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几十年艰苦磨砺和从政实践中特别是多领域多层级领导岗位的历练中积累得来的,释放出深厚的“地气”和旺盛的活力。
提拔重用什么干部?怎样培养干部?十九大报告告诉你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大的亮点,是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标志着,在改革开放近40年之后,中国共产党正式发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2.0版本。
如果我们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排除在外,不仅与“不忘初心”的逻辑不符,也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相背离。如果我们连“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不敢提,遑论什么理论自信?
这是在十八大以来5年治国理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前5年的工作成就证明,习总书记不仅是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际事务上,都是很有魄力的舵手。
路遥在文章《柳青的遗产》中写道:“柳青的创作活动告诉我们,仅仅满足于自己所认识的那个生活小圈子,或者干脆躲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搞创作,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几年,国外出了不少玄幻小说家,靠绘声绘色描述中国“争霸”、“新殖民主义”之类混迹政界、学界和舆论界,建议他们不妨消停一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全球政治理想,也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概念性存在,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阐发、制度化以及与实践互动而体现为一种现实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站在洞察历史经验的高度,用极为简练平实的语言,揭示了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深刻道理。
在中国大地上,没有任何一种信仰比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共产主义信仰更伟大、更崇高、更科学、更实在地造福人类,更能改善最广大人群的生存环境、生命状态、生活质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引起世界关注,“新时代”作为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也成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
新时代就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就是“我国发展起来且使大国成为强国”;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整个十九大报告所围绕的根本主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赢得斗争的胜利。
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心。到一大会址参观,是名副其实的寻根之旅;参观后宣誓,则是对初心的再次记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论“初心”不能忘记“十月革命”,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10月27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做客时事大讲堂第212讲,为师生带来“中国进入新时代——学习党的十九大”专题讲座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准确的说,是把以前党章中“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的规定改为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十九大结束后的第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一系列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有哪些新提法、新亮点?一起来划重点。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