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机器人时代的极高生产效率,既可能给人类创造巨大的财富、闲暇和自由,也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危机和特大生产过剩危机,其严重程度将会远远超过马克思所处机器时代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意味着能否成功应对机器人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对人类的命运来说仿佛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抉择。
美国许多城市偷窃、抢劫、谋杀等犯罪行为几乎司空见惯。丹麦等北欧国家却可以看到童话般的神奇景象,无人看管的鲜花篮子放在地上让过路人随意选购,这体现了没有偷窃和人们之间的高度相互信任。北欧人都能够享受到别国富豪也难以获得的优厚福利和细致关照。
北欧模式的优势特别适合迎接机器人时代的挑战,开辟了让机器人技术进步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顺利转化为所有人都能够分享的财富、闲暇和自由的途径,确保机器人时代进步编织出人类的美梦而不是噩梦。
机器人技术进步可能带来时代交替的拐点
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提到的“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时代现象,特朗普以反全球化号召获得民众支持并赢得大选,诺奖得主安格斯·迪顿指出特朗普将失业归咎于中国是错误的,制造业回迁也无法解决机器人导致大规模失业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替代了服务行业的白领员工,意味着通过向服务业转型解决就业难题的希望可能落空,法国大选中热门总统候选人提出全民固定收入的新主张,以解决机器人广泛应用可能带来的失业、生活困难,警示着我们将会面临时代交替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机器毕竟还需要人来操作并仍能带来相当多就业,但是,机器人的功能日益接近人并能够替代更多的人工,因此,一方面企业的生产效率会有前所未有的提高,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并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促使人类有可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富裕、闲暇和自由,让人类能够彻底摆脱枯燥乏味和危险的工作,拥有更多时间、精力从事更加充满乐趣的创造性学习、工作。
另一方面机器时代就非常尖锐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到了机器人时代就可能更加接近于社会难以忍受的极限,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让人类丧失工作机会、终日浑浑噩噩并难以发展智力和体力,甚至因大规模饥饿、贫困引发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和战乱。
狄更斯笔下描绘的“最好与最坏时代并存”的现象,在大萧条时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并带来了空前灾难。1920年代汽车、电话、收音机等新产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大规模机器化生产技术进步创造了空前的劳动生产率。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停滞不前导致了前所未有的贫富分化,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酿成了特大生产过剩危机,华尔街通过金融创新利用巨额存款操纵市场酿成了特大股市泡沫,特大生产过剩与特大资产泡沫相互共振酿成了大萧条灾难。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政治家,他曾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不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借鉴马克思的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理论,生产社会化理论、计划调节理论和按需分配理论,推动了金融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有效避免了大萧条灾难重演长达半个多世纪。
20世纪80年代里根推行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不断削弱并于1999年最终废除了罗斯福金融监管法规,华尔街再次利用巨额存款催生了特大资产泡沫,结果短短数年就酿成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桑德斯要求美国政府审计署对美联储调查的结果显示,美联储曾经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向华尔街和各国央行、大银行,秘密注资十六万亿美元刺激更大的泡沫来挽救濒临破灭的资产泡沫。
美联储拒绝像罗斯福一样彻底切断资产泡沫的融资来源,而是治标不治本不断注资催生出危害更大的特大资产泡沫。新自由主义还导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贫富分化,促使社会各界都担忧大萧条回归并呼吁恢复罗斯福监管法规。
今天机器人时代的极高生产效率可能导致特大生产过剩危机,其严重程度将会远远超过马克思所处机器时代的生产过剩危机,倘若同金融资本利用巨额存款催生的特大资产泡沫相互共振,特别是远远超过1929年股市泡沫的金融衍生品泡沫,由于其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规模并威力仿佛就像金融核弹,一旦破灭就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就必然引发类似大萧条的特大混合型经济金融危机,促使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陷入同时崩溃的恶性循环。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这类特大危机,致使全球特大资产泡沫频发并面临着特大经济危机威胁。我的新著《金融软战争—当心股票、存款横遭劫掠》,发展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述生产过剩现象的危机理论,提出了论述生产过剩与资产泡沫相互共振的特大经济危机理论,还提出了应对这类特大危机的金融监管、宏观调控对策。
今天人类如果无法应对这类特大混合型经济金融危机,推动社会制度创新分享机器人技术进步创造的巨大财富,人类就会陷入大规模失业危机和特大生产过剩危机,陷入饥饿、痛苦引发社会动荡和战乱频发的地狱,反之就能创造出全人类享受更多繁荣、自由和闲暇的天堂。
美国大选中热门总统候选人桑德斯赢得民众支持,一方面源于他严厉批评华尔街官商勾结掠夺民众财富,一方面源于他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民众福利的主张,如借鉴北欧模式经验向民众提供免费的大学教育等。桑德斯曾毫不讳言地主张借鉴北欧民主社会主义,以前忌讳的社会主义旗号今天竟然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近三十年来美国主流媒体一直竭力宣扬新自由主义,哈耶克攻击瑞典模式是通向奴役之路的论调广为流传。中国长期受西方媒体宣传新自由主义舆论影响,许多人都误以为北欧社会福利保障模式已经失败了,必然带来懒惰、低效率和政府主权债务危机,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激烈竞争并已经过时了。
今天美国大选中人们突然意识到真正失败的不是瑞典模式,而恰恰是西方媒体竭力宣扬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无论在美国、西欧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而北欧国家却比较顺利克服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2016年瑞典的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西欧数倍之多,失业率、政府负债率却都远远低于美国、西欧,民众一如既往享受着优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稳定的生活,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了全球工商业环境最佳的国家。[i]
经济统计数据清晰显示了美国与瑞典之间的强烈反差,2016年瑞典的经济增长率为3—4%,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6%,美国联邦债务占经济的比重超过了100%,瑞典政府负债占经济的比重却比较美国低70%,显示出主权债务危机根源不是社会福利和民粹主义,而是政府耗费巨资挽救金融衍生品等资产泡沫。美国人口的劳动市场参与率仅为62%,意味着有接近40%的人口因找工作困难等原因,没有被政府统计为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人口,而瑞典则有比较美国多三分之一、高达93%的人口,感到经济前景乐观并愿意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ii]
比较枯燥统计数字更为形象、生动的是生活体验,美国许多城市黑人失业率高达50%,偷窃、抢劫、谋杀等犯罪行为几乎司空见惯。丹麦等北欧国家却可以看到童话般的神奇景象,鲜花篮子放在地上让过路人随意挑选、购买,只要将钱放在旁边无人看管的盒子中即可,这体现了没有偷窃和人们之间的高度相互信任。许多母亲购物时甚至将婴儿车放在路边无人照看,显示出她们高度自信宝贝不会有任何危险。[iii]
美国许多城市因传统工业衰落变成了死城、鬼城,年轻白人有一半因失业、收入低无法成家,吸毒率、犯罪率、自杀率达到了令人惊讶的水平。年轻人普遍因上大学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许多女大学生被迫通过卖淫来偿还沉重的债务。
瑞典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近乎免费的,70%的外籍居民感到子女在瑞典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瑞典家庭在婴儿出生时能够享受两年带薪假期,这样是为了让父母精心照顾婴儿并享受天伦之乐。
美国大选期间一位芬兰移民的文章引起了轰动,她反驳了北欧福利模式源于特殊利他主义文化的说法,称北欧人愿意交纳高额税收来换取高质量社会服务,不是出于超凡脱俗的利他主义而是精明的利己主义,照顾婴儿的带薪假期等社会服务根本无法从市场上购买。美国富豪经常抱怨终生遗憾是无法悉心照顾家人,他们拥有再多金钱也无法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瑞典所有人都能享受两年带薪假期精心照顾新生婴儿,说明瑞典模式已成功探索出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安排,能够让所有人都分享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富,还能在分享物质财富的同时享受更多闲暇、自由。瑞典孩子在学校不面临残酷的考试竞争压力,学校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无法解决新问题的现有知识,也不进行成绩名次排队而真正注重素质教育,保护每个孩子的兴趣、自信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瑞典模式的这些优势特别适合迎接机器人时代的挑战,开辟了让机器人技术进步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顺利转化为所有人都能够分享的财富、闲暇和自由的途径,帮助年轻人能够适应和承担充满乐趣、永无穷尽的创造性工作,这样就能避免发生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危机,确保机器人时代进步编织出人类的美梦而不是噩梦。
北欧模式是否能够为其它国家借鉴?
大多数美国人包括主流媒体人士谈到瑞典等北欧国家,包括反对瑞典模式并倡导新自由主义的保守派人士,都不敢否定社会福利模式在瑞典是现实可行并令人羡慕的,而只敢想当然地将瑞典模式成功归功于难以效仿的特殊文化。
实际上,正如在美国大选引发关于北欧模式的热烈辩论中,一位引起轰动的芬兰移民撰文指出的那样,北欧国家并不存在着超凡脱俗的利他主义文化,恰恰相反,北欧在历史上还曾经因阶级矛盾引发残酷的对抗、冲突。
这恰恰就等于间接承认了北欧的社会福利模式是成功的,既然拥有同其它地区大体类似文化的落后北欧地区,通过建立社会福利国家的大胆探索和制度创新,竟然能够成功将曾经拥有血腥历史经历的欧洲最贫穷地区,转变为一个世界上最繁荣、富裕和幸福的地区,人人都能享受令人羡慕的田园牧歌般幸福生活,因此,对于其他国家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也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
人们从北欧著名作家安徒生撰写的童话故事中,能够洞察到当年北欧普通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买火柴的小女孩》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名作,那个可怜的小姑娘在北欧圣诞节的欢乐气氛中,只能用微弱的火光稍微温暖着冻僵的小手,幻想着分享到衣着华丽的贵妇人享用的美食,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的残酷,根本没有所谓北欧人天生乐于助人的特殊文化。
深入考察历史就会发现当年瑞典也曾像其他国家一样,充满了残酷的阶级对抗和血腥的暴力冲突。[iv]北欧模式的成功并不源于外国人误解的特殊社会和谐文化,而是源于大胆尝试探索出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改革道路。当然,不排除北欧的社会进步人士在童年时代,曾经深受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姑娘的感动,从小就培养了对人类痛苦的同情心和改造社会的愿望。
大萧条中瑞典失业率高达三分之一超过了美国的25%,也面临着激烈阶级矛盾和法西斯政党崛起引发的社会动荡,社会民主党人利用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推动改革,促使瑞典进行了通过财富再分配缓和经济危机的尝试,成功避免了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灾难。[v]
当年瑞典也曾面临着激烈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但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步人士为避免陷入动荡,采取统一战线策略努力争取到了社会各阶层支持,大胆进行了社会经济制度创新试验并成功维护了社会各阶层利益,结果不仅有利于工人阶级而且还有富裕的资产阶级,出现了不是自然产生而是通过艰苦努力争取到的社会和谐。
瑞典大资产阶级发现有效需求增加反而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社会福利改善能够确保自己和家人享受富裕、体面生活,免除了恐惧经营失败不择手段竞争追求利润的压力,能够比较美国富豪更为安心地照顾家人并享受生活,就逐步从反对工会、征税转向拥护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并不像美国、西欧富豪那样为逃避税收出走他乡。
瑞典的大胆试验避免了自食恶果损害资本利益的资粹主义,促进了资本、劳动利益双赢和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完善的社会福利确保了市场需求旺盛和平稳增长,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生活环境和发展体力、智力机遇,培养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劳动力大军,民众并未因高福利懒惰而是愿意更加积极为社会工作,致使民众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远远高于美国、西欧,人均创造发明和跨国公司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国民收入也从落后变为远远超越美国、西欧。
美国大选中那位参加激烈辩论的北欧移民,撰写的反驳北欧拥有特殊文化的文章颇有启示意义。她称“我本人就是北欧人,七年前从芬兰来到了美国。我经常不断听到类似的评论,北欧福利制度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种族、文化相近的小国,大家的长相、思维方式都差不多,仿佛都来自一个大家庭。因此,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人,美国人之间不存在这样的类似文化,不愿意像北欧人那样交纳高额税收来支持社会福利,桑德斯或其他赞扬北欧模式的美国人,实际上就是异想天开。
美国人对北欧的上述看法,乃是不符合现实的凭空想象。北欧国家选择社会福利制度,与利他主义和大家庭毫无关系,相反北欧人这样选择是出于利己主义。北欧国家向全体民众提供的高质量社会福利和服务,为每个人节省了大量金钱、时间和麻烦。美国人并不明白,我在芬兰的高额纳税为自己购买了最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北欧人包括富人养成了自愿纳税的习惯,是源于给自己带来了高质量的福利保障回报,如每个孩子出生后,父母都有一年的全薪假期,倘若我们希望更多呆在家里照顾孩子,还可以获得两年半薪假期,此后还有收费合理的高质量幼儿园教育,世界上最好的初级、中级教育,免费的大学教育,世界上最好的免费医疗,一年的半薪病残假期,等等。
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非常划算的交易,因为,无论花费多少金钱,也无法从市场上购买到这样的服务,也难以为家庭、孩子或自己买到这样的照顾。因此,北欧的社会福利政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精明的利己主义,能够享受到别国企业家、富豪也难以获得的细致关照。美国富豪们就经常抱怨,很难做到安心地关爱、照顾家人和孩子”。[vi]
许多热门网站的文章称北欧奇迹仿佛像共产主义,北欧的高社会福利确实令人联想到天堂或共产主义,这的确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理念,瑞典曾长期担任首相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就坦言信奉马克思主义,但是,这种按需分配不是不合理的骄奢淫逸的高消费,而是帮助人们健康成长、培养知识技能的合理需求,确实帮助每个家庭解决了养儿、育儿的大问题。
实际上,这是通过渐进扩大按需分配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了更高级、更复杂的非市场社会利益交换关系,提供从市场难以购买的各种必要社会服务,更好保障每个家庭及成员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终变成为社会服务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这是瑞典被国际机构评为最富有创造性国家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认为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如此优厚就会缺乏稳定性,政府开支过大、财税减少会导致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客观现实,北欧国家因为拥有完善、优厚的社会福利保障,反而显示出超越美国、西欧的抵御经济危机稳定性。
优厚的社会福利保障有利于实现政治清廉,北欧国家的廉政指数一枝独秀远远超过美国、西欧。北欧的政治家、企业家及亲属们都享有优厚福利保障,不愿意铤而走险、行贿受贿从事各种非法敛财,瑞典前首相廉洁奉公、长期乘坐公交上下班深受民众爱戴。
尽管美国已成功收买了西欧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推行金融自由化购买了美国兜售的巨额次贷有毒衍生债券,但是,北欧的政治家们清廉难以被美国收买和控制,减轻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并较好实现经济复苏,防止了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渗透的危害,就仿佛政治清廉投资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回报。
当前中国人均拥有的消费品产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四倍,美欧市场需求萎缩导致中国出现了庞大过剩产能,消化庞大闲置资源迫使中国必须考虑如何借鉴北欧经验,通过加快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应对全球危机,加快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开展相关试点以鉴别出适合国情值得借鉴的北欧经验。
当前中国改革究竟应该借鉴北欧模式还是美国模式,这个问题已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似乎难以抉择,因为,美国模式已经历了深刻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并走向衰落。美国高官却明确称将毫不留情施压中国推行金融自由化,只准中国追随美国模式衰败而不能另外探索其它改革之路。但是,美国本国的借鉴北欧模式的呼声正日益高涨,启示中国绝不能屈从美国而必须对此问题有清醒认识。
曾获九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类优秀科研成果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杨斌:人类悄然面临时代拐点的天堂与地狱抉择 — 金融危机、美国大选与北欧模式争论
2017-03-1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