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份,让向来低调的屠呦呦迅速处于一种她并不习惯的热闹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众多媒体的约访,她感到很不适应,大多数时候都是丈夫帮忙接听家里的电话。她常常对领导说:“赶紧停下来吧,我不太愿意搞这种场合上的事,你们让我去做科研、谈项目,我可以,你们让我去讲这些场合上的话,我不会讲。
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屠呦呦的性格一贯如此刚烈。例如,在2009年度唐氏中药发展奖的评审过程中,她再三强调不要推荐自己,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告诉记者:“屠老师性格直爽。不管跟官大的还是官小的,她站着,别人坐着, 因为她不愿意坐着。每次开会,她从来不说客套话,直接就提青蒿素在发展中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执着,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每当谈起青蒿素,她的眼睛就会发亮。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尽管身体不是太好,她还是坚持到单位与年轻人交流。平日里,她也时刻关注青蒿素的国际发展热点。每当领导到她家拜访,问她有什么困难时,她谈的都是青蒿素的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事实上,从事科学研究,屠呦呦最初的原动力并不是从好奇心开始的,而是一种肩负国家使命的责任心。“(国家)交给任务,当时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说起往事,她显得很淡定。
当时,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了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则一直在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由于长时间的骨肉分离,以至于 “大女儿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的脑海中已经没有“母亲”的记忆。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对屠呦呦和丈夫而言,这是那个年代的人都理解的无奈选择。
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正式走上抗疟之路。最初,她只是“光杆司令”,一个人踏上了寻药之路。她大量翻阅历代医籍、认真走访老中医,甚至连一封群众来信都一定要打开看看。
两年之后,她和3个团队仍然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屠呦呦的执拗和坚持带动着大家。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厚厚的一摞医书被翻得书角微卷。直到有一天,她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而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
1971年10月4日,在历经190次失败后,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当看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然而,青蒿素要上临床,必须先制备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进行临床前的毒性试验和制备临床观察用药。为了争取时间,课题组用“土法上马”,用7个大水缸代替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
“当时条件简陋,没有通风系统,更没有实验防护,整个楼里到处弥漫着乙醚,对很多科研人员造成了伤害。有的人得了病,屠老师也得了肝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继续说道:“上世纪60年代的科研人员,即使知道有伤害,也没有一个人退下来。拿到药以后,屠老师更是自己带头试吃。”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5时30分,正在家中洗澡的屠呦呦对获得诺奖浑然不知,在客厅看电视的老伴突然告诉她:“你获奖了!”她还以为是华伦·阿尔伯特奖的消息。很快,贺信和鲜花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争议。
张伯礼告诉记者:“她对别人对自己发现青蒿素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耿耿于怀,但是现在明确了这一点,老先生胸怀很大,去领诺奖的时候,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奖是奖给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听到这句话我非常感动。”
在张伯礼看来,“青蒿素的问世,屠老师的发现是1,后面科学家往后添了很多0,这是一个群体的产物,拯救了人类。而青蒿素获得诺奖给我们带来的启迪是,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如何尊重原创,如何发挥团队精神,把这两者处理好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优势。”
虽然年过八旬,但屠呦呦从未把自己纳入退休行列。如今,她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青蒿素被滥用以及疟原虫耐药性问题上。她从不讳言自己对如何利用青蒿素的独特立场,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她都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过,在工作中如此“执拗”的屠呦呦,在生活中却是个“粗线条”。她自己也说,要让身边的生活琐事变得井井有条,“我依然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我家老李做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