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历史资料 > 阅读信息
老红军深情忆长征
点击:  作者:武汉叶子    来源:八一子弟  发布时间:2016-06-13 08:37:21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它是红色文化历程的绚丽诗篇,是彪炳千秋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

 

为了追寻和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我怀着崇敬和景仰之情,再次走访了湖北省军区几位健在的老红军之一周忠甲(周老原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已99岁高龄),听他讲述决然从军和长征路上的故事。

 

周老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拜访,在他的病房里,周老对我们说:习主席说过一支军队要打胜仗,必须要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特别是在革命遭受挫折时,每名革命者必须有铁一般的信仰,才能拼死为革命流血牺牲,否则就会当逃兵。周老表面显得很平静,可眼里早已饱含热泪,他用纸巾不停地擦拭眼角。80年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忆起长征路上的故事,如数家珍。周老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一字一句地娓娓道来……

 

一碗糙米饭让我当了兵

 

很多书上都写到,革命前辈是为了推翻剥削阶级,为了劳苦大众获得解放而参加的红军,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可是,当这位老红军说起他参加红军的动机时,却讲了一个令我感到意外的故事。

 

他说:我当时十四岁,家在湖北农村,那里穷,年年闹水灾,每年发洪水时,我母亲就会带上我们几个孩子到武汉逃荒要饭。可那年武汉也赶上大洪水,汉口也被淹了,城里人都没有粮食吃,哪有剩饭给我们。没有办法,母亲就又带着我们回到乡下,在堤岸边的荒地上种了些萝卜青菜,萝卜长得很快,没过多久,母亲挖出萝卜,让我挑到集市上去卖。在镇上,正巧碰到红军的一位司务长来买菜,他把我的萝卜全买下了,然后叫我跟着他把萝卜挑到炊事班。进了厨房,放下萝卜,他见我还没有吃午饭,就让炊事员端了一碗糙米饭给我吃。灾荒年,米可是个好东西,过年过节都吃不着,平时哪能吃得到米饭呀!于是,我一边狼吞虎咽吃着饭,一边问司务长是不是当了红军就天天有饭吃?等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我连家都没有回,来不及向母亲告别,就缠着部队首长直接参加了红军。

 

那时候,穷人的日子真的过得太苦了,忍受着面对剥削阶级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挤压。我只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活下来,为了能有一口饭吃,就去当兵打仗。当时我很小,家里很穷,没有上过什么学,哪懂得那么多的大道理。到了部队后,经过学习教育,看到身边的同志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才使自己逐渐有了一个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让劳苦大众翻身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可战争是残酷的,有的战友刚到部队,就立即开赴前线,连一顿热饭都没有吃到,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温饱问题永远是人民的首要问题,在那个年代,一碗糙米饭就能为革命事业培育一名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战士,他虽然只是红军中的普通一兵,但却那样威武高大。

 

长征途中粮食就是生命

 

提起长征,周老动情地对我说:那个年头粮食就是命啊!接着他讲了这样一段故事:红二方面军是最后一支进行长征的红军队伍。进入草地前,由于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粮食奇缺,而先前通过的部队已征过粮食,所以我们很难再征到粮食。为保证部队能够走过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在每个人的干粮袋上都划上印记,每天吃多少都有硬性规定,不允许多吃,违反者以纪律严惩。那个时候,我是首长的警卫员,除了警卫任务外,还负责保管首长、通讯员、马夫四个人的粮食,责任非常重大。每天由我定量分给每个人一点粮食,就着野菜、树皮、草根之类的东西一起掺和着吃、这些粮食全部是按照时间计划好的,要是多吃一口,可能就撑不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天了。

 

可是,当时因为饥饿难忍,一个战士提前吃完了自己的粮食。在草地上,粮食就是生命,他饿极了,就跑来找我讨吃的,我只得把我们的粮食分成五份,给了他一份,这在当时是一个冒险的行为啊!本来我们的粮食就不够吃,现在又要多分出去一份,但他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我如果不分给他粮食吃,他就会饿死在草地里,我记得当我们走到草地边缘的时候,明明已经看见前边的房子了,就几百米远的距离,可我已经饿得筋疲力尽,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眼巴巴地看着一缕缕的炊烟,就是一步路也挪不动。最后还是拽着一匹马的尾巴,让马把自己拉了过去,到当地人家讨了一点东西吃下去,才活着走出了草地。我的命大呀!几十年后,那个曾找我讨要粮食的战友已经成为我军某大军区的司令员。当我们回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时,都要谈到那些倒在雪山草地上的战友,在每10个红军战士里,只有一个活着走到了陕北。 

 

平静的诉说,悲壮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红军战士以前赴后继的姿势,以誓死如归的英勇,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畏,铺就了二万五千里这一条惊世骇俗的胜利之路。

 

长征路上的艰辛

 

说起长征路上的艰辛,周老激动万分,他用手绢不停地擦拭着他左边的义眼,慢慢道来:19365月,12团担任红二军团的前卫团,在前边开道。红军要经过的地方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重峦叠嶂,峡谷纵横交错,是藏民聚居区,人烟稀少,物资匮乏,粮食奇缺。前进道路上要连续翻越35000多米高的大雪山。不仅要战胜险峻雪山的阻挡和恶劣气候的侵袭,更为严重的是缺粮断炊的威胁。团政治委员朱照辉在战斗中负伤后,全团工作都压在团长黄新廷的肩上。他竭力做好全团的军政工作,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7月初,黄新廷与新调来的政委杨秀山率12团到达甘孜的绒坝岔,与专程赶来迎接他们的红四方面军的30263团会师,在迎接部队的引领下向阿坝开进。原计划10天的行程整整走了半个月,在最后断粮的日子里,还忍饥挨饿翻越了一座4200多米高的雪山,历经27天才到达阿坝。团长原本把解决饥饿的希望寄托在比较富庶的阿坝。但到达后却发现这里只有几十栋空空的民房,见不到粮食。寻找粮食成了部队生存的当务之急。

 

黄团长与杨政委一合计,决定各带领一个营去巡山找粮。黄团长找了一天,走了几个村庄也没有找到一粒粮食。他来到一个打麦场,看见两名战士在老乡打过的青稞垛中找到了东西,他拍着自己的脑门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呢?他走过去,一个战士兴奋地说:团长,你看。伸出的粗大手掌中有十几粒青稞来回滚动。他随即对身边的马夫和警卫员说:来!咱们一起来个小夏收。大约两个小时的光景,几个人便捡了两碗青稞。

 

回到团里,黄团长向杨政委亮出战果,给了机关同志一个惊喜,并决定向全团推广这一做法。可几天下来也没有找到多少粮食,大家愁眉苦脸的。黄团长又带着二营去了一个更远的村子,经过战士们仔细搜寻,在一个牛圈里看见干牛粪上散落着几粒青稞。他像一个侦查员发现蛛丝马迹似的拿着一根棍子拨拉着干牛粪,意外地发现一个硬物。他让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挖下去,竟挖出一个大坛子,揭开盖子一看,大家惊叫起来,原来是满满的一坛子青稞。黄团长让大家接着在附近找,果然又挖出两坛子,足足有400来斤。这对全团来说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也是份救命粮啊,可解燃眉之急。黄团长让同行的财务员拿出40块银元,用布包扎严实,写了一张纸条:老乡,我们用了你的粮食,现付上大洋肆拾块,请查收。红军十二团。然后一起放入坛子里。埋在原来的地方。

 

黄团长率领红12团离开阿坝进入松潘草地。此时正值盛夏,应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可又是最难通过的时候。在草茂花盛的地表下处处隐藏杀机,一脚踩错就可能被沼泽泥淖吞噬。黄团长带着这支缺衣少粮但却坚强无比的队伍在荒凉原始的草地上艰难地行进着。万籁俱寂的上只有前面部队留下的足迹和蹄印。没有向导带路他们只能沿着兄弟部队的足迹艰难跋涉……随处都可见到一路上牺牲的战友遗体,个个皮包骨头,有的还两三人背靠背坐在一起,相互支撑着。他们凝重的脸庞,微张的嘴唇,仿佛要对后来的战友们诉说什么,却永远不能开口了。

 

走出草地的前几天是最难熬的日子,黄新廷这个团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大家紧锁眉头,很少说话,情绪到了低谷。黄团长跟谁也没有说,跑到很远的地方挖回一大包徽菜,煮熟后每人一碗,大家高兴极了。他乘势给大家做工作:现在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可离胜利也不远了。大家要打起精神来,争取最后的胜利。你们看野菜不是还有吗,实在没有吃的还可以把马杀了吃,一定要活着走出草地。

 

一听说要杀马,几个战士都不干了。第二天,我把自己那件既能遮风挡雨,又能当被子盖的宝贝皮斗篷拿来给大家煮着吃了。这种仗义疏财的做法挽救了危难中战友的性命,同时还救了黄团长战马一命。马夫小李哭着对我说:周忠甲,你是我们战马的大恩人。

 

818日,官兵和往常一样,拖着疲惫、饥饿的身躯,迈着缓慢沉重的步履,继续前进。当部队艰难地翻过一座小山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房舍,炊烟袅袅,犬吠声声,村围一片片开着淡红色小花的荞麦地飘散着芳香,白色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我们走出草地了!”“我们胜利了!不知是谁忽然大声呼喊起来,战士们仍掉手里的木棍,欢呼着奔向小山,眼前顿时一亮,美丽的景色让他们亢奋,雪山草地被彻底地甩在了身后,幸福的泪水从他们清瘦的脸庞上滚落下来……

 

其实从长征开始到走过草地,我从来没想到会走那么远,会有那么苦,在千难万险的路上,我和战友们只有一个念头——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一句话,老红军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眼睛盯着前方,没有任何游移……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那场气壮山河、气势如虹的史诗般的长征已经过去了,它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壮举史料。现在重温这段经典历史,解读老红军坚持信念的执著精神,品味老红军不畏艰难的品格,探究老红军百折不饶的责任担当,面对多彩的社会历史变革,的确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与思考。

 

这是伟大历史中的真实一幕,这是红军队伍中的普通一兵,这是长征路上的几件小事,值得后世传颂,值得我们点赞,值得永载史册!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老红军深情忆长征

    2016-06-13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