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龙的发迹背后,有亲“盎格鲁-撒克逊”帝国主义的法国精英集团一手提拔,有长年渗透法国政治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精心培养,有参与反戴高乐主义、推行盎格鲁-撒克逊全球统治的彼德伯格会议的经历,是盎格鲁-撒克逊帝国主义的胜利。法国劳工已经发起反对马克龙的游行了。对法国而言,再见,戴高乐主义,再见,法国的独立、自由、民主与光荣。
马克龙赢得法国大选继任法国总统已经过去五天,尽管遥遥相隔一整个亚欧大陆,马克龙以其神秘而又传奇的人生经历持续撩动着远在东方的我们。有人赞叹他耀眼的职业生涯,有人猎奇他不按常理的忘年恋情。有人觉得他才华横溢当选总统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他是无真才实学靠妻子的家族关系才上位。真相到底怎样呢?
在中国媒体,马克龙与其妻子布丽吉特的恋情被大肆吹捧,进而论证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无比优越、无比先进与无比浪漫。
但是,这些媒体为了追求“十万加”,为了论证“法国伟大”这个先验的结论,总是喜欢自动过滤掉对自己结论有害的信息。《中华读书报》文章《法国总统候选人马克龙的文学情史》里报道,布丽吉特原先并不是马克龙的任教老师,她在自己女儿的口中得知马克龙是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疯狂的家伙”,此后,利用马克龙出演话剧的机会,接近马克龙(草根网友后沙暗示此处举动是勾引,笔者对此主观猜测表示谴责),并且:
“师生关系越过了法律许可的界限。”
“因为,法国法律规定,合法性交的最低年龄是十八岁。布丽吉特行事谨慎,但纸包不住火。在外省小城的布尔乔亚社会,他们之间的情事成了几乎人所共知的丑闻。”
注意,此时布丽吉特还没有离婚(布丽吉特直到2006年才离婚),马克龙也不到18岁。被中国媒体炒作的“无比浪漫”、“无比先进”的爱情故事,从事实、道德与法律角度看,原来充斥着背叛婚姻、践踏法律的情节。
不过,说到底,马克龙与布丽吉特的爱情故事,原本与法国总统选举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因为中外媒体的疯狂炒作,将这起已经被法国外省人认定成“丑闻”的故事硬生生改编成拉票工具,才与大选发生了关系。
抛开这个爱情故事,就法国大选而言,真的反映了法国制度的无比浪漫与先进吗?
一、马克龙,仅仅是一个学霸,还是金融寡头代理人?
对于马克龙而言,考入法国顶级精英学校--国家行政学院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经历是在罗斯柴尔德银行任职。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到底如何?在国外一家专业“亿万富翁制榜单”公司制作的2010年全球名单上,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共有8位,其中,最有钱的就是第六代掌门人——大卫·罗斯柴尔德。
而大卫·罗斯柴尔德,正是其家族的法国负责人。
对于大卫·罗斯柴尔德而言,政治是极端重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曾有祖训:
“我们一定要和国王一起散步”。
法国曾经在政治上的左倾,差点毁了大卫父亲的家业。1981年,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随后通过法案进行大规模的银行国有化,大卫父亲的银行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1986年,密特朗在国际金融资本的围剿下失去政权,大卫·罗斯柴尔德获得新的银行牌照,1987年,大卫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罗斯柴尔德以及表弟埃里克,创建了一家全新的银行——Rothschild & Cie银行。
凭借罗斯柴尔德家族数百年的基业,这家银行已然成为法国最成功的投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650名员工,大卫令罗斯柴尔德家族得以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的金融业东山再起。
没有人比大卫更清楚,要保住金融寡头的万世基业,就必须保证在国内政治上的地位。在发展家族企业的同时,大卫致力于对欧洲各国政界的渗透,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是罗斯柴尔德集团的重要顾问,而法国总统萨科奇更是他的老朋友,堂兄伊芙琳的婚礼是在白宫举行,原因是“希拉里是他的朋友”。
2008年,大卫旗下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Rothschild & Cie Banque)来了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正是马克龙。
这位年轻人,毕业于哲学系,当过公务员,没有金融业的从业经历,几乎等于金融文盲,但这一切无关紧要,他迅速受到了罗斯柴尔德极为特殊的关照。
——马克龙一位前同事表示:“他是一位会不断说‘谢谢’的人。他不知道啥是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他并未有尝试对此遮遮掩掩。他没有去企业融资的书本里找答案,相反地,他到处问人,这能使人放下戒心。 ”
——法国巴黎银行欧洲企业融资部主管Sophie Javary表示,马克龙以其在政府内的关系弥补了他最初在技术知识以及专业术语上的不足。此前,Javary在亨罗德的要求下在头一年里负责指导马克龙。
——一名顾问在回忆起Atos的交易时表示,马克龙“当时担任着相当初级的角色——他会被要求重做excel上的财务模型,一些基础东西。”但在该宗交易被宣布后的几天里,马克龙成为了一名合伙人。几个月后,他成功赢得了参与雀巢收购辉瑞的婴儿食品业务的交易的一席,惊呆了同事和竞争对手们。
——一名在华尔街打滚了十年的人告诉媒体,在一夜之间从更新excel模型突然成为合伙人简直是天荒夜谈。某位异常强大的人正从幕后操纵着这家伙,几乎毫无疑问。
——同一财团的一名媒体高管回忆道:“当时并不清楚艾曼纽(马克龙)到底是为谁工作。他无处不在,交换着情报,是所有人的朋友。这很聪明,因为他得以认识了媒体界的每个人。”
是谁将如此年轻的马克龙推荐到罗斯柴尔德银行,并对其进行特殊照顾?
竭力推荐马克龙进入罗斯柴尔德银行的人,包括弗朗索瓦·亨罗德,法国行政学院校友,罗斯柴尔德多年来的合伙人,还包括阿塔利委员会的四名委员。
这些人之所以推荐马克龙进入罗斯柴尔德银行,是因为2007年时,马克龙得到了法国政治界、学界大佬阿塔利的赏识、提拔与重用。现年73岁的阿塔利是多位法国总统的顾问,也是马克龙的政治导师。作为横跨政经两界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党人雅克·阿塔利是美国国籍,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当代影响世界的100名知识分子之一。2007年,阿塔利被时任总统萨科齐邀请重出江湖,提供经济改革方案。同一年,马克龙被法国国家财政监察长让-皮埃尔·朱耶(Jean-Pierre Jouyet)推荐给了阿塔利,年轻的马克龙迅速成为阿塔利委员会的副报告人。
阿塔利主张“强化北约在欧洲的力量”,与戴高乐“摆脱北约”、谋求外交独立自主、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思路尖锐对立。
可见,马克龙的背后,站着作为“盎格鲁-撒克逊”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法国精英集团。
这个金融、学术精英集团之所以挑选马克龙,首先,马克龙哲学上深受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影响,利科是一位反共、反五月风暴分子。1968年法国发生五月风暴、反思资本主义,作为哲学家的利科报警暴力镇压学生,从而臭名昭著。利科在法国声誉扫地,不得已前往美国。马克龙深受利科影响,25岁时他就担任利科的助理,为利科新书做整理工作。按照马克龙的说法,利科使他“重新学习哲学”;其次,马克龙十分年轻,利于操纵,2007年,作为在政治上工作经验极端缺乏的人,他迅速成为阿塔利改革报告人,2008年,作为金融上知识和经验极端缺乏的人,他却成为国际垄断银行的合伙人,这样的人,显然容易操纵。
那些认为马克龙“天才”、“前无古人后绝来者”、可以脱离实践拥有对法国政治、经济全知全能能力的某些中国媒体,显然没有读过毛主席的《实践论》,事实上,诸如阿塔利、大卫·罗斯柴尔德等法国顶级精英,也绝不会蠢到去迷信一个脱离实践的所谓天才的程度。他们需要的,更或许只是一个代理人。
二、从银行归来,当上经济部长,参加以反戴高乐著称的彼德伯格会议
2010年,阿塔利把马克龙推荐到了奥朗德身边,当时奥朗德还只是社会党的次级人物,而随着该党主要候选人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爆出性丑闻,奥朗德最终顺势当上了总统,马克龙成为总统府副秘书长,专门负责财政和经济方面。
到奥朗德时代,法国进一步演变成紧随美国的“另一个英国”。
2013年9月,奥朗德改组内阁,36岁的马克龙被任命为经济部长。至此马克龙已经算是创造了平民政治生涯的传奇。
2014年,马克龙受邀参与了彼尔德伯格会议。
彼德伯格俱乐部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最神秘的国际精英顶级会议。国际知名的调查者丹尼尔·伊斯图林所写《彼德伯格俱乐部:操纵世界的影子集团》一书披露如下几个关键点:
1、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荷兰王室是彼德伯格俱乐部的核心;
2、与会人员位世界顶级精英,包括:美国政要、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北约秘书长、美国国会议员们、欧洲各国的总理们、反对党的领袖们等;世界经济的操盘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此外,还有世界上最大的100个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比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英国石油公司(BP)、高盛、微软等等;
3、彼德伯格俱乐部试图控制美国总统、自由世界的所有主要新闻媒体机构、所有重要的政治家、金融家,以及世界上所有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及其货币供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还有所有和联合国有关的渠道。他们能摧毁任何事物:无论大小,只要是妨碍他们创造统一世界的新秩序。它的理想初衷,就是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影子政府。
在法国问题上,彼德伯格的立场与戴高乐相反,试图将法国塑造成盎格鲁-撒克逊的附庸。政治研究员罗杰·曼尼威在他1967年10月的时事通讯——《法国外交政策》里,分析了彼德伯格俱乐部成员和戴高乐的关系。他的研究报告观点从一开始就令人震惊:“所有法国与彼德伯格俱乐部有关的人,比如乔治·彭皮杜、安东那·比内,以及盖伊·莫勒这些打压派,都是查尔斯·戴高乐核政策的强烈反对者。”彭皮杜是总理,比内和莫勒都是法国政府的部长。
彼德伯格俱乐部为什么如此呢?因为集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以核威慑为攻城槌,对付那些不服从的国家,把欧洲自由国家的主权交给由彼德伯格俱乐部控制的英美世界政府。为了控制欧洲,即使法国的核力量是遏制苏联核威慑的关键力量,消除法国的核威胁仍然是必须的。戴高乐的传记作家让·拉古居尔写道:“戴高乐必须在欧洲建立起无可争议的实力地位,来对付英国以新世界帝国主义秩序为目的的自由贸易政策。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必须成为世界叁极中的一极,而不只是欧洲大教堂里的一根柱子的原因”。
三、马克龙坎坷的代理人之路:法国爆发了反马克龙的工人游行
马克龙上台不久,法国就爆发了抵制马克龙的工人游行。
与中国媒体大肆鼓吹马克龙相反,在法国人看来,马克龙7日高票当选,不少选民纯粹是为了阻止极右翼当权才“掩鼻投票”,并非支持他的理念。大选过后,其他阵营支持者迅速与马克龙划清界线,左翼团体日前在巴黎东部举行游行,抗议马克龙的政纲损害工人权益。部分蒙面示威者分成小组与警方爆发冲突,警方以催泪气体驱散。
“社会前线”是其中一个发起巴黎大游行的组织,它在社交网站声称,马克龙正准备推行反社会政策,号召左翼人士上街阻止。参与示威的包括工会、左翼人士、反法西斯主义及无政府主义者。示威者展开写有“马克龙是CEO,不是总统”、“向新劳工改革说不”、“这是国家,不是公司”等标语。
马克龙的胜选,只是“两害取其轻”,Ipsos民调发现,马克龙所得的66%选票中,有多达40个百分点是纯粹为了阻止勒庞,真心支持他的只有20多个百分点。
不少游行人士都表示没有投票。一名女子称,她并非心甘情愿投票给马克龙,因此有必要上街表达心声。报道指,警方向示威者动武,连记者也被波及,俄罗斯卫星网驻法国记者声称,警方“见人就打”,并抢走他的头盔,几乎弄坏他的电话。
马克龙今年异军突起,纯粹是资本集团的炒作的结果,法国所有的资本媒体都支持缺乏执政经验的马克龙,如果没有巨额资本鼎力相助,根本办不到。而马克龙的资金支持,至今是个谜。
事实上,法国民众自发最欢迎的总统,是毛派梅朗雄。2017年的法国总统竞选,尽管媒体刻意淡化对梅朗雄的宣传,直到第一轮总统选举前夕,梅朗雄跃居民意榜首,梅朗雄的民意基础、组织能力惊人,2017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梅郎雄在巴士底狱广场举行大型集会,成功召集了13万人参加集会游行。3月20日,法国总统竞选第一轮电视辩论后,据Elabe民调:当被问及“谁最了解我”这个问题时,梅朗雄排名第一,4月4日,第二轮电视辩论举行,超过600万人观看。梅朗雄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候选人。根据BFMTV电视台委托民调机构艾拉贝所做的一项调查,25%的受访观众认为,梅朗雄在电视辩论中的表现最具说服力。而马克龙当时只有21%。
马克龙当上经济部长之后,推出一项大规模的经济改革计划,被称作马克龙法案,目的是释放市场活力,实质是亲资本、反劳工,对劳工进行进一步剥削。马克龙改革引起法国工人的不满。2016年6月,一心推市场化、自由化改革的经济部长马克龙遭愤怒的工会运动人士扔鸡蛋。
埃松省议会主席、社会党左翼的代表人物格日称:
“马克龙是与蒙特堡完全相反的人物,让一个金融家担此重任,意图很明显。”
共产党全国书记、参议员洛朗(Pierre Laurent)在一份公告中指出,银行业和金融业关键人物马克龙的入阁预示着政策上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右倾。
参议员本巴萨(Esther Benbassa)说:
“政府让一位银行家掌管经济大权无疑是‘内婚制’的体现。未来实现紧缩政策已无疑,再见,社会主义。”
马克龙的发迹背后,有亲帝国主义的精英集团阿塔利的一手提拔,有长年渗透法国政治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精心培养,有参与反戴高乐主义、推行盎格鲁-撒克逊全球统治的彼德伯格会议的经历,是盎格鲁-撒克逊帝国主义的胜利,这里应该再加一句,再见,戴高乐主义,再见,法国的独立、自由、民主与光荣。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