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张丹青:“人工智能”现象的发展与对策
点击:  作者:张丹青    来源:作者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6-06-05 10:33:23

 

1.jpg 

        ——对《人工智能转化资本主义危机、开创美丽新世界》评论


      我曾经说过“谁主张,谁践行”, 既然草根网陈劲松博主反感“机器换人”, 那就是还意味着主张让人劳动,等于是放着高铁不用,还要用马拉车,老是依赖人的劳动,会阻碍自动化科技的进步的,所谓的依赖思想, 陈劲松不主张机器换人,那陈劲松就应当身体力行,成为工人去参加劳动,否则你的理论就是针对别人,而把自己排除在外。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就意味着必须尽可能的终结资本主义模式,许多人总是认为资本竞争才能带来科技的进步,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当初德国是国家社会主义,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德国二战时的雄风让大伙见识了吧,当初苏联人造卫星第一个上天,洲际导弹等等,都是领先,这不是资本主义创造出来的,笔者认为,科技知识(或说数理化等知识)才是一切科技诞生的源泉,而非是资本的作用,毛泽东时期两弹一星,难道也是实行资本主义的结果? 不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技的进步和发明,一定是知识(或说知识+实验+探索+思考想象)的结果,和主义无关,资本主义是交给市场来进行科研,社会主义是国家集中理工人才共同研发开发科技,如此而已, 而资本主义美国的许多高科技还得依靠国家的力量吧,比如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计划,这就是国家行为,或说国家意志,单靠资本,恐怕很难实现吧,资本以逐利为目的,太空计划是烧钱的事情,如果不是国家意志,又怎么可能产生“太空计划”运作下的高科技呢?


      只能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存在确实成了阻碍人类幸福甚至于生存的拦路虎,和广大人民形成了不可调和,甚至于是你死我活的矛盾,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应该行将就木,人工智能的普及,资本主义就应该走进历史的坟墓,否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喂奶主义,当然资本主义能做出妥协的话,人类主要搞好衣食住行这些主要的行业或说消费,资源能够让大家共享,且不会资源危机,那所谓消灭垃圾人口或“喂奶主义”就显得没有必要,笔者认为衣食住行的东西,特别是第一需求食物的需求,那是鸡生蛋,蛋生鸡,籽生菜,菜生籽的问题,这是循环的可再生的,几乎是不消耗地球资源的事物,当然消耗资源,并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节制,有些资源回收后“废物利用”,也是可以的,比如报废的汽车,回炉后钢铁应该还在,可以看成是“准再生”,汽车轮胎,橡胶树可以生产,这是可以直接 再生的,再说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可转化成电能)这些本来就是取之不尽的,当然石油、天然气等,估计不可或很难再生,但可以用别的能源代替,比如沼气代替天然气,而沼气或类沼气等是可以制造出来,可以再生的。只要人类有所选择,有所节制,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那么全球人共享资源,是可以做到的。所谓消灭垃圾人口,那地球上就剩你几姨妈,走哪里都是孤孤单单的,大街上没“美女”欣赏,没“帅哥”可看,一点热闹的景象都没有,转来转去就那几张老脸,处处萧条,那又有多大意思? 草根里能出高智商人物,精英里能出白痴,哪个敢保证哪个天生就是精英,别人就一直是垃圾人口? 毛泽东出自平民之家,司马衷出自王侯之门, 谁他妈的敢保证谁的种就能一直是精英。马丁路德金、奥巴马都是黑人(或说黑人血统)先辈都是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按道理都是“垃圾人口”的后代, 但事实上,不可否认,他们属于社会精英,所以,所谓“垃圾人口”论,这种说法不靠谱。至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具有自我意识,现在不好判定,“听其言,观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的证明,应该可以判别,比如,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有指示机器人“打人”、“骂人”,或说损害人利益的苗头的时候,那确实就应当制定防范措施,勿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把其局限在只对人类“唯命是从”“俯首称臣”的模式下,总之要让它只做“听话的孩子”,具体怎么操作,可能那是科学家才更了解的事情,他们发明这个玩意,懂得其运作原理,才更知道怎么去“对症下药”,草根网有鬼才车武军,鬼才知道? 除了鬼才,此外还有庸才、蠢材、人才、奇才、英才等等,估计这个“英才”没有多少人愿意当, 但还有我这个天才,这是我目前所能给出的答案和预见,而天外有天,应该说天外之才,即天天才,就是可以把人工智能操控于股掌之中的那个才。


      附:人工智能转化资本主义危机、开创美丽新世界

      阿尔法狗完胜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引发了人工智能终结人类未来的大讨论,草根陈劲松也写了《人类正在为地球创造新一代主宰!》一文,推演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条件。但是,当时考虑不周,未看透彻,受到媒体影响,人云亦云的产生了智能生命体主宰地球的错误观点,对人类命运,盲目的悲观了几天。对此,本文中另有有详细分析。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人工智能背后的阴谋。


      一、资本主义面临危机


      1、主要西方国家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运动愈演愈烈。


      2001年5月1日,英国伦敦爆发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活动,约3000人参见;次年同日,参与人数增长至7000人。


      2009年3月28日,G20峰会召开前夕,英国伦敦超过10000人参见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活动;同时,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也爆发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活动。


      2011年9月17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并很快蔓延全球。


      2012年3月31日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2013年9月16日俄罗斯、2014年5月1日美国西雅图,爆发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活动。


      2015年3月18日德国法兰克福、11月5日英国伦敦爆发反资本主义游行抗议活动。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但近些年反资本主义游行的爆发,几乎是一年一度,每次都有很多人戴着“V字仇杀队”面具--“V字仇杀队”是反对极权独裁的电影,这表明部分英国人认为,英国处于极权独裁统治下。


      2、共产党、左翼政党在全球范围内上台执政。


      2001年,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通过议会选举上台,成为前苏东地区第一个通过合法选举上台执政的共产党,并在2005年大选中再次获胜。


      2005年后,拉美左翼、中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古巴、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乌拉圭等十多个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左翼、中左翼政府,覆盖拉美总面积的80%、人口的70%。


      2008年2月,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总书记赫里斯托菲亚斯当选总统,成为塞浦路斯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人总统;劳进党成为执政党。


      2008年8月,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主要创始人普拉昌达在制宪会议选举投票中获464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并以该党为主组建新政府。


      2009年冰岛,2012年法国,2013年意大利,2014年瑞典,2015年希腊等,西方国家左翼政党纷纷上台。


      左翼与右翼的区别


      草根陈劲松认为,左翼与右翼的区别是:左翼对现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主张进行改造,对市场经济制度偏向于政府有管理有计划、倾向公平,对产权制度偏向于公有、国有为主体,在收入分配制度公平合理、主张改革维护民众利益;右翼对现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持保守态度,主张进行维持原状或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制度偏向于政府不干预、倾向市场完全自由化,对产权制度偏向于彻底私有化,在收入分配制度上代表资本家的利益。


      3、美国年轻人对选举制度失去信心,并冒出大量社会主义者。


      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表,“自由”、“民主”的象征,全球唯一霸主。但美国自傲并向全球推广的选举制度,美国年轻人投票比例却一直下滑。美国智库新美国发布的报告显示,1960年,美国18至24岁民众的投票比例高达50%。2015年7月,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2014年11月国会中期选举数据显示,18-29岁民众的投票注册率接近50%,但实际投票率只有20%。哈佛大学的民调显示,年轻认为“这些政党都差不多”、“谁当选都无所谓”、“任何候选人都不代表其观点”——既然候选人都不代表民众的观点,民众当然懒得去投票。


      同时,美国冒出了几百万社会主义者。2016年数据显示,美国资本主义心脏地带之一的南卡罗莱州,有39%的民主党选民信奉社会主义;新罕布什州31%的民主党选民自称社会主义者,35岁以下选民中一半自称社会主义者。爱荷华州民主党党团会议与会者中,40%自称是社会主义者。


      由于在西方国家内部,反资本主义浪潮愈演愈烈,年轻人对选举失去信心,以及不少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被选民推上执政地位--这说明欧洲、拉美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和失望,才转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寻求出路,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崛起,将改变、颠覆资本主义制度。


      4、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引发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政治方面,在于普选制度易于被资本家幕后操控,政治家、政府不代表民众利益。而资本家操控选举的能力在于其掌握天量资本--资本家掌握天量资本的秘诀,在于全世界现行扭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具体详见草根陈劲松博文《西式民主是一种成熟、高明的专制制度》分析)。任何政党、政治家上台,都是资本家利益的代表,不会在导致资本家阶层与中底阶层分化的收入分配制度上,触碰资本家的不正当利益、维护中底阶层的正当利益。所有对中底阶层有益的改变,都是在不触及资本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时间够久了,政党、政治家就没有多少有益的事可以为中底阶层做的了。中底阶层自然就会感觉到“谁上台都一样”、“哪个候选人都不代表自己的利益”。


      经济上,在于资本主义固有的顽疾--周期性发生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并存、失业加剧和大量中底阶层生活陷入困境。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扭曲不公平:资本家通过剥夺本应属于劳工阶层的所有净利润(创造的财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越来越多的产品;但被剥夺财富的劳工阶层只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薪,消费能力被限制,处于消费不足的状态,这就导致生产过剩,并从消费能力不足的相对过剩,逐渐演变为超过消费绝对容量的绝对过剩--产品过剩就会降低产量、裁减员工、企业破产倒闭,进而消费能力下降、社会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危机就此发生。


      社会方面,在于严重的贫富分化。它会导致富裕阶层与中底阶层在医疗、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受尊重程度、事业成就、可利用社会资源等等方面,产生巨大差距;它使富裕阶层与中底阶层在心理上产生俯视与仰视、轻蔑与仇恨等态度;它直接把社会分裂成对立的两个阶级。严重的贫富分化,直接来源于现行扭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既然引发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全世界现行的扭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那么,纠正扭曲不公平,实施彻底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就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危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项。草根陈劲松设计了《净利润再分配法》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能够彻底解决全世界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扭曲不公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将企业净利润,由现行的股东独自占有,变更为股东、职工两者共同占有;对净利润的分配,由股东独享,变更为股东、职工两者共同分享。具体详情,请搜索相关博文,理论部分看《怎样消灭资本剥削劳动--净利润再分配法》,方案部分看《净利润再分配法--草根版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久草根陈劲松将推出系统的修订版本,敬请关注。


      二、推出阿尔法狗的用意是转化资本主义危机。


      反资本主义浪潮愈演愈烈,年轻人对选举失去信心,以及不少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上台执政,这必然使世界资本家集团感受到了危机。而资本家不可能革自己的命、不可能纠正被自己扭曲的收入分配制度--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靠的就是这个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资本家不会放弃远远超越一般人的奢豪生活、权势、地位、尊重等等。所以,在世界资本家集团不可能去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问题的前提下,就只有两个选项:


      一是,转移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发动战争。只是一则时机不合适,“9.11”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经发动了两场战争,之后又相继爆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危机,时隔不远,现在开打恐怕力有不逮;二则缺乏必胜目标,中东北非已被荡平,只剩下伊朗、朝鲜、俄罗斯、中国。中俄是世界军事大国、强国,欧美对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易拿下,即便能战胜也是惨胜,是绝不可能为了转移视线就去开战的。伊朗、朝鲜国小力弱,即便有核弹投送能力也有限,本是好目标,只可惜中俄坚决保护,为了不与中俄正面冲突,也只好暂时放弃。此种方法是治标不治本,只能阶段性缓解危机,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之后必然重新爆发。


      二是,转化危机。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危机,使自身现有危机在无形中自动化解,围魏救赵的升级手法。世界资本家集团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


      1、热炒阿尔法狗与人机大战


      在常年的挑战中,人工智能在跳棋、国际象棋中击败人类。但人类认为,人工智能无法在代表人类最高智力水平的围棋上打败人类。2015年10月,阿尔法狗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人类认为,由于樊麾的水平有限,短期内阿尔法狗无法战胜世界围棋顶级高手。可是只过了不到半年,2016俩年3月,阿尔法狗4:1完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举世哗然--在人机大战中,比赛过程总是被全球直播,比赛结果被全球媒体热炒。


      其实,就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速度)、存储能力远远超过人类极限而言,人类在棋盘上所有的所谓计谋策略,在计算机1秒数千百万次以上的计算(推演)速度面前,是一览无余、十分可笑的。人工智能在棋盘上打败人类是必然的。


      2、引发全球大讨论


      阿尔法狗的胜利,引发了人工智能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大讨论。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草根,社会各界基本上都分成乐观、悲观两种观点。对于未来,乐观的观点无非是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的好帮手。悲观的观点则分为两种:


      一是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毁灭人类。


      著名科学家霍金也说“人工智能的短期影响取决于由谁来控制它,而长期影响则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被控制”。草根陈劲松认为,人类确实需要郑重思考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来说,是友好还是敌对?是朋友还是敌人?是仆人还是主宰?是合作还是奴驭?是共存还是取代?人类不要饮鸩止渴!


      二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夺走大量工作岗位。


      全球媒体热炒了上述乐观、悲观观点。草根陈劲松认为,世界资本家集团真正要宣扬的、要让大多数人相信的,是悲观的观点。


      3、形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夺走大量工作岗位、危及人类生存”的共识


      在沸沸扬扬的争论中,“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夺走人类工作”的观点,因为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类的切身利益,而且早已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缓慢进行,所以在全球范围成为普遍共识。看下面两则新闻:


      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净减少510万个工作职位。


      2016年1月新闻,达沃斯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未来5年,在全球最领先的15个国家中,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会导致工作职位数量减少710万个、新增200万个。而这15个经济体劳动力数量占全球65%,则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在全球将导致千万人失业--草根陈劲松认为,即便在中国,510万这个数字,都被严重低估,智能机器对人的替代至少是几千万人的,加上农业生产机械化,则在上亿人的级别。另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新增工作数量不到其减少的1/3,可以推算,在其可替代领域内,2/3的人会失业。当然,这不是几个月的事情,但如果政府强推机器换人政策,几年内就会很明显。


      ②八成中国工人自信将被自动化工具取代。


      据2016年3月新闻报道,人力资源巨头ADP旗下ADP研究院,在十三个国家当中开展的调查发现,八成中国工人自信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工具取代。美国和印度的劳动者,60%认为机器将占领重复作业。


      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危及人类生存,各阶层都有人已经公开表示相信,可见,相当比例的人类,也已达成了共识。


      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夺走大量工作岗位、危及人类生存”的观点形成共识,正是世界资本家集团想要的结果。


      4、资本主义危机被大大削弱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夺走人类工作”的观点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全球工薪族为代表的中底阶层,就会产生“失去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生活难以为继”的恐慌心理,进而产生“如何努力工作、以保住工作、以求生存”的想法与期望——上述新增200万工作岗位的数据,就是为了给人以希望--从而,薪资高低、福利好坏、剥削压榨等等问题,在生存压力下,就变成次要。追求生存的期望,削弱了追求公平的动力。


      另外,“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观点,制造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矛盾——人类生存危机,这显然比劳资矛盾要严重得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劳资矛盾,有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矛盾的趋势,即便没有达成共识,也足以削弱劳资矛盾在人类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


      全球刚刚形成一定热度的反资本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与支持,都会因为上述两点被削弱。可以想见,未来所有领域,都会出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战胜人类才智能力、替代人类工作的事实与新闻--以持续的削弱全球中底阶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如此,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资本家集团就安全了。


      5、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是一个弥天大谎


      (1)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补充人类的工作须为渐进过程


      从已有的技术上看,就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全球50%工作岗位,完全没问题,在亚非拉全面实行农业机械化和工厂生产自动化,就能做到。世界资本家集团为了终极目的,各国大大小小的资本家、企业家为了增加利润,也一定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发展、广泛的推动其普及应用。


      只是各国政府出于资金问题、人本思想维持就业、避免高失业率导致的政治稳定等因素,就不仅不会急于求成,反而会遵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补充人力缺口”原则,甚至会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造成失业上升时,减缓其推广速度,限制其应用范围。


      因此,只要各国政府明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补充人类的工作,会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就不会因此造成失业率上升。在此期间,绝大多数人类有时间转岗到高端工作。草根陈劲松相信世界各国政府,但凡保有理智,就会遵循“补充人力缺口”原则,来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不会采取激进的措施。如此,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就不会出现高失业,就是对人类的有益补充,就不存在机器换人一说。


      科技是一种工具,是人类发明出来为自身服务的,政府强推机器换人,造成大量失业,是本末倒置,是倒行逆施,是政治幼稚病,是自掘坟墓!推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普及应用过于激进的国家,必然因为高失业率而丧失社会稳定!任何政府政党,强推机器换人,都是在给自己挖坟。


      (2)人工智能消灭人类没有可能性


      草根陈劲松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危及人类生存,没有可能性。在博文《人类正在为地球创造新一代主宰!》中讨论过,人工智能取代人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成为生命体,才会产生统治、占有、消灭的欲望;二是,人工智能生命能够控制机器人生产。第一条是关键。


      已知现实世界中,只有物质中的有机物才可能成为生命体,只有有机物中的生命体才可能具备自我意识。有机物组成的生命体,是自我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存在的载体。人工智能要成为具备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必须其载体先成为有机物生命体,然后再如何产生自我意识。


      ①人工智能的载体不可能成为生命体


      已知世界存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物质,虽然从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观层面,两者组成元素相同,但在人类可见的中宏观层面,毕竟发展成了两种不同的物质。其中,只有有机物才具备生命特征。有机物包含生物,只有生物具备生命。无机物中,从未发现具备生命的物质,所有无机物都是没有生命的。而人工智能的载体,计算机和光纤,就是一堆无机物,无机物不可能变成有机物,也就不可能成为生命。


      ②人工智能无法产生自我意识(涉及自我意识的定义和定位。编者注


      就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以现在记忆、计算、智能识别、自我学习等功能,以及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各种高深科学技术给人的强大印象,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速度,似乎让人很难断言没有可能性。


      但是,物理科技是一回事,精神意识是另一回事。


      已知现实世界中,具备生命的生物,包含微生物、植物、动物。其中,只有高等动物才具备自我意识--只有高等级的生命体才能发展出自我意识。植物、微生物和低等动物都没有自我意识,更别提无机物了。人工智能的载体无机物,自然无法产生自我意识。


      当然,人类会假设,人工智能是特殊的、前所未有的生命形式,电脑、光纤这样一堆无机物可以成为自我意识的载体。即便如此,人工智能本身,是软件,是一大堆程序,是数不清的字母,谁能相信它就一定能产生自我意识?或许天晓得。


      就算人工智能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且被广泛应用、各种不同功能的人工智能模块组合成复杂系统、接触海量的人类文明成果和分析处理海量的人类活动信息、无限接近地模拟人类行为。即便如此,那人工智能就真的能产生自我意识?或许鬼晓得即便人工智能能产生自我意识,它又在何时产生自我意识?或许上帝晓得既然人工智能不能产生自我意识,自然就无法威胁人类生存。


      ③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也未必与人类为敌


      即便人工智能产生了自我意识,还有50%的可能,是受到人类控制的;即便不受人类控制,还有50%的可能性,是与人为善的。


      ④人工智能与人类为敌仍可被打败、被消灭


      即便产生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决心与人类为敌,仍然是可以被打败的,仍然是可以被消灭的。


      人工智能不能凭空存在,必须以有形物质作为载体,这些载体是计算机、光纤、卫星,是各种机械线缆,是很容易被破坏的。人工智能载体的制造和维持,需要持续的大量能源、有形物质的开采、制造,是无数个长长的生产供应链条,是很容易被切断的。当然,机器人军团不好惹。


      为长远计,为避免人工智能与人类为敌的那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人类现在还是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的:


      不要去研发机器人军队,多研发非接触式、大范围毁坏电子设备的机械式(非电子智能化)设备;减缓大型自动化设备、大型综合软件系统的应用普及;终止大型自动化系统、大型综合软件系统的集成;将全球互联网络,在物理上分割成局域网络。


      这些预防措施看起来违背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但为应对没什么可能出现的充满敌意的人工智能生命体,还是有必要的。


      既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控制下,不对就业造成影响,既然人工智能不可能威胁人类生存,那么,宣言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就是一个弥天大谎。


      可惜的是,虽然“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是个弥天大谎,但已在全球主流媒体的热炒下,成为很大部分人类的共识。


      三、转化资本主义危机的目的是争取人工智能发展时间


      草根陈劲松认为,当下局势是,世界资本家集团正在通过热炒阿尔法狗和人工智能,引发的对机器取代工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恐慌,以转化、延缓资本主义危机,达到争取时间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当人工智能能够取代多数中低端岗位时,就是“消灭垃圾人口”计划的结果实现的时间。


      1、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不会放缓


      资本主义危机削弱、解除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是否会放缓?不会,原因有三:


      一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够大量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资本家不会放弃追逐更多的利润;


      二是企业不会放弃提高竞争力;竞争性的自由市场只会剩下利润、效率更高的企业;


      三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存在,会促使各国政府努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以提高本国企业竞争力、国家的科技实力。


      2、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加速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主要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爆炸式增长,表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加速发展。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①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2011年开始推行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中明确要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重振美国制造业,并凭借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投资28亿美元开发旨在实现移动互联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


      欧盟通过“第七框架计划”投入6亿美元用于机器人的研发,并拟在“2020地平线”项目中投入9亿美元用于机器人制造。


      日本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中7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加大投入,仅在类人机器人领域就计划10年投资3.5亿美元。


      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将政策焦点放在了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并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方面。


      ②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爆炸式增长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统计,2002~2013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达9%。2007~2013年,亚洲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中国达25%。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10%左右,中国增长达51%,增速位居全球第一,绝对增量仅次于日韩,排在全球第三。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很可能是井喷式发展,而非简单的线性增长。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不超过2016年,中国全球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超过13万台,同时也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市场。


      3、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加速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对于世界资本家集团而言,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草根陈劲松认为,是有其根本驱动力的。


      一是,进一步制造“机器换人”的事实与预期、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预期,在全球持续制造、保持恐慌心理,以确保劳资矛盾被忽略,反资本主义危机不会大爆发。


      二是,提高制造、服务的自动化水平,以减少对中底阶层的依赖。150多年来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不会让资本家们忘记工人运动的力量的。


      4、中国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


      近几年媒体大肆炒作民工荒、招工难。虽然中国进入老年化、人力供应减少,但是,中国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原因在于出现如下现象:由于经济危机、欧美经济疲软,导致欧美进口需求减少;美国再工业化、在华工厂回迁;在美国的有意主导下,外资工厂和消费品订单被转移到印度、东南亚、拉美等地;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不少小企业倒闭;农业开始全国性缓慢推动机械化生产。


      上述因素都会导致中国企业数量减少、就业岗位数量减少,失业人员增加,所以中国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民工荒、招工难现象。


      5、民工荒、招工难是掩盖“机器换人”的谎言


      近几年媒体大肆炒作民工荒、招工难的同时,地方政府、企业开始大力实施“机器换人”政策,详见附录:《机器换人新闻资料整理》。可见,炒作民工荒、招工难,就是为了掩盖“机器换人”,掩盖大量裁员,是出于政治稳定的目的而做的宣传。


      实施“机器换人”政策的经济原因,除上述第一点因素外,短期在于出口减少--原因在于欧美进口需求减少、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原因在于人力成本高--原因在于年年通胀,物价年年上涨,企业人工成本只能逐年上升、无法下降。长期原因在于:中国老年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人口将转向逐年递减。为降低成本、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应对人口老年化,中国必然大力研发、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工具。


      四、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取代“垃圾人口”、开创“美丽新世界”


      热炒阿尔法狗和人机大战,目的是引发讨论、形成共识、化解资本主义危机。阿尔法狗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仅仅是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吗?


      人活着就要消耗资源,地球上人口越多,被消耗的资源就越多。而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近100年来,地球的人口呈爆炸式增长,人口资源危机发生,迫在眉睫。对于已经实现高品质生活、处于世界发展主导地位的西方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就有了“消灭垃圾人口”计划,要消灭掉95%的人类。亚非拉绝大多数人口都将被消灭,以工薪阶层为代表的社会中底层都将被消灭。具体详情请阅读草根陈劲松的《人口系列》博文。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激素,和医疗问题,如疫苗、此起彼伏的病毒,就能明白,“消灭垃圾人口”计划绝非空穴来风。也绝非西方单打独斗。


      垃圾人口被消灭之后,资本家会降低生活品质与物质享受?不会。那脏活、累活、具体的事务谁来干?资本家自己?不可能。答案只有一个--智能机器人来干。


      数十亿垃圾人口被消灭之后,人类社会只剩下资本家集团、各行各业顶尖专业精英,和为其生产物资财富的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器人。届时,不再存在工人、职员、农民,也就不再存在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家剥削工人,不再有劳资矛盾,不再有罢工和反资本主义运动,物质财富供应极度丰富、甚至按需分配--人类进入“美丽新世界”。


      这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的终极目标。


      五、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发展的真相


      强制利用劳工阶层创造的财富,研发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再替换掉劳工阶层。


      1、净利润就是企业创造的财富,职工创造的净利润部分,被资本家掠夺走了。


      商品的价格中,包含着净利润、税收(增值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其他税费)、成本(薪酬、地租、利息等)三大块。


      税收,是强制性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的任何商品,包括地摊上买的,都是含税的。同时,税收是政府征缴后,用于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基建、教育、国防、科研等)的资金来源。社会公共产品是产品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须品,所以,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质属于产品成本。


      可见,净利润就是企业创造的财富。而净利润是企业职工通过劳动运用资本创造的,是职工的劳动和股东(资本家)的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企业净利润理应由企业职工和股东共同占有。但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将其扭曲成了由股东独自占有——按理属于职工的净利润(财富)部分,被资本家掠夺走了。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扭曲不公平,具体可以搜索草根陈劲松的《净利润再分配法》系列文章。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导是政府,企业只是辅助作用


      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了500年,在美国发展了250年,在中国发展了30多年。


      在此期间,各国政府为了强国富民,通过强制税收方式,将来自劳工阶层创造的、属于劳工阶层的财富,收缴集中于国库,来支撑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并以其中一部分,用于大力发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技的研发——这是数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主要来源。


      在此期间,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满足其永远满足不了的贪婪,通过利用实施至今的、扭曲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掠夺劳工阶层创造的、属于劳工阶层应得的财富(净利润)。其中,少部分资本家为获取更多利润,将从剥夺自本应属于企业职工应得的净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通过投资,大力发展应用科技--这是数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辅助方式,和取得科技成果的辅助来源。


      3、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发资金和技术贡献,来源于劳工阶层创造的财富,资本家没有一分一毫贡献。


      人工智能(自动化软件系统)和机器人(自动化机械)的发展,也是政府为主,企业为辅。只在资本家看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成本优势之后,企业才开始大量的应用研发。


      (1)政府所有的科研资金,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科研资金,最终都是由劳工阶层承担的。


      政府的科研资金,如上所述,来源于税收:企业缴纳税收和全民个人缴纳税收(所得税)。


      ①企业缴纳的税收,被转嫁到消费品中,由劳工阶层支付承担。企业缴纳的税收,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其他税费,都是包含在产品服务价格中的,再从原材料、半成品、机械制造、产成品,一环一环传导到了消费品(含消费服务)价格之中,由全民在个人日常消费时支付。


      全民可以分为资本家阶层、官僚阶层、劳工阶层三大块。资本家阶层的消费资金,来源于剥夺自职工(劳工阶层代表)的应得净利润;官僚阶层的消费资金,来源于税收--全民个人缴纳税收--最终也是来源于劳工阶层创造的财富。因此,企业缴纳的税收,最终由劳工阶层支付承担。


      ②全民缴纳的所得税,由劳工阶层承担


      资本家阶层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来源于剥夺自职工(劳工阶层代表)的应得净利润;官僚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最终也是来源于劳工阶层创造的财富;劳工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来源于工薪收入——所创造财富中的未被剥夺部分。不管企业职工工薪在个人所得税征缴起点之下,还是之上,都是被资本家剥夺应得净利润后的剩余。


      ③可见,政府所有税收,最终都由劳工阶层承担


      政府所有的科研资金,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科研资金,最终都是由劳工阶层承担的,与资本家阶层、官僚阶层没有关系。


      (2)企业科研资金和技术贡献,都是来源于企业职工应得净利润和劳动。


      而企业科研资金,如上所述,是来源于资本家剥夺的职工应得净利润中的一部分。剩下部分,和其资本应得财富,被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划归资本家私人所有。所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发资金,都是来源于企业职工,资本家完全没有贡献,哪怕一分。


      而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思想等,都是研发人员的贡献,资本家完全没有贡献,哪怕一毫。即便一些资本家深度参与到研发过程中,也都是在企业有任职的,领取了高薪的——即具备企业股东和职工双重身份,那么,对企业的研发贡献,是属于企业职工身份,而作为企业股东,仍然是没有的研发贡献的。


      4、资本家现在正在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代替劳工阶层。


      直至今天,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其合体可称为智能机器人)科技,终于被发明创造出来。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它在速度、精确度、力量,耐力、恶劣环境适应力、计算力、记忆力、甚至智慧等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极限。从而导致其与人工相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于是,逐利的资本家们开始广泛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逐步大量替代办公室职员和生产线工人。具体情况近几年网络新闻报道非常多,文末附录整理了一些相关新闻资料供参阅。


      简单地说,政府和资本家,强制拿走劳工阶层(企业职员工人为代表的工薪阶层和其他中底层)创造的财富,以之创造出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再把劳工阶层一脚踢开。


      六、政府的正确策略:大力研发、节制使用。


      1、中国整体现状


      中国机器人产业、人工智能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机器人产业为例:


      产业发展阶段落后。目前,欧美日产业发展已到第五阶段,智能化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机器人跨过技术准备与产业孕育阶段,现在大约处于第三阶段,产业形成期,向第四阶段产业发展期过渡。


      研发技术落后,中国机器人产品多只能处理简单功能,处于低端;


      使用密度落后。中国万人使用机器人数量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销量占机床销量比率低于美日欧15-25%的稳定水平。


      2、矛盾


      从1960年美国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开始,美日欧的机器人研发应用已有50年历史,在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已经比较高,机器软件对人的替代是渐进式、缓慢的过程,所以未来对其就业冲击相对较小。


      如上所述,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近几年才开始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落后即意味着发展空间,落后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应用增长速度越快--短期替换的人工就越多。另外,中国政府提出了机器换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强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如果不加以遏制,机器软件换人将比较激烈,必然对就业产生较大冲击。


      另外,现在农业上也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大户制和农地流转,这必然也会逐渐挤出部分农业人口,加重城镇就业问题。


      3、历史经验


      在新中国历史上,为了与实际国情相符合,在数十年间,采取了延缓使用新技术的措施,这就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在欧美经历了四个阶段:半机械化阶段,19世纪后50年,畜力牵引简单机械;基本机械化阶段,20世纪前50年,拖拉机牵引农业机械;综合机械化阶段,20世纪前50-80年代,在农林牧渔的各个产前产后环节,广泛使用更先进农业机器;自动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开始参与农业生产。


      建国后,新中国曾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拖拉机牵引农业机械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国人中农民比重高、且基本未受过学校教育,工业刚起步提供就业岗位有限,因此,大规模推广农业机械化,将造成广大农民失业,所以,不得不延缓农业机械化推广普及,只在极少部分农场实施。此措施虽然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却防止了大量人口失业带来的政治风险。直到今天,由于人口增长两倍,即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十年之后,工商服务业,仍然未能完全吸纳农业剩余人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仍然不能强行推动。


      4、正确策略


      当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和建国后农业机械化,比较相似。适龄就业人口多,新技术的使用会造成大量失业。比当时条件要好的是,中国已进入老年化,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年轻人多数受过中高等教育,这使我们基本上可以顺其自然,不必像以往一样,基本不发展使用新技术。


      草根陈劲松认为,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中国应以史为鉴,从全局角度,以“国家稳定平衡协调发展”为总要求,以“补充人力缺口”为总原则,来管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整体上顺应人口老年化的趋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逐步弥补就业人员缺口。具体为;


      一是,大力研发。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科研上,加大投入,积极研发,追赶国际一流水平。扶持相关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是,节制使用。

 

      ①废止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器换人”、推动机器人上线的政策,包括各种补贴、优惠、试点等等;废止所有软件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优惠政策。

      ②政府应以实际失业率为依据,调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要坚持将“顺应人口老年化的趋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弥补就业人员缺口”,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条件。
      ③在发现机器换人过快,或失业率上升、过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的制止企业机器换人行为。
      资本家、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为节省成本,必然大力应用自动化机械和软件,不会顾及社会失业率。这种宏观调控,只能是政府来做。政府与资本家、企业就成为博弈关系。政府必须坚持“补充人力缺口”的原则,来调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④在机器人类型上,除了家庭和个人机器人使用不受限制外,在工业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的使用上,政府不做推动;
      ⑤在企业规模上,政府可向国有大型企业的研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国有大型企业代表国家竞争力,是不可能不做的,也更有条件做。一是以之保持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二是使其具备人力溢出效应,缓解老年化带来的中小企业人力不足问题。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中小企业,所以政府不宜推动,宜顺其自然。


      三是,大力拓展海外出口市场,创造更多国内就业。


      四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制造业回流和吸引外部制造业入境,创造更多国内就业。


      五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智能化、自动化高端技术人才;支持低技能年轻人回炉学习,使之能胜任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岗位技能需求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