意大利登陆来到德国的。“以前,(利比亚)年轻人可以挑选工作,苦活由外国劳工干。2011年之后,年轻人几乎都没了工作,许多人被迫加入武装组织。”纳兹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更别提职业培训,年轻人待在利比亚没有未来。”纳兹尔目前在参加柏林市政府为难民提供的机床技工培训。
55岁的难民索拉里斯以前在利比亚一家研究所工作。与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也曾支持“阿拉伯之春”,憧憬“真正民主”的到来。不过,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利比亚的遭遇是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他说。
“内战让利比亚倒退了几十年。”索拉里斯说,以前利比亚是非洲比较富裕的国家,现在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且,大批外劳逃离,对利比亚的经济也是灾难。利比亚曾经有250万合法与非法外劳。“经济恶化还不是最可怕的,利比亚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才是如今面临的最大障碍。”
栖身慕尼黑难民住所的阿扎德同样曾拥有美好的生活。他曾是利比亚一家德国企业分公司的工程师。“卡扎菲时代,我们在的黎波里拥有不错的生活。有一座独立别墅,一辆德国汽车,收入稳定。”阿扎德说,“逃难到德国是无奈之举,主要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孩子的教育。如果未来利比亚政局稳定,我们仍希望回到利比亚。”
实际上,战乱不仅让利比亚人四散逃离,也使它成为非法移民的中转站。尤其是去年8月利比亚两派全面开战以来,非法移民进出利比亚如入无人之境。据联合国统计,今年已经有近13万人从利比亚出发偷渡到意大利。
附 大批叙利亚民众集会“感谢俄罗斯,感谢普京”
在美国向反对派空投武器的同时,叙利亚政府军在战场上正节节胜利。叙利亚军方13日发表声明说,在俄罗斯的空袭配合下,叙政府军打击恐怖组织的地面军事行动在多个地区取得重要成果,收复了位于北部阿勒颇省、拉塔基亚省和中部哈马省的13个村镇。
“感谢俄罗斯,感谢普京”。13日,大批叙利亚民众聚集在俄罗斯驻叙大使馆门前,他们高举俄罗斯国旗和普京画像,感谢俄连日在叙打击IS的军事行动。不过,这样的集会使俄驻叙利亚大使馆成为极端组织和反对派武装的眼中钉。在叙民众集会的同时,两枚炮弹击中俄驻叙使馆,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法新社称,“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宣称对爆炸事件负责。
实际上,不仅在叙利亚,在整个中东,俄罗斯打击IS的行动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欢迎。埃及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穆萨13日播出了俄空军袭击IS的画面。穆萨指着画面称,“请看,这就是俄罗斯,这就是俄罗斯军队,这就是普京。空中突击的画面表明俄罗斯在叙利亚对IS空袭的有效性,这是如此精确”。在对普京赞不绝口的同时,他也提到奥巴马:“奥巴马对IS太软弱了。美军在那里一年多了,我们没有看到一名恐怖分子被消灭。”
英国《快报》称,过去一周里,普京勇者无畏的形象频繁出现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中东民众的汽车和广告牌里。在伊拉克一张卡通广告上绘着,上身裸露的普京揪住IS头目巴格达迪的衣领:“我将把你压成粉末。”报道称,在中东很多人认为俄罗斯的军事干预是打击IS的一个转折点。一些人甚至称普京是“伟人和敬爱的领袖”,他“打破了自我吹嘘的美国神话”。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