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考古成果表明,汉代正式开通的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早在数千年前已经开始。这条路线不仅是丝绸之路,还是粟黍西传之路、小麦东传之路、冶金术东传之路,是文化交流的经典路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一定会使交流的双方都从中获益,给自身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活力。”
在首届敦煌文博会开幕前夕,以黄河上游文化为主线,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和史前丝绸之路等重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玉器的早期传播
以玉为美,以玉为贵,将玉比德,崇尚玉是中国文明的特点之一。最初是以玉为美。在中国古代人的观念中,玉就是石中美者。最初是选择具有特殊色泽或质感的石头作为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贵贱和贫富的分化,权贵阶层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珍贵的玉石器作为等级的象征,这就是以玉为贵。后来把玉和祥瑞、和德性相联系,这就是将玉比德。
最早以玉为美的时期,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的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是玉玦和玉坠饰。什么是玉玦呢?就是玉耳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玉耳环距今8000年,在内蒙古赤峰一带被发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隆洼遗址在赤峰被发掘,村落被宽两米,周长500多米的椭圆形围沟环绕,里面上百座房子分成几排,每个房子规模有大有小,但是排列的很整齐,其中少数房屋的地面之下发现有墓葬,部分墓葬的墓主人佩戴者玉耳环。出土的玉耳环直径最大6厘米,一般是3厘米左右比较多。其中玉玦里的玦王很精美,8000年前制作的相当精致。这里的玉器除了耳环之外,再就是吊坠,吊在胸前的,这是一套的组合。有大有小,有不同的形式,除了扁的还有高一点的。基本上都是一对耳环带一个吊坠,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能戴,只有少量人可以,8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了社会分化的迹象。
史前时期的玉玦除了东北地区赤峰这一带之外,20世纪70年代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玉玦,它在浙江的北部余姚,靠近宁波,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
经过对玉玦的观察,可以看出,玉玦是先制成一个玉环,然后再用细绳蘸水加上解玉砂在玉器表面反复磨,磨出一个豁口。具体的有两种方法。在日本早年出土的耳环、玉玦,一种是绳子从里往外磨出来,外侧是宽的;还有一种,从外往里磨。我们发现在兴隆洼遗址当中,玉玦的开口方法有两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玦也同样两种方法。表明在这个时候这两种方法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同时被采用。
小米起源自我国
如果没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没有人口显著地增加并聚集成为城市,那么,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我们发现,在中国北方,小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文明起缘的重要基础。世界农业有几个起源中心,中国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还有西亚的小麦、非洲的高粱、美洲的玉米等。
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黍,南方地区(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这是现在的粟和黍,所谓粟和黍就是谷子和糜子,都是小米,谷子是一般的小米,黍是黏的小米。
在世界范围内,欧洲、西亚其实也有小米,黍曾被认为最早是在7000年前的西亚地区起源的。但在2003年,我们在内蒙古赤峰发掘的兴隆沟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小米,包括粟和黍。到底哪儿是小米的原产地呢?中国和西亚欧洲的粟和黍究竟是两个不同中心,具有各自的起源,还是只有一个起源地?这个问题只靠我们考古学家是解决不了的。于是,中外顶级的植物考古专家合作,用科学的办法对中广核西亚、欧洲的小米进行多种分析手段研究。
现在比较确凿的是,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洼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碳化的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
总之,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双重显示小米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无论是粟和黍都是这样,小米栽培被发明以后从中国的北方向外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尤其是DNA研究表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黍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并继续向西传播,大约3500年前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另外一个品种不黏的小米——粟在距今4000年前向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是在那边没有发现黏的黍,可见各地对外来因素的接受、吸收也是有选择的。
小麦自西亚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国?
小麦起源于西亚,大约产生与距今9000年前,7000年到6000年前小麦传播到伊朗高原北部,它与当地粗山羊草杂交形成六倍体的普通小麦。小麦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
通过现在对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小麦本身进行测年,可以推测小麦传入中国北方地区的年代不早于距今5000年。传入的路线,基本上是通过西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内地。一般来说中亚是小麦传入中国的中介站,河西走廊应该是小麦主要的传入路线。但是,黄河下游山东胶州地区的小麦测年后发现有一粒是4500年前的,早于河西走廊发现的小麦。这是测年的误差导致的,还是小麦另有传入路线?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我认为小麦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但也有专家认为北边还有一条,这是所谓的欧亚草原的大通道。
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基本上认为冶金术来自西亚。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年代不晚于距今7000年,我国最早有5000年。迄今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铜器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还有锥子等器物,它们基本上都是出土在甘肃河西走廊这一带。
西城驿铜器的材质二期以红铜为主,三期以合金为主,合金技术日益成熟。这个遗址提供了大约距今4000年到4200年之间的冶铜技术的情况。从矿料来源来看,河西地区北为天山——北山成矿省,南为祁连成矿省,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矿源可能就在河西走廊地区。
从西城驿发掘及调查情况来看,河西走廊发现冶金遗存的遗址间看不出生活资料或矿物资料的供求关系;各遗址在聚落内独立完成冶炼、合金配比、器物生产等;比中原地区夏代的制作铜器的产业链简单,比辽西地区红山文明的产业向略微复杂;可能与社会复杂程度相关。
这个遗址的发掘的重要意义就是对中国早期冶金起源及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特别是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冶金术的传入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简单总结来说,铜制品可能在距今5000年左右,已经进入到河西走廊,冶铜技术最晚在距今4500年前已经传入甘肃地区,然后继续向东传入黄河中游地区。
历史的时间进程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史前先民开始了粟、黍的栽培。距今8000年前,粟作农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距今5000至4500年前,原产于西亚地区的大麦和小麦传入中国。与此同时,原产于西亚地区的黄牛和绵羊也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国。同样是在距今5000至4500年前后,发明于西亚地区的冶金术通过河西走廊地区传入中国。
需要强调的这几项传播的年代都是距今5000到4500年左右,像黄牛、绵羊、小麦、冶金术,我觉得这一点是偶然的,反映出这个时期史前文化的交流非常活跃。而这一传播路线也是汉代正式开通的丝绸之路的线路,说明经过这个路线的文化交流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条路线不仅是丝绸之路,还是粟黍西传之路、小麦东传之路、冶金术东传之路,是文化交流的经典路线。距今5000到4500年正是各个地区早期文明形成的时期,也是史前文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显著变化的时期。上述的文化交流对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及中亚、西亚地区文明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境内的广大地区,随着史前文化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活跃,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在史前农业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史前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距今8000年前,作为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以玉为美的习俗开始出现。兴隆洼文化玉玦和玉坠的组合及其制作技术向南、向东传播,至迟7000年前,到达长江下游地区。向东北传播到俄罗斯沿海州和日本列岛中部,成为古代东方史前至夏商周时期文明的代表性装饰。
距今大约55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势力集团强势崛起。以庙底沟文化彩陶为代表的文化因素向周围地区施以强烈的影响,第一次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格局的雏形。
距今5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长江下游和中原地区,都大约同时出现了龙的形象。其中,尤以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安徽南部的凌家滩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之间的相似性最为突出,如都流行以玉为贵的风俗。玉器中都流行玉龙、玉鸟、玉龟、玉人,且造型特点存在着相似之处。这反映出,这些相距千里之遥的两地之间的上层社会之间确实存在着联系。中华文明特点之一的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正在逐步酝酿、形成。
距今4300年前后,中国中东部地区内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原地区比较多地吸收各个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各地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的态势。这应当与尧舜禹集团通过联盟的形式扩大力量的策略有关。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等原来比较发达的区域文明因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原因而导致农业受到毁灭性打击,社会机构崩溃而逐渐衰落,自身的文明化进程出现挫折,转而进入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轨道上来。
距今3700年左右,夏代后期的二里头文化强势崛起,对周围加以前所未有的文化辐射。中原王朝发明的礼仪用具——牙璋和陶质酒器向周围地区扩散,最南抵达香港和越南。这一时期,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正式形成。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文明,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它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其内部各个区域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影响,促使其不断保持了活力。正是在这一时期,各自独立起源的区域文明,相互交融,走向以黄河中游的华夏集团为中心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也与外部其他文明保持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学习、吸收、借鉴,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王巍,195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初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双博士学位。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