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周国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把学生当人
点击:  作者:周国平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6-03-18 11:32:55

 

1.webp.jpg

 

        在 2月27日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暨《朱永新教育作品》英文版全球首发式上的发言。

 

        出席这个活动是出于我对朱永新老师的喜欢和敬重。他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待人非常诚恳和热情。我也很敬重他,我看到这么多年来,他充满热情地为中国教育做了很多努力。他是官员兼学者,一个很特殊的身份。中国教育现在问题很多,但是就我看到的,官员容易犯的毛病是做些表面文章,说些套话和空话,学者或者说一部分学者、公知容易犯的毛病是一味地批判,缺乏一种建设性的态度,甚至散布一些悲观主义的东西。在朱永新身上,这两种情况都没有。他一方面对于问题、弊病能够做中肯的批评和分析,另一方面非常抱有建设性的态度,包括向政府提出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建设性建议,尤其是办新教育实验,十几年来积累和推广成功的经验,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他出这样一大套英文版的书籍,对于他本人来说,对于我们教育界来说,都是件喜事。刚才陈平原很坦率,其实你说出的也是我的忧虑,这个忧虑很自然,实际上中国的翻译作品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读者是非常小众的,包括鲁迅也是非常小众,这样一大套书发行的效果会怎么样?我们希望会好一些,最后我会很关注效果怎么样,希望能够有个反馈,让关心的人知道这一点。

 

        我对于教育界是个门外汉,既没有从事过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没有做过老师,没有教学的实践活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一般都比较犯怵,觉得自己说不出什么。尤其是这样一个大题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当时我接到通知,一看题目,心想这我能说什么啊?这听起来像一句口号,像我们国务院文件的标题,我这个门外汉能说什么呢?不知道从哪里说起。由这个题目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刚才朱小蔓也提出来了,就是到底怎么样去衡量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教育质量到底用什么去衡量?而这个问题又马上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教育?这是避不开的问题。我想有一点是可以达到共识的,教育不是制造,学生不是机械产品,所以衡量教育质量就不能像制造机械产品那样,根据某种外在的需要和目的制定一些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真正要提高教育质量的话,一个前提就是把学生当作人,衡量教育质量就是看作为一个人,他的生长和培育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个说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我觉得我们是能够看得到的,你是不是把学生当作人,他作为人的生长情况怎么样。我说的把学生当人,包括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把学生当作人性意义上的人,所以教育就是要让他享受这个人性,发展这个人性,让他德、智、情、体各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这个目标不是将来时,应该是现在进行时,就是说应该让他在上学的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人性的丰富,做人的尊严,人之为人的幸福。另外一个就是个性的发展,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让他的个性得到发展,让他最好的禀赋能够显示出来,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两条是否做到,我觉得应该是看得到的,从他的状态怎样可以看出来的。

 

        如果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培育,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教育的方式上就必须人性化,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法、教材的编写都要人性化。我觉得这几个方面我们现在问题挺大的。比如在课程的设置上,我认为应该坚持两项原则。一个是少而精,就是设置最必要的课程,每一种课程让学生掌握主要的原理,不必花很多时间,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时间。小学、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这样,现在的情况相当糟糕,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我的儿子现在还小,上小学三年级,现在是从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都是在所谓的学习,到学校上课,回家以后就是做作业,每天要花两个小时,他痛苦不堪。我原来没有发现这个情况,我的女儿现在上高三,当年她上的同一个小学,很轻松就过了。女孩子是很容易乖乖地适应这种环境的,男孩子就不一样,力比多非常强烈,受不了这种压抑。所以他现在经常问的问题就是,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学校?第二个问题是,你们大人为什么可以不上学?他觉得这非常不公平,他的主要理想就是快快长大,就可以不用上学了。刚才大家说了,欧洲和美国的小学都是上半天学,孩子有很多玩的时间,我觉得中国的孩子真的很可怜。如果一个孩子过的不是孩子的生活,那你就是没有把他当孩子,也就是在童年阶段把他当相应阶段的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课程设置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差别化。小学应该允许偏科,中学应该有选课的自由。人是不一样的,这在童年就显示出来了。这一点我也是在我儿子身上看出来的,他让我非常吃惊的一点,是他的语文比较糟糕。我的女儿语文特别好,女儿在上小学之前,幼儿园的时候,就自己能看书了,看《窗边的小豆豆》没有什么生字,能顺畅地看下来。儿子对文字却非常的拒绝,你让他默写生字,背课文,他难受得不得了。但是他画画非常好,他的画现在好多画家都非常称赞的,觉得不可思议,数学也很好。我发现孩子是不一样的,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你是没有办法规定他的。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强迫他一致,还是要照顾他的差别呢?我觉得当然应该照顾他的差别。可是,学校里有考试指标,老师会觉得差生拖了全班的后腿,所以一定要把他扭转过来。其实,真正从人的发展来说,小学时语文差一些重要吗?何况现在差不等于永远差,很可能他在这方面的开窍还没有到时候。我经常跟儿子说:宝贝,语文差一些没关系,你看爸爸现在语文还不错吧,他说你是作家嘛,我说是的,我告诉你,我小学的时候语文也不好。我现在最怕的不是他语文不好,而是这个情况给他带来的心理的压力,所以我尽量给他减压。如果我们的整个体制,使得一个孩子在童年、在少年的时候,他不能体会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这个时候是人性生长最活跃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不能的话,以后再要他体会到,我觉得就很难了,先天就已经不足了。

 

        另外我觉得现在教材也是很大的问题,从小学到中学,尤其是语文课和品德教育课,有一些陈腐的内容,是对人性和理智羞辱。如果说孩子因为年龄小还感觉不到这是羞辱,那就更糟糕,这种潜移默化是非常可怕的。

 

2.webp.jpg

 

        如果说我们要真正做到在教育的目标上以人为本,在教育的方式上人性化,我觉得这里面关键的是教师非常重要。你要把学生当人,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是人,我说的人是指人性丰满的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这样你才会知道你应该给孩子什么东西,因为你从自己身上就已经体会到了心智生长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你就会给孩子这个东西。而且你的活跃的智力和高贵的心灵本身就会起到榜样的作用,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性和心灵的熏陶,这种熏陶特别重要,而这就要靠老师。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老师从哪里来?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成为这样的老师,关键在体制,这就不能不问到体制的问题了。我认为体制就是价值导向,不同的体制是不同的价值导向,一种体制会按照一种价值导向来淘汰不合它要求的人,选拔符合它要求的人。一个好的体制,就应该让这样的真正人性丰满的、心智活跃和心灵高贵的老师成为优胜者,保护和奖励他们。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老师愿意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为什么我们的体制必须去行政化?行政化最大问题就是它的价值导向必定是错的,行政化只能根据教育含量很低的甚至没有教育含量的量化指标和行政手段来裁决教育质量,结果就必然是逆淘汰。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