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系列关键词伴随着中国首位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获得者屠呦呦而来,84岁,中国籍,中共党员,中医研究背景,发现青蒿素,主要成果诞生于70年代......“成果诞生于70年代”无疑吸引了不少眼球。当我们关注青蒿素产生的时代背景时,也不能忽视“疟疾”的阶级性,是的,疟疾是一种“穷人的病”。尽管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对于资本为导向的他们而言,为“付不起钱的穷人”钻研治病之道还不如研究减肥药来得实在。而“笼罩着阴云”的70年代却恰恰是要服务于穷人,服务于大众的。那个年代,科研成果不是个人荣耀,而是集体通力合作以服务于大众所需。科学究竟服务于谁?这才是今天诺贝尔科学奖项应该刺痛我们,让我们反思的地方。
1950年代,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送瘟神二首·其二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
(注:本诗是毛泽东获悉余江县战胜血吸虫病所著,表现了劳动人民以高度的智慧与团结的力量战胜瘟神气魄)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其他两位科学家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这位低调的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的得奖让科学界和舆论全身的细胞都被激活起来——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523项目——一个团队的临危受命
屠呦呦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的提取方法。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屠呦呦终于发现以沸点较低的乙醚作为提取物的方法,提取出了成功率达100%的抗疟药物青蒿素。
至高无上的诺奖最终只颁给了她一个人,然而这位女科学家在获得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就说到:“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为什么这样说呢?要从青蒿素发现的背景开始谈起,它起源于“523项目”。1967年,毛泽东和周恩来下令,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5月23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此后,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展开。而屠呦呦正是400多名参与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中的一名。
团结合作是一种科学品质
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顺利运用到疟疾治疗的过程中,标志着523项目的成功,这个成功不是个人的,2006年由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持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一书,就这样强调:“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但可以断言,从传统医药中,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研制成功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药,发明证书上的6个单位中,无论是哪一个单位,以当时的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哪一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
青蒿是从2000多种方药中一个个尝试选取出来的,每一味药材后面,都是一个科学家团队的努力。但就青蒿而言,其提取方法,也经历过190次失败。这个过程必然不是屠呦呦一个人可以走完的,而是她整个团队夜以继日的付出。只是提取的关键一步——发现以乙醚作为提取物主要归功于屠呦呦。但这一步的成功,是建立在科学家们千千万万次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发现提取方法,离将青蒿素变成患者可以服用的药物,还差得远。制作药物需要确定其化学结构,再以一定的技术合成,才能正确地入药。这些都需要化学家们的努力了。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寻找能够解开其结构的有机化学家,经过周维善、吴毓林、李英、许杏祥等一大队科学家的不断测算、实验,终于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成功实现了与天然青蒿素完全一致的物质合成。很快,又将屠呦呦团队提取的双氢青蒿素成功确定成分并且合成。这一项技术发现,终于完全被科学家们掌握并灵活地运用,让它真正为人类造福。
屠呦呦团队能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成功提取青蒿素,并且化学家们能够顺利地合成这一并不昂贵又有效的抗疟药物,与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与通力配合是分不开的。与当下许多科研团队相互闭锁消息,保护技术机密不同,523项目中的科研工作者在定期的会晤中积极地交流最新的成果,实现资源共享。这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物资。同时,作为一个由国家主席、总理亲自询问的项目,它的调配是非常高效的,项目中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工作,同时又相互配合,有求必应,例如刚提取出的青蒿素结晶,很快就找到了团队为其确定结构,这样的高效协调,并不是一个自由涣散、自顾自发展的队伍能够实现的。
有人曾经质疑过,认为屠呦呦的奖项不是其个人的成果,而是团队的。其实比团队更重要的是团结,无私地团结。尽管受制于诺奖本身的制度限制(只能颁发给个人),奖杯只颁给了屠呦呦,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这一重大科技进步后面的团结机制。这一团结机制下推出的成果远不止这一项,我们熟知的两弹一星的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都是这一机制的产物。
大众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而这一科技进步的另一个重要推力就是大众化。大众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植于大众,二是来自于大众的经验积累,三是回馈于大众。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而疟疾通常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地区传播,所以底层的百姓更容易被感染,同时他们又是最没有钱医治这一疾病的。因此研制抗疟药物,其实本身就是个“赚名声不赚买卖”的项目。用现在的话语说,没有多少“市场效应”。“523项目”的顺利推进,是与当时国家的力推密切相关的。
同时在草药收集过程中,科学家们还大量阅读了各地赤脚医生们的治疗记录。因为赤脚医生们出入田间地头,拿到了最直接、最一线的材料,也借鉴了不少“土办法”来治疗疟疾。这为科学家们拓宽思路、有效论证提供了不少帮助。科学技术是和一线治疗工作紧密联系的。
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功提取并合成之后,这一并不昂贵的药材很快在各地得到推广,使得最普通的百姓都得到了治疗。并没有任何中间商垄断某一技术以哄抬药价。正因为是集体研究的成果,没有个人来申请所谓“知识产权”,即便现在到处都是以药为生的药商、药厂,也没有人可以垄断技术。青蒿素才得以真正造福于大众,实现了这一药品的价值。而科学家们的技术劳动也由此真正体现出了可贵之处。真正做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时至今日,我们不但要看到获得世界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更要看到这位女科学家背后整个团队的奋斗与努力,认识到是怎样的团结无私的科研精神以及大众化的科研体制才能促成这样伟大的科技进步。有人在争议所谓知识产权问题,认为这是团队的成果不应由屠呦呦一人独享。其实,当科学家心中是整个科学进步与人类福祉的时候,是一个人获奖还是一个团队获奖并不重要。知识产权这种为了进一步获取私利或个人名气的“权利”也就淡化了。距离这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已经43年,如今我们的科学发展,需要向历史汲取经验,才能在造福大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