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在各种冠以“互联网”名义的论坛、演讲、活动中津津乐道于“互联网”、“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云云,不遗余力、巧舌如簧地鼓吹“全面引进、升级和部署”美国因特网技术体系。现今,无论官方文件、传媒网站、学术论文,不讲科学,违背事实、违反国家语言规范的“互联网”之说,在中国已经成为最为时尚的商业术语、文化名词和政策定义。
什么是互联网?
中国有没有“互联网”?
中国有没有能力建设和发展主权公众网络?
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竟然长期困扰着中国的网民、官员和学子,尤其是年轻一代,许多人分不清什么是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什么是美国网和中国主权网,是非混淆,逻辑不清,认识糊涂,瘴气弥散,已经严重影响、干扰人们的网络空间认识,严重影响、干扰党和国家的网络空间决策,已经并仍在继续给国家、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害和损失。
那么——
一、什么是互联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届第24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定义:“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显然,网络不是互联网。互联网,至少应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自主规范运作的网络之间实现互连互通和相互对应服务构成的网络空间系统。1997 年 7 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发布的第一批推荐使用的信息科学新词,明确互联网又称互连网,英文是小写的internet或internet work或interconnection network,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在功能和逻辑上组成的大型网络。
美国因特网名称和地址分配组织ICANN,每年与因特网各接入国家、地区和机构签署一次协议,内容大同小异。协议单方面规定,ICANN负责技术协调,控制主根服务器,当地主管者无权主导;在因特网运行体系中,ICANN是全球性角色,拥有技术主导权;ICANN负责管理所有顶级域名的资料和数据库,拥有所有域名服务器的信息;代理机构向ICANN开放路由表和注册用户信息数据,连续地、及时地向ICANN报告用户信息; 必须向ICANN缴纳管理费用,不付费用,视为违约;协议期间,ICANN有新的规定,当地管理者必须遵守;代理管理者受当地法律管辖,ICANN受美国法律管辖;等等。
中国与美国的网络之间修一条路,只是建立了沟通两个网络之间信息通讯连接的基础条件。如果只能是单行线,只能单方面遵守美国方面的交通规则、向美国缴费才能通行,服从美国指挥才能向中国提供一定限制条件下的服务,这怎么能是平等互利、和平共赢的互连互通?最多只是美国网络强权管制下的一个站点、一个区域!
自主管理信息通讯路由是各国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的重要基本要求之一。路权受美国控制,中国没有路权,没有网络空间道路交通的所有权、管辖权和维护权,所以——
二、“中国互联网”子虚乌有
据《中国因特网发展大事记》,1989年10月,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正式立项,世界银行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由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三家合作,建设NCFC主干网和三家的教学科研网,1992年完成。这是中国网络的雏形。
1990年11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帮助下,中国学者完成了美国因特网.CN中国顶级域名的注册,当时是基于科研目的与国外建立起信息交流的渠道。
1993年3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国际卫星信道,开通接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中心(SLAC)的64KDECnet专线,成为中国科研教育网络部分连入因特网的第一根专线。
从网络拓扑学(Topology of network)来讲,接入只是用传输介质连接各种电子设备(元器件)的物理布局。遵从美国单方面技术和管理规则协议限制的连接,并不是中国网络与美国因特网的“互联”。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再呼吁欧洲建立与美国隔离的网络服务,呼吁向欧洲公民提供不必跨越大西洋发送电子邮件和其它信息的服务,正是因为接入不是互联,不能满足不同网络系统之间对等技术支撑和对应网络服务完全必要的基本条件。对于主权国家来说,依靠美国单方面规则接入、由美国单方面提供网络信息空间服务既不安全也不公平。
1994年4月20日,NCFC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的“国民互联网导师”将这一天界定为中国进入“公众互联网”发展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互联网”出现了!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因特网连接专线(北京和上海)。不容置辩的历史真相,就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以接入美国因特网开始启动,而不是从建设自主可控的主权网络开始启动。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
1997年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与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连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初具规模基本建成。历史再一次彰显,“中国互联网”是以出让中国公众网络空间为美国网络空间作为巨大交换代价而构成的。
“中国互联网”以“全功能连接因特网”作为前提启动建设,以全网接入因特网宣告基本建成,这就是中国公众网络空间沦陷的真相。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将1994年4月20日作为“节日”庆祝,是为美国因特网渗透中国网络空间欢呼雀跃吗?
接入不是互联,这样的科学道理,身为工程院副院长、科学院副院长、清华北大顶尖学府的列位教授、专家,是果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硬是指鹿为马,硬是睁着眼说瞎话。明明是接入美国的因特网,非要说是建成了中国的“互联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和目的,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学术造假!
既然是“中国互联网”,中国网络空间的主权何在?中国网络空间的疆域何在?中国网络空间的通讯路由为什么必须先去美国、日本转一圈?中国网络空间的信息为什么必须在境外、在美国建立镜像和备份?中国公民、企业和政府为什么每年都要向美国支付巨额的网络空间信息消费费用?
学术造假无外乎主要出于不学无术、别有用心或追逐名利几种情况。“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多是声名显赫的知名公众人物、上层知识人士,应该不会是不学无术。冷眼看去,伴随“中国互联网”学术造假的欺诈真相,竟令人不寒而栗。请看——
三、“中国互联网”的欺诈与卖国
IPV6是“中国互联网”大佬、精英祭出的核心“法宝”,也是“国民互联网导师”长期鼓吹、倡导的最大本钱。自2003年启动以IPV6为核心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以来,中国政府投入不下几百亿元人民币,成效不堪。
截至2015年底,美国民间组织IETF推出IPV6作为因特网基础技术IPV4的演进版已经经历了20个年头,IPV6地址占全球IP地址的普及率比例为10.41%,普及率最高的比利时不到50%,因特网发源国美国次高也不过22%。截至2016年6月底,网民数超过7.1亿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十多年几百亿投资仅“普及”了IPV6域名地址3698万个,且大多集中在高校。海内外媒体惊呼,IPV6太落后了!在多年前IETF主持的“全球IPV6日”,谷歌、雅虎、脸谱等著名跨国公司就纷纷质问“IPV6用户在哪里?”IPV6应用领导者谷歌明确指出,IPV6和IPV4算法与结构不同,不相兼容,难以下决心推动普及和应用。
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中国“国民互联网导师”硬是辩解说,中国一有内在需求,二有比较强的政府背景,三比较重视“互联网”的标准和专利,希望通过“下一代互联网”改变“互联网”资源被控的状态,比任何时候都更期待“下一代互联网”。他宣称,2010年中国进入“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阶段。“中国互联网”大佬们竟然要求在国家信息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全面引进、升级和部署IPV6。
打脸的是,被习主席称为“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机构”的ISO,以及联合国承认的国际电工协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T,都不承认IPV6是国际网络标准。2007年,ISO/IEC细数IPV6继承了IPV4种种框架结构的缺陷,特别是包括多样性、自适应能力、重编程可能、数据中心化、虚拟化、经济效益等等,认为不经过重新设计和实验是不可能实现的,全体国家成员体代表没有疑议,并提出“革命性全新框架的新一代未来网络”认识,取代渐进改良的“下一代因特网”概念。2008年,ISO/IEC委托中国专家在IPV9报告基础上,就未来网络的新命名和寻址机制(互联网的核心底层机制)进行预研。2009年,ISO/IEC负责未来网络技术标准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工作机构JTC/SC6,决定由中国专家谢建平、刘亚东、张庆松等承担《未来网络的问题陈述和技术要求》第二部分《命名与寻址》、第五部分《安全》的编辑工作。2014年,经美国、俄国、中国等国家成员体代表两次投票批准,并征得国际电信联盟ITU-T大会同意,ISO/IEC正式发布《命名与寻址》(ISO/IEC TR 29181-2)和《安全》(ISO/IEC TR 29181-5)未来网络国际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认,这两个国际标准的核心部分都由中国专家主导,中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硬是置ISO/IEC的国际标准权威性、公开性、指导性于不顾,硬是打肿脸充胖子拼命将被美国政府列为“民间协议标准组织”的东西说成是“互联网”国际标准瞒天过海,硬是不知羞耻地粉饰“下一代互联网”就是“未来网络”掩耳盗铃,哄骗国民意识,忽悠政府投资,欺骗中央决策,到底所欲何为?
打脸的是,阿帕网创世元老、美国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主要技术贡献者,ISO的OSI机构起草人,波士顿大学教授约翰•戴(John Day)指出,IPV6主要以解决地址短缺为设计目标,忽略了因特网架构的致命缺陷,是错误的路线,完全是过度浪费时间。他认为,如果1992年就采取ISO的CLNP方案(核心内容是IPV9),已经解决问题继续前进了。约翰•戴教授毫不含糊地指出,IPV6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白白糟蹋了人类网络科技发展的大好时光;他一针见血地呼吁,开发新的网络体系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将反对派拉下马,他们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要维持现状!
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上却难以查到、看到与“国民互联网导师”持“不同政见”的约翰•戴这样的国际公认的因特网、互联网大师的坦诚意见呢?蓄意屏蔽、删除、封锁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的见解,又是意欲何为呢?
打脸的是,从“全功能接入因特网”迄今,包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内的“中国互联网”相关机构、组织和企业,每年与美国因特网名称和地址分配组织ICANN签订协议,按照协议受制于美国因特网管理规则和美国法律。这些在国外公开的协议,这些原本最能说明“中国互联网”性质和真相的白纸黑字,却从来不向国内的网民及相关组织、政府机构和关联企业公开,这又是为什么呢?见不得人么?
如果是有益于中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网络空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创造,有利于创建国际网络空间新秩序的指导性协议,有什么严格保密、严密封锁的必要吗?难不成其中有太多难以启齿、不可告人、唯恐泄露利益集团“天机”的秘密或弥天大谎吗?
打脸的是,“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欺骗国人和国家,说“中国互联网”的出口带宽是为国家“创汇”,必须不断扩大出口带宽,必须大力推崇“互联网+”。互联网本是个好东西,但目前的“中国互联网”是美国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是披着“中国互联网”外衣的美国因特网,不是真正的中国主权网络。依附、植根于于美国因特网的“出口带宽”,明明是敞开大门任凭美国渗透中国网络空间宰羊割毛、吸血嚼肉,如何能够为中国“创汇”?事实是,中国“全功能连接因特网”20多年来,不仅从来没有“创汇”一个美元,仅2015年就从1.65Tbps出口带宽流失了2万亿元人民币信息消费收入,国家还没有税收。
按照“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制定的“全面引进、升级、部署IPV6”的规划和战略,“中国互联网”2020年出口带宽达到20Tbps,信息消费总额6万亿元;2025年出口带宽达到48Tbps,信息消费总额12万亿元。参照2015年信息消费被“出口”的比例,到2020年每年须支付美国3.75万亿元,“十四五”期间须支付18.75万亿元;到2025年每年须支付美国7.5万亿元,“十五五”期间须支付37.5万亿元。这十年叠加为56.25万亿元,约是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财政收入15.22万亿元的3.7倍,国家还不能征税。以2025年中国达到人口高峰15亿测算,全国人均每年支付美国信息消费额将达到5000元,按劳动年龄人口10.5亿计,每年支付美国信息消费额劳动力人均超过7140元。若届时实现全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万元,则支付美国信息消费额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这极不正常。这究竟是爱国还是卖国?是为中国人民谋福利,还是帮助美国及其资本利益集团盘剥中国和中国人民?
打脸的是,“中国互联网”的主要企业早已都姓“外”,早已都被拿捏在以美国华尔街资本为主的外国资本的股掌之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国互联网”前20名企业巨头中,阿里巴巴被软银集团和雅虎控股60%以上;腾讯第一大股东是纳斯达克上市的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百度的第一大股东是美国风投公司德丰杰;华尔街老虎环球基金、耶鲁大学高瓴资本、硅谷红杉资本等联手控股京东;搜狐、新浪、网易、人人、奇虎等无不被美国公司渗透持股,中华英才、智联招聘、前程无忧都被美日资本绝对控股。海量的中国网络空间信息、网民信息在外国资本的操盘下长期失控,源源不断、随时随地被美国方面攫取、监视、控制、备份和利用。“中国互联网”的网民不仅赤裸裸地躺在美国因特网控制的各种“大数据”上,还不得不在美国资本面前束手就范“留下买路钱”。
在“中国互联网”上,中国上网公民和组织、机构、企业不是堂堂正正的“消费上帝”,而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因特网的租客,是受制于美国资本的网奴。这岂不是天大的颠倒和耻辱!
问题还在于——
四、中国有能力建设发展主权公众网络
尽管“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把持了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关键重要岗位,控制了国内主要的媒体信息舆论渠道,却不能回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主权在我、不受制于人,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的原则;不能回避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不能回避要把握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机构”ISO/IEC已经正式批准发布的《命名与寻址》(ISO/IEC TR 29181-2)和《安全》(ISO/IEC TR 29181-5)未来网络国际标准中,包含了中国专家提出并拥有知识产权的多长度地址、全数字域名、混合架构、先验证后通讯等构想和实现、验证论据;中国专家提出了全新的科学论断,指出现有网络安全机制的种种弊病仅限于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安全的概率,并不能实质性地解决和实现安全保障,必须将传统的被动安全防御机制改变为主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细胞级安全防护体系。20多年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爱国的中国专家学者坚持不懈与美国因特网渗透抗争,创造了卓有见地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主权网络体系的学术理论、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各国家成员体一致投票通过了中国专家关于网络空间的全新定义:
(英文)Net Space is derived and expended from network. It indicates the new dimensional time-space system created by human with communication, computer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new space for human information activities (includ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processing, storing, transmission etc.) and is becoming an ever important part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human society.
(中文)人类用通信、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创造出的新的一维时空体系,其为人类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等)提供了新的承载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环境日见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述国际标准的世界性确认,表明我国已经走在美国前面,掌握了未来网络空间发展趋势的核心影响力,为中国在未来网络后续技术标准方面奠定了全新的思想、路线和技术基础;表明我国在制衡美国单方面定义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方面占得先机,在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和信息化发展方面赢得主动。
相比较IPV6,从2001年9月信息产业部行文“决定成立‘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组织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9协议的数字域名等技术标准”开始,到2016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批准IPV9体系的4个标准,经过各方面同心同德和军民融合所做的不懈努力,中国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PV9系统母根服务器、主根服务器、(辅)以英文N-Z字母命名的 13个根域名服务器均已研制完成。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个拥有独立自主分配IP地址空间、“.CHN”国家顶级域名、“86”全数字域名、IP地址网络资源的国家,可以兼容、制衡美国因特网,实现自主运营。
“国民互联网导师”称,IPV6相对于IPV4最大的优势,是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但迄今没有看到相关有效的实验证据。而IPV9系统拥有10*64次方(256位)到10*512次方(2048位)的地址规模,远远超越IPV6所宣传的地址长度,可以兼容、覆盖IPV4/IPV6地址,IPV6却不能反兼容IPV9,因而IPV9更加可靠、安全。在现有网络运行中实际测试,基于IPV4/IPV6的硬、软件可以无缝应用于IPV9网络系统,现有的Windows、安卓手机的App也可以正常访问IPV9系统的“.CHN”大部份网站。
IPV9骨干光纤网络由10G和100G骨干路由器为基础构建,国内产业体系已可生产960G、100G、10G的IPV4/IPV9骨干路由器、家庭用的100元以下的小路由器、工业控制的安全路由器、负15次方的北斗/GPS网络授时同步体系,IPV9网络管理、检测系统。IPV9具备了商用推广的必要条件。
“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费尽心思推崇的美国因特网IPV6技术,迄今没有得到“最权威的综合性国际标准机构”ISO/IEC及其各国家成员体的认可,没有完成和实现IPV6商业推广的“创新”和创造,却百般打压、排挤、抵制、诽谤具有明显技术应用优势的IPV9的推广和应用,究竟意欲何为?
在建设和发展中国主权网络的原则前提下,允许和鼓励推广应用我国主导、控制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IPV9网络技术,允许和鼓励IPV9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与IPV6公平竞争,有什么不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美国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五作战疆域”的网络部署,进入了网络“准战争”状态。追随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只能是被美国继续攥住我国的网络信息命脉。中国现有网络空间战略输在起跑线上,出现了几乎错失主权的重大失误,继续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耗时间、耗财力、耗资源,耗人才、耗良机,将永远处在被动、挨打、受制于人的境地,搞不好永世不得翻身。坚定不移地宣示主权、夺回主权、捍卫主权,坚持主权原则为我国网络空间战略和策略的唯一前提和必须基础,制定、实施与发展全新的中国未来网络空间主权战略和策略,亡羊补牢,奋起拼搏,刻不容缓,正在当时。
中国应当引领世界,建立新的集安全、信任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网络空间系统,实现全新定义的网络及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必须用全新的理念、规则、协议和技术,构建全球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未来网络空间,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构建没有网络战争威胁的主动安全管理网络空间体系。必须在保障网际空间完整性与和平秩序的前提下,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和管理权、控制权,保证个人和团体在法治框架下自由从事信息活动的正当权益,保证提供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持,并赋予其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能力。
有人说,“中国互联网”不过是美国因特网的“转基因网”,不过“合成”了因特网的某些片段而已,不必过于噤若寒蝉,自己吓自己。错!大错特错!“中国互联网”就是连接美国因特网的中国延伸网,就是受制于美国因特网的中国衍伸网,就是构成美国控制的中国网络空间区域的骨干网、基础网、局域网,这是绝不含糊的事实真相!
我们再也不能犯糊涂了!再也不能自己骗自己了!再也不能任凭“中国互联网”大佬、大咖、精英和“国民互联网导师”们忽悠、欺骗了!我们一定要解放我们祖国已经被侵占、渗透、沦陷的网络空间,脚踏实地、坚定不移的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发展成自立于世界网络空间的网络强国!
为此,我们要毫不犹疑地坚决去美国因特网化,去美网殖民化,去美国网奴化。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志气、有决心走出美国一张网独霸天下的网络空间怪圈,建设与发展强大的中国主权公众网络,坚定地支撑于、屹立于未来网际网络空间战略的前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